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俐 《农家科技》2019,(2):18-21
路径二:绿色发展促“多赢”【战略导向】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晶。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93-195
绿色农业发展是强调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有助于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现阶段下河南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实困境,存在着规模无效、投入产出比偏低的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河南绿色农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探索并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重点在于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在此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沼气为媒介的物质循环模式、种养结合的均衡发展模式和"前店后园"的"接二连三"模式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同时,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从生态环境污染、农业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产业与市场接口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支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能力、加强农业农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经营与服务机制、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以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绿色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山东省庆云县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分析庆云县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利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庆云县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提出促进庆云县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锦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对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提出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的加强发展绿色农业宣传教育,提高发展绿色农业思想认识,推进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改善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长垣县从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方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有序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养护,不断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建设,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因此把绿色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力求将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成绿色发展模式.目前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待加强,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转型,农业农村部颁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下文简称为《绿色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是一种立足国情、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模式。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比较效益、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农业发展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海阳市因地制宜,立足县域实际,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绿色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与推进山区县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是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根据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以山西省垣曲县为例,具体构建其核桃、果酱、蜂、辣椒、红薯系列产品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技能专业水平、规范企业运营管理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扩大经营组织规模、创新经营模式的发展策略,对推进山区县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是当前推进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本文立足湟中农业发展现状,通过对优势资源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路径、对策措施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是三维结构复合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节能、节肥、节地、节药和节水5个方面,是一种集约型可持续高新技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农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农产品价值强化技术、循环农产品的鉴定和推介技术、市场信息服务技术等技术体系做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从1993年起,日本开始推进"农山渔村休闲余暇"活动,使绿色观光农业成为日本国民生活的一种新方式.1994年,"农山渔村余暇法"开始实施,各部门大力推进绿色观光农业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成为直接的推进主体.此后,以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农业公园为主要形式的绿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渐次形成.日本政府扶持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实践,对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北省清河县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种养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与此同时,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农业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改善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注重职业农民的培养,推进农业向绿色、优质、节水、节药、节肥、环保转变将成为清河农业今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清河县县域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深入一线调研,运用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方法,借鉴国内外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查找县域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农业经济结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绿色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保证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统筹协调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农业领域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进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文章初步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农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分析了推进绿色农业与生态文明的融合“要做什么”,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怎样才能做得到”。  相似文献   

16.
绿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主体。绿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载体。培育绿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有效推进现代农业的绿色化发展。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从绿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发展内容和培育路径3个方面进行研究述评。  相似文献   

17.
胡江川  胡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4-14875,14898
分析了绿色农业的含义,指出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人民安全消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并且能够推进农业机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分析了廊坊市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成果在于绿色农业基地、模式初具规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初步改善,同时也指出了廊坊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人们对绿色农业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缺乏资金投入;绿色农业生产及配套技术不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开发较晚,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通过对廊坊市现有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小琴  汪洁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9):1717-1720
随着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浙江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创建为起点,率先探索整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的“浙江样本”。同时,剖析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还应该从目标设定、任务设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统筹谋划、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是切实加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有力举措。本文对河北省平山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成效、发展瓶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先行先试工作相关建议,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深入推进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绿色发展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结构调整质量不高、科技服务农业能力较弱、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尝试从理念转变、资源循环利用、完善体制机制层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