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以1994年引进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基础群体,经过14年9代系统选育后获得的新品种。新吉富罗非鱼是通过国家农业部审定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被列入农业部全国重点推广养殖品种。本试验是根据《罗非鱼优质品种培育、推广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子项目"罗非鱼高效养殖模式开发"进行的,从2012年4月20日放养新吉富罗非鱼越冬苗至  相似文献   

2.
1月10日至11日,200多位罗非鱼养殖户在高要参加了吉富罗非鱼养殖经验交流会,与会几十多位2007年养殖过“广特超”新吉富罗非鱼的农户对此鱼只有一个评价:好。“广特超”新吉富罗非鱼是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在上海水产大学李思发教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3.
新吉富罗非鱼是2006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确认的罗非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鱼体高、背厚、出肉率高、遗传纯度高等优点,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养殖新品种,也是福建省罗非鱼种业工程项目首推罗非鱼品种.项目组于2011年在漳州市平和县板子镇开展山塘水库新吉富罗非鱼主养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艺红 《内陆水产》2013,(12):72-73
“新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鱼体高、背厚、出肉率高、初次性成熟月龄推迟、遗传纯度高(遗传纯度已提高到92%以上)等优点,是我国目前综合经济性状最好的罗非鱼养殖品种。本文依据国家对水产养殖相关的环境、水质、养殖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从养殖场地选择、苗种投放、饲养管理、病害防治、产品收获等方面入手,规范新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管理,总结新吉富罗非鱼一套健康高效养殖新技术。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规格齐整、易捕捞、出肉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较不耐寒、高温季节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本试验是2011年4月份当水温达到并稳定在18℃以上时,投放当年新吉富罗非鱼苗种,搭配鲢、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08,(2):43-44
广西合浦养殖户吴明先一直从事淡水鱼养殖,养殖罗非鱼也有七个年头,之前养殖的是台湾品种,07年选择了“广特超”新吉富罗非鱼,获得满意收成。他认为,该品种罗非鱼生长速度快,病害少,鱼肉厚,肉质好。没有泥腥味。  相似文献   

7.
企业     
《海洋与渔业》2014,(6):17-17
<正>中央电视台聚焦广东罗非鱼良种场5月7日~14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摄制组到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和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采访拍摄,为CCTV-7《农广天地》栏目录制《新吉富罗非鱼与对虾混养技术》和《新吉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技术》节目。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还向摄制组介绍了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的基本情况以及罗非鱼良种选育和推广情况。该中心建立20多年来,在现代渔业发展、鱼类种苗培育以及相关科研领域等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在罗非鱼领域获得  相似文献   

8.
"吉富"系列罗非鱼是中国当前养殖的主要罗非鱼种类。该研究以3个品系"吉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新吉富、吉富、吉诺玛)为研究材料,应用3×3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构建了9个组合,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各组合子一代的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5个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均未检测到一般配合力,而特殊配合力效应达62%以上,表明这些性状主要受到特殊配合力的影响;进一步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吉诺玛♀×新吉富♂、新吉富♀×吉诺玛♂、吉富♀×新吉富♂这3个组合的杂种效果明显,其中以吉诺玛♀×新吉富♂为最佳组合;5个生长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P0.05),可进行多性状的聚合利用。该研究结果为"吉富"系列罗非鱼的配套利用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数据,同时为开展罗非鱼配套系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是福建省传统养殖品种,年养殖产量超10万多吨,但养殖区域多集中在漳州、福州地区,而南平、三明、龙岩闽西北内陆地区却鲜有人养。这种区域养殖差异是因为内陆山区温度偏低,罗非鱼养殖周期短,商品鱼规格达不到市场要求而无法被养殖者接受所致。新吉富罗非鱼经多年选育,与普通罗非鱼比较,生长优势明显,是农业部审定并推荐推广的养殖新品种,2012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参与福建省罗非鱼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实施中,利用新吉富罗非鱼生长特性,在闽西北地区开展试养  相似文献   

10.
一、“新吉富”罗非鱼 品种来源:“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健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是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的通称,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等。罗非鱼食性杂,易饲养,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上乘,市场畅销,并且是我国淡水鱼大宗出口水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罗非鱼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也有很好的养殖生产和市场消费需求,但越冬保种一直是罗非鱼养殖生产的限制瓶颈。扬州市维扬区水产站从1976年开始利用发电厂余热水进行罗非鱼种苗生产和越冬保种,1988年  相似文献   

