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比较国内不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17头PRRSV抗原和抗体双阴性的28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组,TJM-F92株弱毒疫苗组,JXA1-R株弱毒疫苗组,经典株弱毒疫苗(VR2332来源)组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7,14,21,28d分别采血,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结果从免疫后14d起PRRSV抗体开始转阳,但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对免疫后14d所采血样进行病毒分离,TJM-F92株免疫组未分离到PRRSV疫苗毒,JXA1-R株免疫组2头猪分离到PRRSV疫苗毒,经典株免疫组只1头猪分离到PRRSV疫苗毒。免疫后28d,所有猪接种PRRSV强毒株TJ株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各组猪的体温、临床症状;攻毒后21d,所有猪安乐死,剖检观察肺部病理变化。结果显示,TJM-F92株和JXA1-R株免疫组均未出现临床发病猪,经典株免疫组2头猪出现临床发病,对照组全部临床发病,死亡1头。经典株免疫组临床发病猪出现典型PRRSV感染肺部病理变化,而TJM-F92株和JXA1-R株免疫组均未发现典型PRRSV感染肺部病理变化。本研究证实TJM-F92株和JXA1-R株对高致病性PRRSV的免疫效果优于经典株弱毒疫苗,TJM-F92疫苗株与JXA1-R疫苗株相比,疫苗毒在体内带毒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用PRRSV ATCC VR-2332株感染8头28日龄仔猪,同时设立2头健康对照猪.PRRSV单独感染猪分别于感染后7,17,25 d各剖杀2,3,3头,对照组于17,25 d各剖杀1头.剖杀后采集脾脏、肺脏和全身主要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用甲醛溶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以观察显微病理变化.试验组猪的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均表明,感染后7 d血清PRRSV抗体和免疫器官组织PRRSV抗原部分呈阳性;剖检和石蜡切片结果均显示,试验猪于攻毒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及相应的显微病变,PRRSV单独感染能引起免疫器官以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变化,造成免疫损伤,进而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猪场出现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荧光定量PCR诊断,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副猪嗜血杆菌(HPS)混合感染。现场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典型病料,用TSA培养基分离细菌,经菌落形态观察、镜检、卫星现象及PCR检测,确定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先锋Ⅵ、阿莫西林、壮观霉素、庆大霉素均敏感。采用PRRSV核酸检测试剂盒对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判定该场为PRRSV和HPS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是由多种病原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2019年4月份,湖北省某猪场育肥阶段猪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且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约为8%,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该病进行诊断,试验采用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防控。结果表明: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后确定该场PRDC是由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推断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引起免疫抑制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SS)感染所致。可采取改善饲养环境、药物治疗及对猪群进行群体保健等防控措施。说明猪场应重视PRDC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单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与猪"高热病"及猪群死亡率的关系,用经检测为PRRSV阳性的猪病料接种2头断奶仔猪,每日测定体温,将发病猪处死剖检,用PCR方法进行PRRSV检测和ELISA检测抗体,发现攻毒猪均迅速出现持续高热症状,无死亡趋向,剖检试验猪以肺脏损伤为主,无细菌的继发感染,PCR检测P...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某规模化猪场引发呼吸道症状的病原,继而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对采集的血清和肺脏样品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抗体和抗原检测以及细菌的分离和分型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阳性率为60.0%(45/75),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阳性率为98.67%(74/75),猪瘟(CSFV)抗体阳性率为97.33%(73/75)。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RRSV阳性率为36.0%(9/25),PCV2和CSFV均为阴性。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菌符合副猪嗜血杆菌(HPS)和猪链球菌(SS)的形态特征。病原分型鉴定结果显示:感染病原为高致病性PRRSV(HP-PRRSV)和NADC30-like PRRSV;HPS为血清12型,SS为血清9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PS对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呋较为敏感,SS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头孢氨苄较为敏感。结果表明,该猪场疫情由HPPRRSV和NADC30-like PRRSV毒株及HPS-12型和SS-9型混合感染所致。因该猪场免疫的PRRSV CH-1R经典毒株疫苗与分...  相似文献   

