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早熟甜瓜套栽棉花是江汉平原棉田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之一,1993年开始试验,1997年成熟,1998年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协会在荆州区和潜江市召开现场会推广,2004年5月25~27日湖北省农业厅在石首市召开了“全省棉田优化种植模式现场会”并重点推广了新厂镇450hm2极早熟甜瓜套种棉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地区是黄金瓜类甜瓜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常年种植在3000hm2左右,但市场上黄金瓜类品种多而杂,良莠不齐,种植产量、品质及种子价格差异很大,给瓜农选种及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为了筛选出适宜江汉平原栽培的早熟、高产、优质、种子价格合理的品种用以指导瓜农从事甜瓜生产,我们收集了中甜1号(F31)等7个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俗称黄金瓜)进行了严格的品比试验。1 基本情况及方法1.1 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设在荆州市荆州区部城镇新生村,土质为沙壤上,疏松肥沃,排灌便利。2月23日播种,中棚套小拱棚9cm x …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6,(1):39-41
江汉平原高品质厚皮甜瓜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但却因为缺乏适宜的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一直处于试验示范阶段。湖北省荆州区农业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从品种选择、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适宜于江汉平原的厚皮甜瓜大棚提早吊蔓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甜瓜、棉花套种植株群体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普遍采用的瓜棉复合种植模式与单作甜瓜、棉花的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瓜棉复合种植并不影响甜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以获得与单作甜瓜相近的产量。复合种植棉花与单作棉花比较,共生期内棉花植株的生长优于单作棉花;由于前期奠定了良好的生长基础,甜瓜收获后复合种植棉花个体、群体生长状态远优于单作棉花。瓜棉复合种植可建立良好的作物群体结构,在各生长发育期,复合种植模式的田间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均优于单作甜瓜和单作棉花,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地区秋季甜瓜的消费与春季相比仍然量大,但栽培面积很小,主要是受夏秋季恶劣的天气-高温、强光照、暴雨、干旱或渍涝等因素限制,使秋季甜瓜露地生产难度大,风险大,产量不稳,经济效益也不够高.为了摸索和推广秋季甜瓜栽培技术,笔者于1997~2001年进行了多县(市、区)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667m2产量2 000 kg,产值2 500~4 000元成熟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2003年沙市区皇陵村种植秋季甜瓜近100hm2,平均667m2产量2 300kg,产值3 150元,最高单产3 100 kg,产值4 600元.2004年该技术在荆州、潜江和宜昌3市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将达到1 000 hm2.不仅更好地满足了淡季人们对高品质甜瓜的需要,而且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种植模式和技术概述如下,以供江汉平原和类似地区的广大农民在栽培秋季甜瓜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碧薇  赵永强  樊继德 《蔬菜》2023,(12):60-63
摘要:为促进薄皮甜瓜优质品种在徐州地区的推广种植,提升甜瓜科学种植意识与生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甜瓜品质与种植收益,引进早熟薄皮甜瓜博洋61,通过引种试验,调查其品种特性表现,集成示范了基质穴盘育苗、水肥一体化、吊蔓栽培和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带动了当地甜瓜生产标准化,同时建立了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13.3 hm2 ,示范品种博洋61较当地常规栽培品种增效12 840元/hm2。  相似文献   

7.
由于棉价下调,效益下降,棉农积极性受挫,导致棉花种植严重滑坡。盐城市是江苏省植棉大市,1997年植棉面积16.27万hm2,1998年14.33万hm2,1999年10.9万hm2,1998和1999年分别较1997年面积减少了12%和33%。为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我们从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入手,大力推广棉田立体种植技术,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棉田套种甜瓜、大蒜等高效经济作物,并配套使用保护地栽培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7、1998年,在东台、大丰、射阳3县多点试验获得成功,年平均每hm2产值1…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是我国甜瓜生产重要产区,生产面积常年稳定在20 010 hm^2左右,在主产区分布、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品牌建设及市场销售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针对湖北省甜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进、选育适合湖北省发展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瓜专用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抗病、早熟、耐运、货架期长的品种,推广多种栽培方式,延长市场供应期等。  相似文献   

