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最近,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众多农民与畜禽养殖公司签订了寄养协议,这种新型的低风险养鸡模式富了瑶乡农民。这一模式的具体内容是:由畜禽公司统一提供鸡苗、饲料,负责技术指导、防疫、回收商品鸡;农户出场地、建鸡舍,负责日常喂养管理。农户只需要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饲养管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养鸡专业户日渐增多,饲养肉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一些养鸡户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兽医卫生和饲养管理滞后,造成肉鸡死亡率高,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低导致肉鸡生产效益低下。本人根据当地养鸡专业户的经验,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就农户如何养好肉鸡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5年以来,随着罗曼、海兰褐、AA等鸡的引进和养鸡专业户的迅速兴起,鸡VE缺乏症发生甚多,不少鸡场相继发病,严重阻碍了养鸡业的发展,经济损失很大.据对20个养鸡专业户的出诊统计,总发病数1.5万只,占饲养总数的3.5%.从发病症状看,患脑软化症的两处,发病率为20%;渗出性素质病18处,发病率为80%以上,此病发生后不采取防治措施死亡率很高.如太平镇某专业户饲养的3000只肉用鸡,患此病后一个半月死亡2106只,死亡率达70.2%.  相似文献   

4.
张园 《科学种养》2009,(1):37-37
农户养鸡育雏,由于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往往育雏成活率不够理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农户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林地管理方式对油茶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油茶的种植经营水平,研究修剪、林下养鸡、对照(CK)3种林地管理方式对油茶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幼林林下养鸡使油茶坐果率显著降低,坐果率比对照减少了9.1%,从而使产量大幅度降低;油茶林下养鸡能使林地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有效P和有效K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3.3、8.9、0.5 mg/kg;修剪能使油茶当年坐果率降低,比对照减少了4.5%,但保果率却大幅度提高,比对照增加了28.1%,产量比对照增加了0.28 kg/株。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不同油菜轮作模式下作物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湖北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通过农户走访调查,研究湖北省五类油菜轮作模式下的农户肥料施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施用有机肥和硼肥的农户比例分别占20.2%和69.4%;油菜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平均分别为203.7、71.3、50.2 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35:0.25;油菜当季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平均占轮作周年总用量的49.3%、51.6%、50.8%。农户氮肥用量偏高、钾肥明显不足,养分施用不平衡;区域间和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不同轮作模式下肥料统筹不合理;有机肥料施用不足,硼肥有待普及。根据作物营养生理需求及轮作制度分类指导,树立可持续农业施肥新观念,实现养分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油菜等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农户储粮减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50%以上的粮食储藏在农户,但由于农户储粮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等原因,农户储粮损失特别严重,粮食储藏环节的损失成为发展中国家粮食产后各环节(从收获到消费)损失最严重的,占总损失的50%~60%。使用科学储藏方法可使农户储粮损失降低至1%~2%。对发展中国家主要粮食种类农户储藏减损研究进行综述,对造成损失的主要因素和可能采取的减损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年来山西省冬小麦生产现状,对山西冬小麦水肥管理进行科学指导,2011—2014连续3年在山西小麦种植面积第一大县闻喜县调查冬小麦水肥管理状况。结果表明,闻喜县冬小麦产量随年际间降水量波动变化较大。由施肥情况分析可看出,水地冬小麦农户平均施氮(基肥+追肥)324 kg/hm~2,72%农户氮肥投入很高,平均施磷(基肥+追肥)141 kg/hm~2,18%农户未施磷肥,49%农户施磷很高,最终氮、磷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16.83 kg/kg、49.63 kg/kg。旱地冬小麦农户平均施氮(全部基肥)152 kg/hm~2,59%农户氮肥投入偏低,平均施磷(全部基肥)120 kg/hm~2,54%农户施磷适中,13%农户施磷很高,最终氮、磷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15.71 kg/kg、23.29 kg/kg。由灌水情况分析可看出,平均灌水次数增加,水地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由投入产出分析可看出,水地冬小麦施肥、灌水分别占总投入金额比例为:27%、32%,纯收入为:4285元/hm~2;旱地冬小麦施肥占总投入金额比例为:39%,纯收入为:1150元/hm~2。总之,产量和收入主要因年际间降水量差异较大而不稳,磷肥重视程度提高,但氮肥投入不合理,水地过高、旱地过低,制约产量提高;水地冬小麦施肥和灌水投入、旱地冬小麦施肥投入占总投入比例均较高,对农户收入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CM(HEM)应用于养鸡生产中,试验证明可以使肉鸡的死亡率下降1.22个百分点,日平均增重增加2.94g;使蛋鸡死亡率下降0.67个百分点,产蛋率提高2.19个百分点,蛋壳色泽及感官质量明显好转,破蛋率下降2.17个百分点;能部分代替抗生素、消毒药、抗球虫药,平均每只鸡降低用药成本0.19元;夏季还能明显减少鸡粪中蝇蛆数量,减轻圈舍中刺激性气味。  相似文献   

