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Ⅱ)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钩蛾科(Drepanidae)、尺蛾科(Geometridae)、蓑蛾科(Psychidae)、鹿蛾科(Amati-dae)、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家蚕蛾科(Bombycidae)、大蚕蛾科(Saturniidae)、天蛾科(Sphingoidae)共8个科的柞树主要害虫80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尺蛾类、枯叶蛾类等柞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毒蛾科(Lymantriidae)等7个科的柞树主要害虫77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植物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舟蛾类、毒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卷蛾科(Tortricidae)、蚕蛾科(Bombycidae)等18个科的85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卷蛾科(Tortrieidae)、蚕蛾科(Bombycidae)等18个科的85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刺蛾类是为害柞树等林木的重要害虫.1964年以来,在辽宁地区发现为害柞树的刺蛾有20余种,大发生时常将柞叶食光,严重影响柞蚕生产.笔者曾对数种刺蛾进行生物学观察和防治试验.本文仅就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迷刺蛾Miresina banghaasi(Hering et Hopp)和客刺蛾Ceratonema retractatum Walker的观察结果报告如后.分布与寄主根据现有记录,迷刺蛾分布在辽宁、四川等省.主要食害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相似文献   

6.
刺蛾是一类为害茶园的新型害虫,虫害爆发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调查发现南昌地区茶园刺蛾类害虫主要有茶刺蛾、扁刺蛾、褐刺蛾、丽绿刺蛾、黄刺蛾和龟形小刺蛾等.较系统地阐述了南昌地区茶园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茶园刺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21 年 9 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专家李喜升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柞树害虫生物学研究及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成果参加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项于2020 年 11 月由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在沈阳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评价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针对柞树害虫发生危害严重、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不够等问题,研究了柞树主要害虫的种类、为害特点、防治技术及害虫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等,为保护柞树资源和促进柞蚕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成果查明柞树害虫有8 目83 科 624 种,主要害虫有4 目43 科391 种;明确了辽宁等各柞蚕主产省区柞树害虫优势种及潜在优势种,调查分析了天幕毛虫等 16 种芽叶害虫、栗天牛等 6 种枝干害虫,以及橡实象虫等23 种柞树主要害虫的生物学习性与发生规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明了柞树主要害虫栎黄掌舟蛾、橡实象虫、刺蛾类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建立了芽叶类、枝干类及橡实类柞树主要害虫的综合配套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自2006-2008年连续3年对太湖洞庭山果茶间作地区为害经济作物的刺蛾类害虫的种类、为害范围以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为害较重的刺蛾类害虫有扁刺蛾、丽绿刺蛾和褐边绿刺蛾3种,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为害茶树、银杏树、枣树、柿树、梨树、梅树和板栗树等经济作物;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其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膜翅目(Hymenoptera)瘿蜂科(Cynipidae)等3个目10个科的72种主要柞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植物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天牛类、象甲类、蚜类、瘿蜂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了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的柞树主要害虫7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灯蛾类、夜蛾类柞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桑褐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害桑树、果树和园林树木的褐刺蛾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桑褐刺蛾幼虫致病物质成分的分析以及褐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总结,提出了刺蛾类害虫发生与防治的措施,表明铲除越冬茧、摘除虫叶、灯光诱杀是据其生物学特性制定的有效农业防治措施。生物治虫、天敌保护是防除刺蛾的必然趋势。喷雾法、打孔注药法构成了化学防治的核心内容。以化学防治为主体,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配合的防治技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集调查,确定辽宁柞园刺蛾害虫26种。分别记录了刺蛾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及分布区域,防治方法,为辽宁柞园刺蛾防治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由于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非常普遍,特别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食叶害虫。根据杨树食叶害虫发生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杨树的健康生长。1杨扇舟蛾1.1发生特点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在各地都有发生,危害面积大、程度重,尤其是当年的  相似文献   

14.
刺蛾科昆虫是柞园栎树林中的重要害虫类群。克隆了栎树林中主要刺蛾科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DNA COⅠ,Gen Bank登录号:KP727647~KP727664),以此作为供试刺蛾科昆虫的DNA条形编码基因分析其碱基组成特点和遗传进化规律,探讨将其应用于栎树林中刺蛾科害虫的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的可行性。刺蛾科昆虫各物种间的mtDNA COⅠ基因碱基组成差异不明显,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0%、16.2%、30.7%和15.1%,AT含量为68.7%,显著高于GC含量(31.3%),表现出明显的AT使用趋向性;碱基明显倾向于使用T(AT偏倚度为-0.106 26),具有较弱的C偏好性(GC偏倚度为-0.035 14),不同物种间该基因碱基T使用偏好程度差异较大。刺蛾科昆虫mtDNA COⅠ基因碱基变异率为26.64%,碱基颠换明显高于转换(R值为0.75)。刺蛾科昆虫各物种mtDNA COⅠ基因的平均进化率为11.5%,进化率最大的发生在锯纹岐刺蛾Austrapoda seres与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间,进化率最小的发生在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与梨娜刺蛾Narosoideus flavidorsalis之间。在刺蛾科昆虫mtDNA COⅠ基因的系统进化树中,中国绿刺蛾Parasa sinica和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系,其他物种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单系。以上结果表明,mtDNA COⅠ基因可作为DNA条形编码用于栎树林刺蛾科害虫的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掌握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蛾类资源,于2013年6-9月份对保护区蛾类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雾山蛾类昆虫16科102属153种,其中以夜蛾科(Noctuidae)38属75种为最优类群,卷蛾科(Tortricidae)12属18种次之;菜蛾科(Plutellidae)、草蛾科(Ethmiidae)、麦蛾科(Gelechiidae)、枯叶蛾科(Lasiocmpidae)均1属1种为云雾山保护区的稀有种类。种-多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通过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蛾类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夜蛾科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8814, 0.5529, 4.3175;优势度指数以波纹蛾科(Thyatiridae)最高为0.9451。  相似文献   

17.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18.
<正> 栎尖细蛾(Acyocercops brongniardella Fabricius)俗称柞树潜叶虫,属鳞翅目,细蛾科。该虫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成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于柞树的  相似文献   

19.
修水县桑尺蠖严重危害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属鳞翅目,尺蛾科。桑尺蠖是江西省修水县危害严重的桑园害虫之一。近年来常在本县危害成灾,给秋叶及秋茧的产量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Ⅲ)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科(Scolytidae)、铁甲科(Hispidae)、叩甲科(Elateridae)、芫菁科(Meloidae)、吉丁甲科(Buprestidae)、花蚤科(Mordellidae)、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伪叶甲科(Lagriidae)、瓢甲科(Coccinellidae)和步甲科(Carabidae)等11个科的桑树害虫共50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象虫类和金针虫类等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