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鲫鱼规模化繁殖应把好“四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把好亲鱼培育关。鲫亲鱼培育池,面积一般应在1.5~2亩,亲鱼培育期间,池内一般不搭配其他鱼类。亲鱼从产后至10月下旬用鲤成鱼或鲫成鱼后期配合饲料投喂即可,颗粒大小应适口,从开春亲鱼开食至催产前一周,一般投喂大麦芽较为理想,且进入3月应尽量避免给亲鱼池冲水,亲鱼转池要保持稳定的水深,以免造成亲鱼自产,影响繁殖。  相似文献   

2.
③后期培育随着鱼体长大,全长约1.5厘米时(30日龄),摄食量增大,此时应进行转饵,即于每日早晨未投桡足类之前,在饵料台上放一些新鲜牡蛎,引诱小苗上台摄食,经过3~5天驯化后,80%小苗可主动摄食牡蛎,此时应逐步减少桡足类投喂量,增加牡蛎投喂量,日投牡蛎4次。当95%小苗都可上台定点摄食时,在牡蛎里增加河豚仔鱼配合饲料,经过7~10天驯化,长达2.0厘米时,可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水泥池后期苗种培育时,随着水温升高,水质极易恶化,此时应加强日常管理,每日坚持早、晚吸污1次,并捞除水面漂浮油膜,加大换水量,日换水量为200%,最好保持常流水。加强…  相似文献   

3.
魏友海 《科学养鱼》2005,(12):80-80
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采用颗粒配合饲料,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以保证对虾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1.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早晨7点投日投饲量的30%,11点投10%,晚上18点投40%,23点投20%。2.掌握适宜的投喂量。办法是沿池四周设置几个1米2左右的饵料台,投喂时沿池均匀泼洒。投喂1.5~2小时后检查对虾的摄食情况。正常情况下若饱胃率占60%~70%,则投喂合理。3.根据虾情投喂。虾生长旺盛,无疾病时适当多喂,反之则少喂;虾大量蜕壳时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4.根据水温投喂。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时少喂;25~30℃时多喂。南…  相似文献   

4.
1.投饲原则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投喂饲料时必须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2.投饲场所投喂颗粒饲料的精养池塘,投喂食场的选择很重要。食场应选择在池塘的下风头或偏下风头处,一般水深在0.8~1.5米处为宜,食场处底质较硬,淤泥少。  相似文献   

5.
采用由水蚤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先后对19 200尾和20 480尾全长1~1.5 cm的加州鲈苗种进行人工驯食.每批驯食7 d后结束,全长增至2~2.6 cm;成活率平均达96.5%.  相似文献   

6.
一、配合饲料的投喂技术1.选择优质适口的饲料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个体大小、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粒径的饲料,减少饲料损失。2.合理制定投饲计划夏季(7、8、9月)是鱼类生长高峰期,投饲量一般占整个生长过程的65%,应重点保证这一时期的饲料供应。一般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3.0%,水温20℃以上时为3.0%~5.0%,并通过经常性的鱼类生长情况抽检,每隔10~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3.采取科学投饲方法鱼种放养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就要进行鱼的驯化。起初用少量饲料慢慢引诱鱼到…  相似文献   

7.
胡宾  唐玉华 《科学养鱼》2016,(11):10-11
正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享有"四大家鱼"之美称,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加强秋季四大家鱼亲鱼培育管理,可促进其积累脂肪和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以提高来年亲鱼的产卵量和苗种培育产量。一、草、青鱼亲鱼培育1.投喂管理秋季由于气温降低,青绿饲料来源也日趋减少,草亲鱼的投喂以小麦、豆饼、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2%~3%。水温高时隔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水温  相似文献   

8.
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3)鳄鱼龟培育管理①投饵产前:可用人工配合商品成龟饲料结合鲜活动物性饵料如鲜鱼、鲜猪肝、螺肉等投喂,投饵率为龟体重的3%~8%。产中:商品成龟料40%可制成软颗粒饲料先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60%如鲜鱼、鲜螺等后投喂,投饵率为龟体重的5%~10%。产后:商品成龟饲料70%制成软颗粒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州鲈的养殖现状和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科学投喂1.投喂配合饲料加州鲈是肉食性鱼类,需经驯化才能使其摄食配合饲料,而且加州鲈对蛋白质要求较高,饲料中含粗蛋白需达到40%~50%。  相似文献   

11.
二、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一)鲶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来源:一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鲶鱼,在池塘中培育3年达性成熟,体重0.5~1.5kg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另一种来源于江河野生鲶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年龄在4年以上,体重0.75kg~1.5kg的鲶鱼为亲鱼。 2.鲶亲鱼产前培育:亲鱼在5月1日前从越冬池捕出后,进行产前一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加速生长发育,食欲日益旺盛,投喂含蛋白质35%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培育期间最好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或放养部分野生杂鱼。亲鱼培育池面积1~3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1.5m左右,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投喂少量的颗  相似文献   

