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Zfy干扰基因载体通过对荷斯坦种公牛睾丸进行连续处理后,采集其精液制成性别控制冻精(多产母犊冻精)。通过试验、应用,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72.2%、65.4%,母犊率分别达到76.9%、71.6%,与普通冻精比较,母犊率分别高29%、23.7%,后裔13月龄时间测试其体重胸围体斜长等与普通冻精后裔基本一致(P0.05)。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种公牛睾丸进行连续的药物处理,采集其精液,制成多产母犊冻精,通过应用试验,情期受胎率达到72.2%,母犊率76.9%。而且后裔13月龄时测试其体重、胸围、体斜长等,与普通冻精后裔基本一致(P0.05)。  相似文献   

3.
性控冻精在克拉玛依地区后备奶牛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克拉玛依绿成公司奶牛二场从2006年开始对178头满18月龄后备牛进行配种,其中86头使用性控冻精,92头使用普通冻精,统计情期受胎率、母犊率、犊牛初生重、犊牛成活率和胎衣不下的情况,并对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后代的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跟踪观察与对比。性控冻精配种的后备牛比普通冻精配种的后备牛的情期受胎率低8.4个百分点(P〉0.05),母犊率提高44.2个百分点(P〈0.01),犊牛初生重相差1.2kg(P〉0.05),犊牛成活率相差1.4个百分点(P〉0.05),胎衣不下率相差2.8个百分点(P〉0.05)。从后代的生产性能上比较,牛奶产量平均相差1.52kg,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脂率和非脂固形物比较,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在后备牛上的运用效果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情期受胎率、母犊率及后代的生产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奶牛X性控冻精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120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各60头,用X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授配奶牛,统计情期受胎率和母犊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情期受胎率低8.3个百分点(P>0.05),母犊率提高43.8个百分点(P<0.01).  相似文献   

5.
用奶牛性控冻精共授配奶牛948头,妊娠893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37%;母犊率达到93.95%,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20头母犊出生时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总结重庆市2006~2009年期间,在三个奶牛场使用1 300剂性控精液配种效果观察,分析并总结了奶牛性控精液在生产中的配种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奶牛性控精液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从重庆市几年的应用情况看,用奶牛性控冻精给母牛配种,一次情期受胎率平均为54.23%,比普通精液一次情期受胎率低3.2个百分点;性控冻精配种产母犊率为92.5%,显著高于普通精液配种的49.5%。性控冻精配种母牛受胎率虽低于普通冻精配种,但产母犊率显著高于普通冻精,产犊收益既高于普通精液,又能达到快速扩群和选育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性控冻精精子含量少,对配种技术要求高,可在有配种技术高的人工授精人员的大中型奶牛场推广应用,不宜在小规模场和散养户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宝山区开展性控冻精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试验,以比较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使用后适配母牛的受胎率、母犊率及犊牛外貌等情况。结果表明性控冻精受胎率比普通冻精低,但母犊率远高于普通冻精。使用性控冻精获得的母犊更符合高产母牛的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授配效果,采用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分组授配奶牛进行对比试验.性控冻精授配奶牛平均受胎率为89.2%;常规冻精授配母牛平均受胎率89.4%,差异不显著(P>0.05);性控冻精母犊率达到92.02%,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经对性控冻精所产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陕进忠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21-23,25
为观察奶牛养殖场应用同期发情后,实施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进行试验。本试验设立性控组和常规组,分别进行人工授精,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两组试验奶牛配种、妊娠、产母犊情况。结果表明:同期发情率为81.43%,而且84.38集中在36h内;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达94.12%,明显高于常规组55.56%的产母犊率,说明该性控冻精在奶牛性别控制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母犊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奶牛种群质量以及其繁殖效益.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兰州城关奶牛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40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5%;共产犊牛21头,其中母犊19头,公犊2头,死亡3头,母犊率达到90.48%,犊牛的成活率为85.71%;对其中11头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检验,差异不显著(P>O.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奶牛酮病的发病情况,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畜牧兽医工作站DHI中心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八个参测牛场的泌乳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牛场随机抽取体况相近的泌乳牛100头,通过测定奶样中丙酮和β-羟丁酸的含量,对该地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显示,临床型酮病的总发病率为8.75%,亚临床型酮病总发病率为45.63%。该结果可能与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普遍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牛场需要加强对酮病的监测,从而达到及时治疗和预防酮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旨在寻找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相关基因,为预防和治疗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包虫病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文库,对Unigene进行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一个脂肪代谢通路,并筛选出该通路中主要的调控基因脂肪酸去饱和酶1。通过对Eg-FADS1基因的PCR扩增,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全量组织原位杂交检测Eg-FADS1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cDNA全长为819bp,编码272个氨基酸,预测该蛋白分子质量为30.98ku,等电点为7.1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Eg-FADS1基因在原头蚴及成虫阶段均有表达,并且该基因在成虫阶段极显著高于原头蚴阶段的表达量。全量组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g-FADS1mRNA在原头蚴及成虫阶段分布广泛。提示Eg-FADS1具有生物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在动物内脏中的异常表达与某些疾病相关。应用RT-qPCR技术分别检测2岁~3岁健康公、母新疆驴内脏器官心、脾、肾、肝、小肠、大肠和肺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H-FABP、PLIN1、LPL、HSL、PPARγ和FASN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驴内脏器官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性别对基因的差异表达影响较小;在各组织间,H-FABP基因在心脏、PLIN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的高于其他组织;LPL、HSL基因在心脏、肾脏的表达量较高;PPARγ基因在脾、肺中表达最高,而FASN基因在心、脾中表达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新疆驴内脏器官有关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TLR4(Toll like receptor4)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具体的分布与表达,从而构建TLR4真核表达载体,为TLR4在细胞水平上的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技术手段.选择早期妊娠绵羊(9d、13d、17d、21d、25d)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免疫学抗体着色法检测各阶段子宫组织中TLR4蛋白的分布与表达,确定受体蛋白的表达部位.同时将构建的pcDNA3.1-TLR4质粒转染到确定的受体细胞,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LR4蛋白在子宫内膜各部位均有表达,呈一定的动态时空模式,且第17d胚胎附植后主要表达于内膜基质细胞;重组质粒转染到基质细胞后,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此研究成功构建pcDNA3.1-TLR4表达载体,为TLR4在生殖细胞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virus,BVDV)感染情况,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规模化奶牛场2358份牛血清样品、35份新生犊牛耳组织样品进行BVDV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场有9份血清样品为BVDV抗原阳性,阳性率为0.38%;对阳性样品的来源牛间隔21d后采血复检,检出1份阳性血清样品,确认该样品来源牛为持续性感染牛;在新生犊牛耳组织中,未检测出BVDV。本次抗原检测证明,新疆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存在一定的BVDV流行和持续感染,建议督促牛场积极开展BVDV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包虫病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尽管经过多年来的大力防控使该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草食家畜养殖区,该病流行仍然还较为严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伴发伴侣动物饲养量的增加,流浪犬在城镇成为包虫的潜在主要终末宿主,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主要流行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就包虫病的流行、危害、致病机制和综合防治技术等再做宣传普及。  相似文献   

