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叶是广西农垦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农垦经济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广西农垦茶叶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广西农垦茶叶产业只有重新审视自己,制定振兴茶业的对策,做强做大茶叶产业,才能提高茶业的竞争力,从容地参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2.
宋勇 《中国农垦》2013,(11):36-37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亦称闽东,是福建离"长三角"最近的中心城市.闽东垦区现有14个国有农(茶)场和1个农垦茶叶有限公司,茶叶是闽东垦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曾为闽东垦区的经济发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1994年全省农垦实施企业改革,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闽东垦区的茶园承包到户.此后垦区茶叶行业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规范,茶园老化低产,企业加工规模小,缺乏品牌和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持,致使茶叶市场陷入无序竞争,极大影响了垦区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至2010年,茶园面积仅为1万多亩,较1994年减少了近一半.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打响海南农垦茶叶品牌,提升海垦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12月13日,海垦茶业集团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敢为天下鲜"2017年早春茶上市新闻发布会。在签约环节,海垦茶业集团与茶叶经销商共签约订单200余单,签约金额突破1.5亿元。作为海南农垦"八八战略"首批产业公司之一,海垦茶业集团自  相似文献   

4.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13年是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项目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该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21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162.3万元,增长6.36%,其中茶叶销售额同比增长267.03%. 深耕市场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和北京二商京华茶业公司的合作宗旨很明确,就是要把双方合作项目打造成双方的核心基地,实现茶叶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产销“一条龙”发展,优质茶叶与高端市场对接,将广西农垦茶叶安全食品产业链再往前延伸.  相似文献   

5.
冯娟 《现代农业》2008,(4):67-69
湖南省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叶是湖南省的重要出口物资,近年来,由于自身和外部原因,湖南省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国际竞争力优势下降。根据这一现状,文章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加大茶叶深加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来提升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现有茶园面积5.72万hm^2,茶叶产量6.26万t,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涉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3强,70%的农户经济收入与茶业息息相关。茶业既是宁德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茶叶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关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农垦系统茶业发展状况为主题,记者于近期分别赴安徽、湖南、福建垦区,就垦区茶叶生产贸易、茶场改革发展,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茶叶品牌建设有助于推动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茶业转型升级。黄山市是全国重点茶市,也是历史名茶之乡,丰富的茶叶资源奠定了品牌建设的基础,为黄山市茶叶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基于对黄山市当前茶叶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存在品牌建设意识淡薄、茶企品牌竞争力不高及茶叶种植加工模式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推动茶叶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宣传平台及实行“茶叶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 运作模式等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肯尼亚茶业仅有百年历史,却在1995年以来连续成为世界第一的茶叶出口大国。其典型经验是国家设立茶叶发展局,"政商合一",直接管控全国茶叶生产和贸易。国家扶持小茶农为生产主力,并逐步同化外国茶业公司,促使新兴茶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茶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内改善了茶农生活,促进了教育发展,拉动了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验证了民主管理优势;对外则揭示了外资经营的盘剥,示范了正当的贸易竞争,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尤其确立了中肯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改革中国茶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是来自肯尼亚茶业研究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余志君  张黎 《古今农业》2011,(3):101-106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推行统制经济措施。湖南茶业管理处即是对茶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产物。它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茶业管理处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措施,如调查茶业经济,摸清茶业状况,划分管理区域,推进茶业贷款,组织茶叶贸易,促进茶叶外销等等,尽管这一机构仅存在3年多时间,但对...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光山县委、县政府秉承"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形象"的发展理念,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打造大茶业、助推新跨跃的热潮。为促进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由茶叶资源大县向茶业经济强县的跨跃,光山县委、县政府作出了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决定,政策兴茶,光山县茶产业实现了规模扩张,产业升级,效益提升。截至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  相似文献   

12.
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宁德市种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发展茶叶生产是当地的传统项目。本文对宁德市茶叶生产与气象要素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茶叶气象灾害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3.
罗显扬  鄢东海  陈正武 《农技服务》2009,26(11):125-127
从石阡县茶业发展历史、现状与特色优势出发,分析了石阡县茶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石阡茶业快速发展的思路:科技进步是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依靠科学创新保护利用野生茶树资源;抓好技术培训;加强横向联合,融入中国西部茶海,共享科技资源等4个方面实现石阡茶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不仅是江西著名特产,也是全国广大茶区的重要特产,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代表产品。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加紧了侵华步伐,茶叶成为国民政府换取外汇的重要商品。面对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抗战时期,江西克服运输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在进行茶树品种改良、茶业管理和销售、茶业教育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了江西产区茶叶质量和产量提升,既提升了江西茶业的国际形象,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广西休闲茶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特点,指出了休闲茶业在广西发展休闲农业中的重要性和推动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促进广西休闲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九隆升微生物菌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是茶叶生产大省,茶叶品种众多,施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九隆升微生物菌剂是北京九隆升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微生物肥料,为了验证该菌剂在我省的气候、土壤条件下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01年在宁德市、安溪县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品.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但茶叶总产量却不及印度,平均单产608 kg/hm2,远低于1 000 kg/hm2的世界平均水平,出口位居第三,不及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内销市场长期疲软,现状令人堪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形成共识的答案是茶业产业化.但当前茶业产业化从何做起却众说纷纭.笔者曾对当前茶叶生产加工中的技术条件、贸易对茶业产业化形成的影响、质量检验及监查现状和经营中的一些现象等方面的分析认为,促进茶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当前的重点应该是加强茶叶质量监督检查,增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茶叶制差、制假、售假等违法经营活动,规范茶叶市场有序竞争.而要依法进行茶叶质量监督检查,就必须尽量完善各种茶叶产品的标准.本文就以上观点并结合对茶叶产品标准化基本原理进行探讨,认为当前政府对茶业产业化宏观调控的基本切入点应是茶叶产品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90年代茶园肥料的发展趋向、茶树专用肥对促进“两高一优”茶叶生产的效应和加强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茶树专用肥的开发前景,并针对当前茶业生产的目标,提出推广茶树专用肥是科技兴茶,振兴茶叶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90年代茶园肥料的发展趋向、茶树专用肥对促进“两高一优”茶叶生产的效应和加强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茶树专用肥的开发前景,并针对当前茶业生产的目标,提出推广茶树专用肥是科技兴茶,振兴茶叶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垦》2023,(2):51-52
<正>福建农垦茶业有限公司于1997年由福安市坦洋茶场、福安市高坂茶场、福安市王家茶场等三个国有茶场商业化改革组建而成。近年来,按照《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重点打造智慧茶业,努力提升福安农垦茶产业竞争力。公司已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茶园示范区,把5G、物联网、区块链、云服务等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应用于3800亩茶叶基地,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成为福建农垦茶产业的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