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验证不同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在叶片上喷施不同种类的液态氮肥,开展了不同种类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喷施效果试验,探索小麦施用不同液态氮肥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小麦大田喷施的几种液态肥中,除晋开液态肥以外,其他几种液态肥较喷施尿素的效益均有所降低,叶面喷施尿素和晋开液态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不同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不同种类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肥均有增产效果,氨基酸类叶面肥比腐植酸类叶面肥增产效果更明显,且氨基酸类叶面肥和腐植酸类叶面肥混合施用较单个叶面肥施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闫军营  裴瑞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872-2873,2876
[目的]探讨了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同时探索了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作为试验区,研究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在喷施6种不同叶面肥后的变化规律。[结果]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水溶肥降低了小麦叶片SPAD值,而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和喷施宝则提高了其SPAD值;6种叶面肥均增强了小麦的光合效率,且以磷酸二氢钾的效果最好;在小麦抽穗期,6种叶面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小麦Fv/Fm参数,而在小麦灌浆期,除磷酸二氢钾明显增加了Fv/Fm值,其他5种叶面肥均明显降低了Fv/Fm值。小麦产量在喷施6种叶面肥处理下均有所提高,且在磷酸二氢钾处理条件下提高幅度最高,为6.43%,其次喷施宝和含氨基酸水溶肥,分别为5.88%和4.66%。[结论]在小麦灌溉区,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增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此来确定小麦最佳施肥位置及氮肥种类。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一次性撒施旋耕处理的小麦产量与尿素一半撒施旋耕、一半追肥处理的产量接近,且均较高。控释肥条施于种子正下方或侧下方的处理小麦产量显著低于控释肥一次性撒施旋耕的处理,但均优于传统尿素全部撒施后旋耕播种的施肥方法。因此,在生产中可以推广采用控释肥一次性撒施旋耕的方法施用氮肥,既可以提高小麦产量还能够减少劳动量。  相似文献   

5.
新型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新型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石家庄市藁城区马庄村试验站进行了大田试验,以不施氮肥以及施用普通尿素、普通尿素+硫酸锌、普通尿素+硫酸锰为对照,研究了施用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含锰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尿素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麦产量,除含锰尿素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外,其他新型尿素处理的产量与各施氮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控失尿素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指标增幅达20.2%;其他新型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与各施氮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3种新型尿素处理的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氮素吸收量与各施氮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施用含锰尿素对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最好,施用控失尿素对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使用五种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不同的葡萄生长时期,对夏黑、巨峰和巨玫瑰三个葡萄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喷施后调查了葡萄的果实品质指标和叶片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对叶片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多种类型的叶面肥配合使用,效果最佳。而且不同葡萄品种,对喷施叶面肥的响应也不同,夏黑葡萄喷施后,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但叶片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巨峰葡萄喷施后,果实品质指标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叶片生长指标有显著提高;巨玫瑰葡萄喷施后,果实品质没有明显提高,但对单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有显著提高作用,总体规律不明显。综上所述,不同种类叶面肥配合使用,对葡萄品质提高效果最佳;不同葡萄品种叶面肥使用效果不同,而且其使用效果和土壤肥力、植株本身的吸肥能力等有很大关系。生产上不应盲目施用叶面肥,其中磷酸二氢钾物美价廉,作用可以和许多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媲美。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叶面肥种类杂多,不知如何选择的现状,对几种不同叶面肥在小麦灌浆期进行喷施试验,结果显示:各种叶面肥的喷施对小麦的粒数、千粒重、产量的作用效果明显,喷施处理产量都高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不同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和叶片生长的影响,使用5种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不同的葡萄生长时期,对‘夏黑’、‘巨峰’和‘巨玫瑰’3个葡萄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后调查葡萄的果实品质指标和叶片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对叶片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多种类型的叶面肥配合使用效果最佳。葡萄品种不同对喷施叶面肥的响应也不同, ‘夏黑’葡萄喷施后,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但叶片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 ‘巨峰’葡萄喷施后,果实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叶片生长指标有显著提高; ‘巨玫瑰’葡萄喷施后,果实品质没有明显提高,但单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有显著提高,总体规律不明显。综上所述,不同种类叶面肥配合使用,对葡萄品质提高效果最佳;不同葡萄品种叶面肥使用效果不同,且使用效果与土壤肥力、植株本身的吸肥能力等有很大关系。生产上不应盲目施用叶面肥,其中磷酸二氢钾物美价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正叶面肥喷施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气孔吸收发挥其营养作用的一种肥料。目前市场上叶面肥的种类繁多,农业生产中叶面肥喷施己经成为农作物补充营养、改良生长环境和改变生长状态的一种普遍方式广泛。本文介绍了叶面肥的种类、作用和喷施技术,为农业生产中叶面肥的选择和施用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叶面肥是根据农作物所缺营养元素喷施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作用的一种肥料类型。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喷施叶面肥对花后干旱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喷施叶面肥对花后干旱胁迫下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宁春4号为材料,不喷施任何肥料的处理作为对照CK,叶面肥分别设置喷施清水、2%尿素、2%磷酸二氢钾、8%微肥、10%SOD叶面肥、10%复合氨基酸、2%富硒肥、8%旱地龙和4%农家宝共8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结果】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增加了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经济系数。说明喷施叶面肥能有效缓解花后干旱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论】以喷施2%尿素、2%磷酸二氢钾及4%农家宝效果较好,其中净光合速率和千粒重分别增加41.93%、24.57%、27.98%和30.32%、26.92%、27.67%。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氮肥运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2016年度,在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李槐庭村安排了小麦氮肥运筹试验,探讨冬小麦在氮肥施用上基肥和追肥比例不同对施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氮肥分期施用较全部作基肥效果好,特别是基肥+返青期追肥+拔节期追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在时间上同步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原则,根据小麦生长需肥的阶段性特点,基于华北平原地区农户小麦生产管理模式,研究了冬小麦春后弱苗在中后期氮肥以及磷钾硼肥综合调控措施下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响应。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其中,主区为习惯追氮(返青期一次性追施氮肥120 kg/hm)2和优化追氮(返青期追施氮肥40 kg/hm2、拔节期追80 kg/hm)2,副区为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5月15日和22日各喷施1次0.1%磷酸二氢钾+1%尿素溶液)、硼肥+尿素+磷酸二氢钾(在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处理的基础上,5月2日扬花期增加了1次喷施硼肥)、清水(在前述喷施叶面肥的时候喷施清水)3个因素,研究了冬小麦中后期不同养分调控处理对春后弱苗冬小麦生长动态、产量和养分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冬小麦春后弱苗,采取春后优化追氮方法能够提高穗粒数,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延长叶片持绿时间,提高小麦籽粒产量4.60%;春后无论是优化追氮还是习惯追氮,在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条件下,扬花期喷施硼肥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在优化追氮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后期叶面补充氮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其增产效应可能被追氮后移的增产效应所掩盖。  相似文献   

13.