12.
周李柳  但学明  刘丽  甘炼 《水产科技情报》2014,41(4):199-200, 204
为探索花鳗鲡的苗种培育技术,2013年在温棚水泥池中进行了花鳗鲡苗种的培育试验。试验水温在28~30℃,每池放养苗种12万尾,放养密度500尾/m2。放养后60 d内饲喂水丝蚓,60 d后投喂鳗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经过150 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期间的饵料系数为6.65,成活率为99%;投喂配合饲料期间的饲料系数为1.70,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13.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但一些养殖户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无法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影响了单产和经济效益。现将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掌握常规标准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4.
缴建华 《科学养鱼》2012,(10):19-20
(8)饲养管理饲料投喂。鱼苗下塘后即开始投喂豆浆。每1.5千克黄豆加水20千克,浸泡10~12小时后磨浆,当天磨成的豆浆当天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9:00-10:00和14:00-15:00各1次。鱼苗初下池时,每亩每天用黄豆2~3千克,以后随水质的肥度而适当调整。经泼洒豆浆10余天后,开始投喂由鱼粉、豆粕、次粉混合制成的糊状饲料,糊状饲料制成团置于岸边水面以下处,同时继续泼洒豆浆。鱼苗下塘2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水质调节。鱼苗下塘5~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5.
南方常见池塘养殖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草鱼养殖模式和养殖特点 1.草鱼养殖模式 (1)草鱼种培育模式:亩放草鱼夏花8000-8500尾,鲢鱼夏花1500~1800尾,鳙鱼200~400尾,投喂草鱼种料前期用破碎料或直径1.5~1.8毫米饲料,后期用直径2.5~3.0毫米饲料.年底草鱼种规格大多可达100克/尾以上,亩产可达1000干克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斑点鳟鲑受精卵的孵化及苗种培育技术,从国外引进发眼卵10万粒,放入6℃淡水中适应30 min,然后逐步升温至10℃,放入孵化桶中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水温10~12℃,溶氧量6.0~7.5 mg/L,水流量15~20 L/min。孵出的鱼苗长到10~12日龄时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驯化,之后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培育出斑点鳟鲑苗种8.7万尾(发眼卵的孵化率为97%,仔鱼成活率达92%),经90 d的培育,平均全长由14.25 mm增长到75.08 mm,平均体质量4.66 g,外形与成鱼相似。试验结果表明,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0~12℃,溶氧量应保持在6.0 mg/L以上;以卤虫无节幼体作斑点鳟鲑的开口饵料是适宜的,可逐步驯化投喂配合饲料。苗种60日龄后可添加低盐井水或海水逐步提升培育水的盐度,直至完全过渡到用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7.
2.罗非鱼亲本管理与苗种培育埃及罗非鱼养殖的亲本管理,通常雄雌配比为1∶3,每立方米水体投放8~12尾亲本,日常投喂亲本的饲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30%~35%,主要采用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苗种的生产。繁殖最佳水温通常控制在24~28℃。在苗种培育阶段,每升水体投放3~5尾鱼苗,并投喂人工饲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30%~35%,在第一个月每天投喂苗种体重20%~30%的饲料,第二个月降低到体重的10%~15%,每天投喂3~4次。通过以上技术控制能有效提升罗非鱼苗种的质量,以满足埃及日益增长的罗非鱼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18.
加州鲈的人工驯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德 《水利渔业》2003,23(2):29-29,31
采用由水蚤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先后对19200尾和20480尾全长1-1.5cm的加州鲈苗种进行人工驯食。每批驯食7d后结果,全长增至2-2.6cm;成活率平均达96.5%。  相似文献   

19.
以27%鱼粉组饲料为对照组,用6.0%的玉米蛋白粉替代对照组饲料中的部分鱼粉(相应替代对照组饲料配方中22.2%的鱼粉),配制成2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在室外4口池塘进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生产性养殖试验。经过一茬养殖,结果发现:投喂玉米蛋白粉饲料组与投喂鱼粉饲料组的日本沼虾在生长速度上无显著差异,投喂两种饲料对池塘水质影响也无明显差异,投喂两种饲料的日本沼虾的总产量分别为1 219.5 kg/hm2和1 033.5 kg/hm2,投喂两种饲料的投饲系数分别为2.4和2.2。使用玉米蛋白粉饲料养殖日本沼虾比使用鱼粉饲料可增收毛利润2 669.00~2 717.30元/hm2。  相似文献   

20.
4.日常管理(1)投喂:投喂按四定原则进行。定质:目前市场上的人工配合饲料质量很好,可按不同规格的饲料制成颗粒投喂。定量:50克以内规格按鳖体重的5%的量,50~250克为3%,250克以上2.5%,并在此基础上按当时的实际吃食情况以5%的幅度调整投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