17.
推进粪污综合利用是做好畜禽粪污治理的必由之路,随着养殖业污染问题的日益显现,推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显得迫在眉睫。本文立足张掖市甘州区当前畜禽养殖现状,分析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几种典型模式,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为进一步创新粪污综合利用模式,科学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 - The Lanzhou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he Ningxia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相似文献   

19.
旨在克隆绵羊Lin28A基因cDNA序列,探讨其在初情期启动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和调控特性。本研究分别在初情期前(第1次发情前1周)、初情期、初情期后(第1次发情后1周)屠宰多浪羊各5只。采集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对其Lin28A基因cDNA进行克隆,利用DNAman 6.0软件对多浪羊Lin28A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Lin28A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下丘脑、垂体、卵巢中Lin28A基因、let-7a、let-7b在初情期启动过程中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浪羊Lin28AcDNA序列为3 581bp,包括2 963bp的3′UTR和618bp CDS;多浪羊Lin28A氨基酸与人、家鼠、牛和绵羊的同源性分别是87.56%、88.52%、92.68%和89.95%,与鸡、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是76.10%、61.84%。在初情期前至初情期的过程中,下丘脑、卵巢中Lin28A表达显著降低(P<0.05),let-7a、let-7b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本研究结果对于揭示Lin28A基因在绵羊初情期启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新疆喀什地区绵羊包虫病流行情况,为包虫病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4—2017年,采用屠宰场抽查和血清检测方法,对喀什地区绵羊棘球蚴感染情况、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抽查屠宰羊群的肝脏和肺脏各9 000份,发现棘球蚴感染1 120份,平均感染率为12.44%(1 120/9 000);肝脏感染956份,感染率为10.62%(956/9 000);肺脏感染164份,感染率为1.82%(164/9 000);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叶城县、莎车县、疏附县、巴楚县和麦盖提县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县/市(P<0.05)。2014—2017年,共检测羊血清样品6 287份,发现包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3%、17.92%、18.42%和9.87%,2017年出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当地居民和养殖户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30%以下。调查表明,喀什地区绵羊包虫病感染形势仍然很严峻,但流行状况正在逐步好转;该地养殖户和牧区居民对包虫病认知率偏低,包虫病防范意识不强。调查结果提示,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包虫病防治投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加强犬只管理和驱虫,全面推行定点牛羊屠宰,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保障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