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超级稻的分子设计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是在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结合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来实现寻求水稻单产、品质、适应性的新突破。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将分子设计育种的知识和手段应用于超级稻育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超级稻品种或杂交组合。因此,对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分子设计育种对提升传统育种效率和培育超级稻新品种的前景,指出了未来超级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育种是一门紧密为当前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选育市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因此衡量作物育种成就的大小 ,主要看育成品种的数量和质量。评价一个品种的价值 ,主要看它在生产上的覆盖面。因此审定品种只是阶段成果 ,只有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 ,才是最终成果。为了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减少盲目性 ,从而提高育种工作的效率 ,在育种工作中注意提高育种工作的学术水平 ,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作物育种工作受生态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提高学术水平要有一个过程。应边出品种 ,边提高学术水平 ,因此在科研时间和人…  相似文献   

3.
广西粮食作物育种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广西近十余年粮食作物育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粮食作物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西粮食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广匿今后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定位、战略措施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策略。目标定位应以提高品质和抗性等性状、高产稳产为主攻目标,培育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和具有特别重要用途(功能)的优良品种。战略措施主要是加强育种材料的引进与创新,加强高产稳产、食用优质、专用型和特别功能用途等方面的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策略一要创新推广理念,二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制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收获指数的提高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收获指数的改良要依靠一定的生理基础.要建立超高产种质基因库,利用杂种优势和采取多种育种途径等育种策略达到超高产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育种体系无法满足欠发达边远地区和有机农业等异质环境下多目标的作物新品种需求。参与式植物育种(PPB)针对当地农民需求,突出农民主导和参与,可弥补常规育种体系的不足。PPB可提高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效率、提升农民技能和素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等组织的参与式育种研究计划,已选育数以百计的作物新品种,并不断完善PPB的亲本选配、后代选择、良种生产与推广等技术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PPB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满足市场需求的菊芋新品种,在定量化育种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运用灰色关系和同异关系分析原理与方法,制定育种目标;采用单株灰色选择及同异选择原理与方法,确定优良单株;采用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及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筛选显著优于大面积推广品种青芋2号(对照)的菊芋新品种(系),成功地培育出了加工型和鲜食型菊芋新品种廊芋21、廊芋3号和廊芋5号、牧草型菊芋新品种廊芋21、廊芋8号和廊芋3号、耐盐碱型菊芋新品种廊芋8号、廊芋3号和廊芋21以及观赏型菊芋新品种廊芋31,充分说明该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作物新品种选育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物育种工作亟待提高认识司洪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作物育种是运用生物遗传变异规律,采用各种育种手段和设备,改革其生物的遗传素质和群体的遗传结构,创新和选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各种优良新品种、新组合、新材料。但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CAI在作物育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作物育种实践教学的特点,分析了编辑CAI系统的意义在于缓解作物育种实践教学的空矛盾,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节约师资,提高教学效率,并介绍了河北农业大学开发的作物育种实践教学CAI系统的特点及编辑体会。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因工程方式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是目前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它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我国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突破将主要采取以植物基因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育种策略.本文结合作者从事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基因工程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概况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基因工程在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水稻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玉米育种的资源与产品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利用以及改善玉米作物品质方面。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对玉米育种目标定位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新品种的推广决定因素分析、新品种的应用面积决定因素分析以及新品种的使用寿命决定因素分析,以期指导玉米育种。  相似文献   

11.
百合等球根花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需求。通过育种研究提高球根花卉的品质和栽培性状,已成为国际花卉市场竞争的核心。总结了以百合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当前的重点育种目标,结合百合的育种历史和近期育种研究进展,对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得出,球根花卉的育种目标逐渐从提高观赏性转向重视栽培和采收性状,育种方法趋向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国内球根花卉育种工作者有待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我国生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早日建立起优良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萱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萱草育种的研究概况,综述了花色、花型、花香、花期育种目标及杂交、倍性、分子育种方法,指出萱草育种研究中存在缺乏对萱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品种间遗传差异减小、育种技术比较单一等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玉米商业化育种的思路,基于二群论、杂交种产量增益与自交系改良同步、高密度抗逆育种等育种技术原理,构建了玉米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分析了技术体系的组成:群内杂交构建选系群体,群间杂交配制优势组合,人为创造高密度等逆境选系,以及多点测试等。对育种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株型、叶片、早熟、抗倒、籽粒脱水、抗病、选系群体的大小和测配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回顾遵义市"十一五"烤烟育种工作,分析了烤烟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行业对烤烟品种需求的演变和遵义市烤烟生产的品种需求,从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调整育种目标、完善目标性状检测评价体系、育种目标实现途径、自育品种区域化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遵义市"十二五"烤烟育种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改良历史、遗传特征、育种目标、育种成果及前景展望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日本果梅育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量优势不强、品质差、制种产量低是困扰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难点问题,本研究对近十年来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根据高产、优质、高异交性等育种目标,立足于育种实践,提出符合辽宁省杂交粳稻配组理论方法及亲本选育策略,同时对现在杂交粳稻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杂交粳稻发展需要解决的攻关课题,为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研究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中国超高产水稻育种概况,将中国的超级稻育种分为超高产水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两个阶段。构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从理论体系和育种材料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是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水稻核心种质是指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中,控制某些优良性状的特殊基因群体或基因系统,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它能够沿着育种目标置换和扩充基因群体,直至全面符合育种目标。建设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平台(产量性状育种研究部分),从水稻核心种质的遗传演变和理想遗传模型研究、影响产量基因的分子育种、栽培稻和野生稻高产基因的发掘、根系生物学育种研究4个方面展开遗传育种探索。  相似文献   

18.
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矮败小麦是我国自主创制的小麦特异种质资源。其4D染色体上紧密连锁有显性矮秆基因Rht D1c和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Ms2,因此,矮败小麦后代始终会分离出一半异交结实的矮秆不育株和一半自交结实的高矮秆可育株,是理想的遗传改良工具。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建立了方便高效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也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平台。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结合,将为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总结了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种猪场育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技术力量薄弱,提出构建基于Web的猪育种管理系统的设想,利用Web的资源共享功能,采用Asp.net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将系统应用到实践中,养殖户不需单独购买育种管理软件,只需登录到此系统的网络平台即可完成所有与育种相关的工作,可以降低猪场育种管理方面的成本。系统还可完成有遗传联系的猪场育种数据集成化,促进区域联合育种。与同类系统相比,系统添加了专家评估模块和猪性状优良库。专家可以分析猪场的育种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场方以猪性状优良库为参照标准,了解本场猪种优良情况,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高本场种猪选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杂交育种实践6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眸60年(1954~2013)的冬小麦育种实践,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铁律是市场决定生产。从生产实际出发,选育抗旱、高产、多抗的广适性品种,成果颇丰;偏离了育种方向,则徒然而不达。育种工作者要善于捕捉高产育种信息,瞄准前沿;突破性的进展取决于关键遗传资源的发现与创新;对于增产潜力大、缺点较多的关键遗传资源的改良,采取多亲本渐近杂交法较易获得成功;亲本选配要"强×强"组合,关键是创新种质要到位;杂种后代采取旱、水地和高、中肥水交替选择法,是选育抗旱、节水、高产品种的有效途经。从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来看:农林10号(Norin10)可能携带抗旱高产基因,应深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