7.
郭彦军 《中国家禽》2002,24(9):27-27
2001年7月9日,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4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次日发病356只,3日龄后开始死亡,共死亡129只,该鸡群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7日龄免疫鸡新城疫Ⅱ系苗,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70日龄免疫鸡痘苗,至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根据临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病原检查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徐州地区高热病猪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感染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血清学试验、细菌培养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了研究。分别随机抽取徐州地区的丰县、沛县等7个县(区)发生高热症状的免疫PRRS疫苗的免疫猪(998份)和未免疫PRRS疫苗猪(845份)的清样品进行PRRSV特异性抗体检测,旨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月,河北某猪场57日龄左右仔猪群出现批量死亡,个别表现神经症状。猪场曾进行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口蹄疫病毒及沙门菌的常规疫苗免疫。在病死仔猪剖检过程中,发现1头仔猪的胸、腹腔内,尤其是肾脏、脊柱两侧,布满了大量、大小不等的白色肿瘤结节。该仔猪肺脏、肾脏、腹股沟淋巴结中PRRSV、CSFV、PRV等病原的核酸检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7,(4)
山东某规模化肥育猪场于2016年12月通过长途运输购进某种猪公司60日龄左右的仔猪1 000多头,进场1周猪群即出现咳嗽、气喘、发热并伴有拉稀病症,发病率20%,病死率10%,是一起传播迅速的急性呼吸道病疫情。通过病死猪剖检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为一起由应激继发的呼吸道细菌感染,并导致猪群对重要病毒病抵抗力下降。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对猪群实施了合理的药物防治,并对相关病毒性疾病进行了免疫,该猪场疫情得以迅速控制,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猪感染圆环病毒后,会出现严重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和并发其他传染病。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病毒(CSFV)、副猪嗜血杆菌、猪溶血型链球菌、猪肺炎支原体等。2016年3月7日,鸿福检测中心接到呼兰某猪厂的案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圆环病毒和链球菌混合感染。1临床症状某猪场购进300头40日龄仔猪,经过一周饲养后保育猪开  相似文献   

12.
冬季作为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大小猪场尤其是猪舍条件简陋或经长途运输的猪群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山东某规模化育肥猪场通过长途运输购进某种猪公司60日龄左右的仔猪1,000多头,进场1周猪群即出现咳嗽、气喘、发热并伴有腹泻症状,发病率20%,病死率10%,是一起传播迅速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通过病死猪剖检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为一场由应激继发的呼吸道细菌感染,并导致猪群对重要病毒病抵抗力下降,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对猪群实施了科学的药物防治并对相关病毒性疾病进行了免疫,使该猪场疫情得以迅速控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初,内乡县某猪场自繁自养的15日龄未防疫过任何疫苗的仔猪发生以发热、拉稀、神经症状、消瘦、衰竭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我站临诊、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继发大肠杆菌病。1临床症状病猪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以上,不食,随后步态不稳,腹泻或呕吐,排黄白色带腥臭味稀粪,2天后有的猪出现神经症状,开始转圈,倒地后四肢作划船样运动,后期出现麻痹,倒地不起死亡。大多数发病仔猪出现耳尖发紫,指压不褪,病程3~5天,至3月11日到我站就诊时,已死亡6头。2剖检变化对6头发病仔猪剖检,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淋巴结和扁桃体充血…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猪场发病原因,对发病猪进行剖检及实验室检测,剖检发现淋巴结肿大,胸腔、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发现所分离的菌株培养特性与HPS基本一致,通过病原学检测发现发病猪只存在PRRSV和HPS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16.
2001年4月文山县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63头30~55日龄仔猪,发生一种以高热、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临诊、剖检及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猪群全部经仔猪副伤寒、猪瘟、猪丹毒疫苗免疫;发病前一星期,天气突变,气温骤降,阴雨连绵.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接种试验、推广、研究。首先进行了不同日龄仔猪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50个兔体感染量的试验。接种后分别在免疫后4、7、9、11、13月龄进行中和抗体效价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母猪经过免疫所生仔猪在55日龄、60日龄注苗,免疫后8月龄监测体内中和抗体效价在16倍以上,经攻毒试验,能抵抗猪瘟强毒攻击和同居感染、然后剖检,酶标检验为阴性,无临床和剖检变化;母猪  相似文献   

18.
2017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育肥猪急性死亡疫情。病猪表现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疑似猪丹毒病;注射青霉素、板蓝根注射液,未能抑制病猪死亡。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发病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病原分离鉴定等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红斑丹毒丝菌、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所致。通过调整猪场免疫程序,对未发病猪群紧急进行蓝耳病经典毒株疫苗免疫,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5,(6)
2014年8月山东省莱芜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猪急性死亡为临床特征的疫情,病猪高热稽留、先便秘后腹泻,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猪瘟病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对健康猪群紧急免疫,调整猪场的猪瘟免疫程序,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成功控制了该场的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为猪瘟继发副伤寒感染的临床病例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A、B两种商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免疫猪后病毒血症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在后备母猪场随机选择100头35日龄后备母猪,分为A、B两组,分组后猪混养14 d。试验猪50日龄时,对A组50头后备母猪免疫A疫苗(1头份/头),B组50头后备母猪免疫B疫苗(1头份/头),疫苗免疫后0、1、2、3、5、7、10、14、21、28、35 d各组猪随机采集血样10份,荧光定量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载量,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结果显示,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血症期持续时间更久,持续至免疫后35 d; A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载量更高;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N蛋白抗体水平变化趋势更稳定;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PRRSV GP蛋白抗体水平更高。试验结果表明B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A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