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黑土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近年来黑土肥力日益退化,而黑土肥力的退化必然影响土壤氮循环。文章根据黑土区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转化与输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氮循环模式通过降水、人工施用含氮化肥、作物根及秸杆还田输入黑土生态系统氮素,土壤中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对黑土生态系统氮素转化,以及反硝化作用、淋失、作物产出等氮素输出阐述黑土区生态系统氮循环特点。  相似文献   

4.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近些年来黑土逐渐变薄、土壤肥力下降、黑土退化严重,而保护性耕作对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有机质含量,蓄水保墒效果明显,可以减少黑土流失,培肥地力,对于保护黑土地、提高土地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取沦河具有代表性的5个检测断面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沦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的要求,但各断面水质变化较大;影响沦河水质最重要的污染物是水体中的有机物,应采取措施治理入河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以保证沦河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侵蚀沟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类型的主要形式。东北黑土区沟道侵蚀强度大、范围广、数量多,若不及时防治,伴随着降雨可能持续发生溯源和下切侵蚀,引发沟岸崩塌,使得侵蚀沟快速发育,造成耕地损毁、土地破碎,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人身安全。在总结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的概况、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侵蚀沟治理的重要意义和措施,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 2、移栽定值:五味子对土地要求一般不甚严格。黑土、黄土、河淤土等均可栽培。但定值后,需在同一土地上生长20年以上,选地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有灌溉条  相似文献   

8.
1 赤峰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10℃有效积温1500~3300℃,无霜期90~140d.年降雨350~400mm,且雨热同季,多集中在6-8月,与马铃薯生长高峰期吻合,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合成,完全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全市现有耕地974万hm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熟化程度高,有西拉沐沦河等河流流经我市,沿河两岸地下水资源丰富.丰富的土地资源、特有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力资源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优越条件,适宜不同熟期不同类型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土壤类型分布与黑土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土地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准确的面积分布,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致范围。一般是指东北大区(含内蒙)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常说的黑土类)为主的,拥有黑色或暗色腐殖质表土层的,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土地。虽然黑土地不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是要想保护好黑土地,还需要土壤学学术内涵的支撑。文中在对黑土、黑土类、软土、黑土区等概念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吉林省黑土地与土壤类型、土壤质量、面积、分布的对应关系,并将《吉林省土壤图》《吉林土壤》《吉林土种志》有关黑土地的数据进行校核、修正,形成了《吉林省黑土地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提供土壤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黑龙江省是属于世界3个黑土区之一,齐齐哈尔龙江县地处松嫩平原土地肥沃,幅员面积6175k㎡所辖6镇8乡,158个村,总人口62万,农业人口48万,境内一江11河有耕地面积551万亩,其中玉米面积481万亩,草原1,40万亩,林地136万亩已探明矿产42种,是全国产粮大县,松嫩平原生态屏障,黑、吉、蒙三省商贸集散地。气候适宜年降雨量450-500㎜,土地是生存之本、财富之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土区风季风速和表土含水量的监测、旱作耕地风蚀物野外采集试验、室内风蚀物粒度分析试验,对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特征参数以及风蚀物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研究,初步得出黑土区裸露耕地下垫面粗糙度、摩阻风速、起沙风速等风蚀过程的重要特征参数,得出黑土地土壤风蚀风沙流断面风蚀物含量、风蚀物颗粒尺度的垂向规律,为该区土壤风蚀、土地沙化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在哈尔滨启动。此行动将针对东北黑土区土壤肥力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旱涝灾害、土壤沙化、土壤酸化等问题,研发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支撑保障体系,遏制黑土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土地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省分为四个土地资源区:滨海平原盐土潮土区,鲁西北冲积平原潮土砂姜黑土区,鲁中南山丘褐土棕壤区,胶东丘陵棕壤区。当前应注意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有:①正确处理人口、粮食和土地的关系。②制訂土地利用总体规則、发挥资源优势。③黄河三角洲及海涂的开发利用。④城鎮用地规則。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⑥自然保护区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 砂姜黑土是周口地区的主要低产土壤之一,面积340.5万亩,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0%,占全省砂姜黑土总面积的23%。砂姜黑土本身的僵和环境的涝、渍、旱,以及自然和人力造成的瘦,形成了该地区农业长时期的低产状况。所以,发展集约化栽培,对于提高砂姜黑土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振兴农业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土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土壤资源,但由于多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本文从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是当前重要的课题,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应对日益减少的黑土层。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相关建议,对保护东北黑土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以牡丹江市三溪一河项目区为例,对该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并对所需资金和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其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带动周边同类型侵蚀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区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力侵蚀是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土壤侵蚀类型,为更加有效地防治黑土区水力侵蚀,保护当地生态安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涉及到黑土区水力侵蚀发生机理、影响因素、预测预报技术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可观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东北黑土区水力侵蚀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黑土区水力侵蚀研究较为全面、深入,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领域:水力侵蚀机理的定量化研究、水力侵蚀效应系统评价研究、黑土区水力侵蚀预测预报研究和黑土区水力侵蚀综合防治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黑土区土壤风蚀区域及风蚀主要因子,并从黑土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近40年气候变化规律、东北沙地沙漠化对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发展趋势,为该区土壤风力侵蚀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区域及风蚀主要因子,并从黑土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近40年气候变化规律、东北沙地沙漠化对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发展趋势,为该区土壤风力侵蚀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