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联合收割机,是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联合收割机,是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机化》2005,(8):10-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山西省的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增长迅猛 ,跨区作业的范围也逐年扩大 ,这就对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员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 ,按照农业部1999年4月30日第10号令发布的《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以及农业部行业标准的要求 ,山西省农机监理总站决定进行核、换发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新牌证的工作。它对于依法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 ,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2000年3月1日起 ,山西省…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机》2004,(5):38-3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联合收割机,是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 第三条 拥有、使用联合收割机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联合收割机,是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第三条拥有、使用联合收割机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定。第四条联合收割机作业转移需通过公路或铁路道口时,要遵守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规定。第五条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授权或由…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联合收割机.是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第三条拥有、使用联合收割机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定。第四条联合收割机作业转移需通过公路或铁路道口时,要遵守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规定。第五条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授权或由…  相似文献   

9.
目前联合收割机座椅大多数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座椅的不合理直接降低驾驶员的舒适度甚至危害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综述了国内外人机工程学在座椅设计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简述了国内外人机工程在联合收割机座椅设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人机工程在联合收割机座椅设计中的应用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补助力度逐年提高,有力地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加快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等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但许多收割机驾驶员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时,存在工作效率不高、作业质量不符等现象。根据笔者从事农机技术推广的经验以及收集总结农机手的经验,现谈谈如何提高水稻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视景仿真的联合收获机虚拟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轮式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所受驱动力、行驶阻力以及作业阻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轮胎模型、路面模型以及作业过程受力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获得整机运动姿态曲线。基于视景仿真驱动平台,建立包括农田、道路、树木、草地等地表环境的逼真虚拟场景,并导入合理简化后的联合收获机整机视景仿真模型,利用Vega API编程接口实现整机在虚拟场景中的运动姿态交互控制,使视景仿真结果更符合实际,为研究联合收获机交互式集成虚拟试验平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形几何是以非规则物体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分形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起来,可以展示其无穷递归的复杂结构,从而实现对自然景物的逼真模拟。L系统文法是分形几何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它着重研究植物形态与生长的描述,将L系统文法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起来,为计算机模拟植物生长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为此,首先对分形几何及L系统文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了利用L系统文法对常见的小草以及灌木丛建模的生成规则,在VC++6.0环境下用字符串替换算法对小草及灌木丛进行了模拟,并通过连续改变分形草的内部参数,模拟小草在风中摇摆的效果形成摇曳的小草,从而产生动画效果,有较强的逼真感。  相似文献   

13.
基于EDEM的离心式排种器排种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建立了离心式排种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对离心式排种器工作过程中油菜籽的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油菜籽的运动规律并研究了内锥筒中种量与临界转速的关系、排种器转速与总排量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内锥筒中的种子质量增多,临界转速呈递减趋势,而随着转速的增加,总排量呈增加趋势。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结果一致,表明采用离散元法分析离心式排种器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药物喷雾过程中,由于喷雾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不必要的频繁运动,造成喷雾的不足或过量,产生农药的浪费、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按照不同地形、不同振动程度进行实时调节的喷雾系统,并进行仿真测试。首先通过ADAMS和Mat Lab建模,然后使用五轮仪进行路谱数据采集并结合Lab VIEW进行联合仿真,与此同时进行1Hz0.5g、2Hz0.5g、1Hz1g这3种正弦激励的试验。数据显示:当振幅由0.5g增至1g时,加速度的增幅将近50%;当频率从1Hz增至2Hz时,加速度的增幅则超过了50%。在速度为5km/h和8km/h的两种情况下进行实地与仿真测试,仿真的结果与路面激励下喷雾器喷杆的实际振动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浦阳江流域地形复杂,包括山丘、盆地和平原。中游诸暨盆地是人口主要聚集地,受上游山区洪水和下游钱塘江潮位顶托影响,洪涝灾害形势严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流域上游山区采用新安江水文模型模拟降雨径流过程,对下游盆地区采用IFMS一、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水流运动,并以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水动力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水文水动力模型耦合。结果表明水文水动力模型适用于浦阳江全流域洪水模拟,能够弥补新安江模型中马斯京根汇流无法考虑潮水顶托影响以及水动力模型难以响应降雨变化的不足。根据地区防洪特点设置致灾因子变化和水利工程建设两类情景进行洪水模拟,得到不同条件下浦阳江流域的洪水淹没水深分布,通过结果分析,总结得出浦阳江流域洪涝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三轮车半轴的三维模型,在Simulation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半轴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微型汽车起步瞬间发动机输出转矩及整车的速度、加速度难以测定,利用SimulationX软件选取某微型车一些技术参数,建立了微型汽车的整车仿真模型,对微型汽车起步时前5 s进行仿真研究,获得了发动机输出转矩与微型车的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提高马铃薯收获效率并减少其机械损伤,关键在于优化滚筒式马铃薯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的运动参数,包括滚筒筛转速、切削角度和行进速度.为此,建立了土壤颗粒的仿真模型、马铃薯颗粒的仿真模型和马铃薯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的仿真模型,通过EDEM软件仿真土壤和马铃薯颗粒的分离输送试验并收集数据;运用Design-expert软件...  相似文献   

19.
何绪琨 《湖南农机》2012,39(3):80-81
电压基准源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模块。文章完成了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进行了包括电路各部分结构的讨论与选择、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以及电路版图的设计与验证等多个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性能对工作可靠性、操作舒适性、零件的使用寿命、噪音有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动态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介绍了振动压路机的减振原理,介绍了振动压路机减振性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参数动态仿真对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进行了动态性能研究。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及相关结论,对进一步优化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的设计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