植保无人机喷施液滴润湿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航空喷施作业时液滴对叶片的润湿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叶片位置、喷施液体种类和浓度、助剂浓度、液滴大小和接触瞬间速度等因素对液滴润湿叶片时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和保证液滴与叶片接触速度至少为1.55 m/s能有效提高叶面肥对叶片的润湿性,液体的种类、浓度和液滴的大小对叶面肥的润湿性有一定影响,而叶片的正反面位置对叶面肥的润湿性影响并不显著。最优组合(喷施叶片反面+高浓度"稼多宝"叶面肥+1%助剂+小液滴)对应的叶面肥润湿叶片的接触角最低可达到8.5°。本研究可为提高农用航空喷施液态肥作业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市基地)试验田开展水溶性喷施肥料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5组试验,每组3次重复,两种基肥施用量(F0-无基肥施肥量;F1-基肥施肥量N 20 kg/hm~2、P_2O_540 kg/hm~2、K_2O 40 kg/hm~2)作为主要地块中的A因子。叶面的7个水平在开花前阶段喷洒水溶性肥料(无喷雾、0.5%NPK、1%NPK、2%NPK、3%NPK、2%DAP、2%尿素)作为因子B。在施用基肥情况下喷施2%尿素做叶面肥,小麦产量最高,不施基肥和喷施叶面肥情况下小麦产量最低。在没有施用基肥情况下,喷施3%NPK叶面肥所得小麦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施用基肥情况下,随着喷施NPK叶面肥料浓度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在肥料喷施处理中,不论基肥施用量如何,喷施尿素叶面肥的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叶面肥的喷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中化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施用功效,为今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哈拉沟营嘉恒农科基地安排对比试验,验证中化(烟台)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小麦喷施中化(烟台)液体肥后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较常规施肥株高提高3.3cm,产量增加45.2kg/667m2,增效107.6元/667m2,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株高增加4.1cm,增产60.6kg/667m2,增效132.5元/667m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抗逆、增产作用,2014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商丘市土肥站分别在柘城县、虞城县等地点,安排了小麦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试验、腐殖酸叶面肥试验、有机水溶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中后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腐殖酸叶面肥、有机水溶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聚谷氨酸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聚谷氨酸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于2017—2018年度在济源市梨林镇闫家庄村开展了聚谷氨酸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及灌浆期施用聚谷氨酸叶面肥,能够有效改善小麦的植物学性状,能增加千粒重、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施用量以9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淮阴市土肥站根据本市上质和小麦的需肥规律,研制出小麦专用叶面肥.它含有磷、钾、硼、锌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天然植物生长激素,具有营养和调节小麦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多种功能.一、试验方法1991年,在我市宿迁、淮安、泗阳、淮阴、沭阳等5个县市共13个点上进行小麦专用叶面肥喷施试验.每亩用小麦专用叶面肥1包(100g),兑水30kg于小麦拔节期或抽穗期喷施,以每亩喷清水30kg作对照.小区面积0.05亩,随机排列,重复3次.试验地每亩基施土杂肥11.5担,普通过磷酸钙31.5kg,尿素10kg,每亩追施碳铵45kg或尿素7.5kg.试验过程中,均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成熟后分小区收获,单打单收.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针对ZP包膜氮肥在黄褐土小麦上施用的肥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ZP包膜氮肥与尿素以5∶5配合施用,较纯施尿素小麦增产28.93%,氮素利用率可达33.8%,提高10.2个百分点,纯利润增1 246.2元/hm2,且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养分淋洗下渗。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拔节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以及拔节肥施用何种肥料为宜,笔者在弱筋小麦拔节期进行了施用不同品种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拔节肥对小麦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1)巩固和促进小麦后期分蘖的生长,增加每667m2分蘖成穗,保证每667m2有效穗数;(2)增加小麦后期灌浆所需养分,提高粒重,促进结实;(3)在施用拔节肥品种上,以45%复合肥较稳妥,肥效发挥平衡持久,增粒数、增粒重效果较好,而尿素作拔节肥,增穗效果较好,适用于以增穗为主要目标的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