9.
瑞丽是周口市农科院多年研究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甜瓜新品种,在种植薄皮甜瓜的地区表现良好,早熟、优质、较抗病,累计推广面积3 000 hm2,深受广大瓜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日本极早熟高力薄皮超甜甜瓜采用日本野生甜瓜为亲本杂交培育而成的一个极早熟、丰产、超甜型最新薄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系香港益丰农业有限公司20世纪推出最新高科技甜瓜新品种。 特征、特性 日本高力超甜甜瓜极早熟,雌花开放18~20天果成熟,经与国内外推广主栽甜瓜品种熟性对照,其熟性均比对试品种早7~10天。因此,提早上市,提高二茬作物利用率及提高经济价值,该品种为最佳首选甜瓜品种。植株长势强,栽培管理容易,不疯秧、不跑秧、子孙蔓结瓜、结瓜率高,单株结瓜7~10个,一般瓜重500~600g,果圆形、皮色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17,(11):53-54
‘青花脆’菜瓜是利用国内外甜瓜资源,采用远缘杂交选育的菜用型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因具有抗性强、极早熟、坐果性好、种植管理简单、外形美丽、风味独特的特点,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介绍了其种植模式、苗期管理、花果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沈卫月  俞刚翔 《蔬菜》2016,(6):64-65
为了改变单一品种种植效益不高的问题,近年来,海盐县引进推广了"美浓""日本甜宝"薄皮甜瓜新品种,并在当地开展包心菜—薄皮甜瓜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推广和应用。通过合理安排茬口,总结该模式下包心菜、薄皮甜瓜的种植技术,为该模式示范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早熟大棚甜瓜已开始采摘上市。3月10日,李庄镇刘道口蔬菜基地,大棚主人胡云飞说:"我种的甜瓜已开始在临沂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由于推广使用了新技术,甜瓜667m2产超过2 500 kg,且价格喜人,10 00.5m2大棚甜瓜能收入3万多元。"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李庄镇刘道口社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甜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在46.7 hm2左右,如何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满足城乡人  相似文献   

14.
淮安市3~5月是甜瓜消费旺季,消费量2万t,仅满足本地市场约需种植0.14万hm^2,而现有早熟栽培面积不足0.02万hm^2,发展空间大。我们总结出优质、高效、安全的瓜稻轮作种植模式,该模式甜瓜大、小棚定植分别在4月中旬和5月中旬,抢在本地及周边地区西瓜集中上市前上市,售价高;甜瓜早熟设施栽培,充分利用了淮安地区温、光、水资源,产品品质好,比其它地区同类瓜价格高15%-20%;下茬生产绿色、有机大米,多次获国家稻米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是国家优质粮食、优质棉花和双低油菜重要生产基地,也是湖北省西瓜主产区。种植西瓜对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江汉平原西瓜生产的突出特点是间作套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广了“麦//瓜-稻”这种水旱、粮经作物配套种植的优化模式.并获得原荆州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西瓜间作套种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厚皮甜瓜种植受到一定限制,但市场调查发现9月底至10月厚皮甜瓜上市断档,市场对厚皮甜瓜需求量大。因此,通过研究,探索了高温高湿条件下江汉平原厚皮甜瓜秋季保护地栽培技术,尤其要注意高脚苗、徒长苗,培育壮苗为高品质高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蔬菜》2000,1(3):20-0
该书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郑世发教授、各地蔬菜专家及长江蔬菜杂志社蔬菜栽培技术栏目编辑共同编著。系统性强 ,条理清晰 ,囊括了各地先进的高产高效早熟典型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优化种植模式、选配茬口衔接、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经济收入不可多得的好参考书。该书共分 4部分 ,第 1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间作套种的基本原理 ;第 2部分介绍了温室、大棚内间作套种的周年栽培模式、典型栽培技术 ,如 :日光温室西葫芦、苦瓜间作高效极早熟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套种西瓜甜瓜极早熟栽培技术等 ;第 3部分介绍了露地蔬菜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粮、菜、棉合理套种组合,近几年我们在兴化市陈堡镇农业开发区内,采用大麦收获后种棉花,在棉田里套种蔬菜的一年六茬高效栽培模式,既增加了大麦后棉田的种植效益,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温、光、水、肥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每667m^2产大麦250kg、菠菜1000kg、毛豆青荚650kg、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们在湖北省仙桃、孝感、武汉、潜江、石首、荆州等地的调查,今年江汉平原地区甜瓜病毒病大暴发,表现型以花叶为主,缩叶次之,黄化和厥叶等也有少许发生,造成约50%的面积减产达 30%~50%,有260hm2以上的面积绝收,是本区有记载以来甜瓜病毒病发生最重、区域最广、减产幅度最大的一年。故此我们对甜瓜病毒病暴发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以供瓜农在今后种植甜瓜防治病毒病时参考。1病毒病暴发的主要原因1.1相对长期高温、干旱、强光照是病毒病暴发的主要因素 从3月起,江汉平原气温相对…  相似文献   

20.
陈帆 《中国瓜菜》2001,(3):23-24
湖北省洪湖市地处江汉平原南端,地下水位高,梅雨集中,降水明显,属典型的高温高湿地区。历史上有栽培和消费薄皮甜瓜的习惯,近年来由于其产量低,上市迟,效益差,面积渐减。随着厚皮甜瓜的东移和南移,江汉平原有少数单位成功地开展了大棚立架栽培,但高额投资和技术性强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一些采用不同类型甜瓜杂交选育的中间类型黄金瓜类甜瓜品种,则因其抗病耐湿、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外观美丽,而大受农民欢迎。笔者自1998年以来,先后在洪湖地区采用中甜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丰甜1号(合肥丰乐种业股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