12.
肖超 《水产养殖》2011,32(2):42-43
2010年6—7月份,胶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组织青岛三疣梭子蟹良种场、青岛海良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新吉富罗非鱼海水驯化并与中国对虾混养,养殖情况良好。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在广东茂名举行的“茂名罗非鱼之都”命名系列活动之“罗非鱼王争霸”中,来自茂名三高良种繁殖基地的一尾长达55厘米、体重5.181公斤的新吉富罗非鱼摘获了“茂名罗非鱼之王”的冠冕,并美其名曰“丽鲷王”,获得奖金10万元。报道出街后,许多读者对“丽鲷王”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期刊发李瑞伟等署名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五期23页刊登了"新吉富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模式试验",对于本次试验的部分结论和内容作者与读者、专家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得出更有利于指导渔业生产的结论。现总结如下:1.苗种投放需把握好时间间隔,一般在投放新吉富罗非鱼苗种、搭配鲢、鳙、鲫鱼后20天左右,等  相似文献   

15.
以循环水养殖为对照组,研究了生物絮凝系统构建过程对初始体质量为(24.17±2.49)g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免疫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试验时间30 d。结果表明,生物絮凝构建过程中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呈现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的趋势,氨氮质量浓度最高(60.98±7.23)mg/L,亚硝氮质量浓度最高(117.34±15.50)mg/L;实验组罗非鱼的肝胰脏、头肾、血液中碱性磷酸酶、溶菌酶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肝体比、丰满度、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比对照组要高27.88%(P0.05),表明生物絮凝系统构建过程中吉富罗非鱼没有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且生物絮凝养殖系统中罗非鱼的生长要优于循环水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下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密度的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变化,评估吉富罗非鱼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下的适宜养殖密度,以吉富罗非鱼为实验对象,设计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放养密度5尾/m~2 (SD1组),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放养密度180尾/m~2 (SD2组)和270尾/m~2 (SD3组),比较各组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120 d的养殖,SD2组吉富罗非鱼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显著高于SD1和SD3组。SD2和SD3组存活率、体质量差异系数和饵料系数低于SD1组。SD2组血清皮质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水平和肝脏HSP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30 d时显著高于SD1组。SD3组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在60 d后持续上升,120 d时显著高于SD1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水平和肝脏HSP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60、90 d时显著高于SD1组,甘油三酯在整个实验期显著低于SD1组。SD2组吉富罗非鱼在养殖前期受到环境胁迫,中后期适应环境;SD3组在养殖中后期受到环境胁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吉富罗非鱼生长和血清生理指标,池塘循环水槽养殖吉富罗非鱼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80尾/m~2,在该密度下罗非鱼能适应养殖环境,养殖效果优于传统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三木 《中国水产》2012,436(3):62-63
2011年我站承担福建省罗非鱼种业工程项目—子项目《小山塘水库主养罗非鱼优质养殖模式示范与推广》试验。总结漳州市已往养殖经验,在莲花水库开展新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取得良好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池塘种植鱼腥草对无乳链球菌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在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0%(对照组)、5%、10%和15%池塘面积的鱼腥草,养殖90 d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分别在感染后0、24、48和72 h采集吉富罗非鱼肝脏,进行肝脏生化、抗氧化性能、组织病理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 70)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48和72 h对照组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最高,种植鱼腥草各组吉富罗非鱼肝脏ALT活性在感染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感染后72 h,10%组吉富罗非鱼肝脏AST活性已恢复到感染前水平。抗氧化指标显示,种植鱼腥草能减缓链球菌感染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显著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的产生。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吉富罗非鱼感染后48 h肝窦明显淤血,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而各种植鱼腥草组吉富罗非鱼在感染后仅表现为肝细胞明显嗜酸,肝窦轻度扩张。定量PCR结果显示,每组吉富罗非鱼肝脏HSP 70表达量在感染后都显著升高,感染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吉富罗非鱼肝脏的HSP 70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鱼腥草种植组。研究表明,种植鱼腥草能显著改善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吉富罗非鱼肝脏AST和ALT上升,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吉富罗非鱼通过肝脏HSP 70高表达促进受损蛋白质的早期修复与降解,种植鱼腥草具有抗炎作用和提高鱼体抵御病原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吉奥罗非鱼     
正育种单位:茂名市伟业罗非鱼良种场、上海海洋大学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经5代群体选育的新吉富罗非鱼为母本,以经9代群体选育的以色列品系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吉奥罗非鱼。自然雄性率可达92.0%以上,出肉率高;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平均体重比奥尼罗非鱼提高25.0%以上,抗逆性能明显优于吉富罗非鱼。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渔业》2008,(3):24-24
【品种来源】“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腱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