10.
在养鸡生产中,饲养成本约占总支出的70%左右,如何降低养鸡成本,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介绍有关降低养鸡成本的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种植生产中的管理措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 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产量变异范围较大,品种更新速度较慢,但重茬率仅为4.1%。(2) 前茬作物秸秆还田率为14.5%;种植前采用翻地的方式进行整地的农户占48.9%,免耕的只占17.2%。(3) 山东省种植户比较注重花生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但施肥不合理,表现为有机肥施用过少,氮磷肥超量,基追肥分配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云南滇西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施肥,采用实地农户访问和田间调查典型区的设点方式,对云南省滇西地区的洱源县、隆阳区和永胜县玉米种植农户进行调查,分析了玉米施肥现状和偏生产力。结果表明:滇西地区玉米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仅占12.3%~14.2%。洱源县、隆阳区、永胜县化肥施用量(N+P2O5+K2O)分别为535.0 kg/hm2、567.8 kg/hm2、505.1 kg/hm2,玉米产量分别为8962.5 kg/hm2、6986.8 kg/hm2、7923.2 kg/hm2。化肥(N+P2O5+K2O)偏生产力分别为23.9 kg/kg、15.5 kg/kg、24.3 kg/kg。以150~250 kg/hm2为氮养分的合理施用量,18.8%农户合理,而过量的农户占70.3%;以45~135 kg/hm2为磷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施磷不足和过量的农户分别占29.7%和20.3%;以30~90 kg/hm2为钾素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有26.6%农户合理,不足的农户占51.6%。因此,在滇西地区应减少玉米化肥氮的施用,提高玉米氮的偏生产力;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提高其产量,获得较高的玉米磷钾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果园养鸡对橘小实蝇防控效果,分析果园养鸡生态种养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广西灌阳县进行了梨园养鸡试验观察,2020年还进行了笼养鸡处理虫果试验。结果表明养鸡对梨园橘小实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可减轻橘小实蝇对梨果的为害,相对防治效果为25%;笼养鸡处理虫果效果显著,虫口减退率100%,用虫果喂鸡能完全消灭虫果中橘小实蝇,是一种既杀灭害虫,又节约鸡饲料的方法。对果园养鸡效益初步分析表明:通过梨园养鸡,可增加纯收入21853元/hm2。果园养鸡是一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措施,是一种立体的种养模式,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又能满足人民对优质鸡肉的需求,提高种养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高肥力(文水)、中肥力(祁县)、低肥力(东阳)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无氮肥对照、农户习惯、优化处理、高产高效处理)对春玉米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累积与氮素平衡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在2011,2012年3个试验点都表现为:农户习惯高产高效优化处理无氮对照。文水试验点硝态氮累积量最高,三季平均为287.7 kg/hm2,比东阳和祁县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分别高18.4%和11.6%。氮素表观损失在3个肥力水平都均表现为农户习惯高产高效优化处理无氮对照。作物携出量在3个肥力水平均表现为:高产高效优化处理农户习惯无氮对照。在2011,2012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均表现为:高产高效处理优化处理农户习惯,2013年氮素回收率最高为祁县。高产高效处理达67.6%。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显著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并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5.
将锯谷盗成虫暴露到用硅藻土 (Protect-ItTM)处理的小麦中 4~ 72小时 ,然后取出放入未经处理的小麦中 1周。锯谷盗处理后再分别放置在 2 2、2 7和 32℃ ,4 0 %、5 7%和 75 %的相对湿度下 (9个组合 )。最初害虫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然而湿度的影响却与温度的影响不一致。放置 1周后死亡率超过最初的死亡率 ,而且随着最初暴露时间和温度的增加死亡率也增加。在 2 2和 2 7℃时 ,暴露在 75 %RH下 4~2 4小时的锯谷盗死亡率明显低于在 4 0 %~ 5 7%RH下暴露同样时间的锯谷盗死亡率。在 3种相对湿度下暴露 72小时…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户储粮综合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储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减损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湖南省农户科学储粮核心示范区对农户进行储粮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和"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实施,农户科学储粮意识有所提高,示范基地科学储粮仓使用率高达84.0%,农户平均储粮损失率降低至4.13%。但是,农村储粮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储粮防虫杀虫药剂市场处于空白,同时,部分农户仍然存在重产轻储、储粮设施简陋等现状,造成8.76%~10.50%的粮食产后损失率。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想致富,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农民陈中利也不例外。1997年,陈中利从报纸上获得了养鸡能致富的信息后,怦然心动。他怀揣仅有的3000元资金,去广州买了500只鸡苗回来试养。辛苦了3个月,鸡便出笼了,把算盘一拔,净赚了2000元。初尝甜头的陈中利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在离公路不远处,有一处已废弃的食品站,他租过来.花了1万多元的维修费,建起了金石桥镇当时最大的养鸡场,饲养了2000只黄羽肉鸡。  相似文献   

18.
<正>1情况与问题1.1全省制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制种基地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户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调研的5个县(市、区)均为我省制种大县,2012年5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1.2万hm2,占全省制种面积的37%,对5个基地县138名制种农户问卷调查显示,130户表示愿意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占调查总数的94.2%,71%的农户认为制种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重要位  相似文献   

19.
养鸡生产中,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60%~70%。在目前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养鸡利薄的形势下,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谈谈养鸡场饲料浪费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是一种受政府和科学界鼓励的农业生物质循环处理方式,但近年来秸秆田间焚烧日益严重。为了解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河南省产粮大市——商丘市为研究对象,随机走访该市部分村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秸秆还田实施情况及问题的相关信息,并进行了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2.5%的受访农户实行了秸秆还田,但70.8%的受访农户认为秸秆还田会加重病虫害,50%以上的受访者提出秸秆还田后需要多打药才能保证产量;愿意秸秆直接还田的农户只占调查农户的50%。目前部分农户已经采用秸秆生物质炭还田,其中多数(60%)农户认为生物质炭具有增产和减少病虫害的作用。调查分析还表明,影响秸秆还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户种植规模和是否以农为生,以农为生和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反映秸秆还田不增产并且需要多打药。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秸秆直接还田确实存在实际困难,迫切需要寻找秸秆处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