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蜂是蜂群发展的本能,也是养蜂员感到棘手的问题,一不小心就自然分蜂飞走了,弄得不好还会发生集体分蜂,人工分蜂除非运往2~5 km以外,否则会严重偏集。我在原场处理人工分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饲养中蜂的蜂友不妨一试。1原场"提台留王"分蜂法原场人工分蜂的先决条件是最好有6框蜂。当蜂数达到6框时,若王台已封盖,强烈的"分蜂热"已形成,天气好就可原场人工分蜂:从原群中提出带蜂王的卵虫脾2张,置于一空箱中安放在原处,注意不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以来,养蜂界有这样的定论;“新蜂王破坏王台并用螫针致王蛹于死地。”我在今年利用自然王台进行的中蜂人工分蜂中,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分蜂群有蜂三脾,置王台五个,几乎与蜂王出台的同时,工蜂已将其余王台相继破坏。第二分蜂群仅有手掌大一片蜂脾,  相似文献   

3.
人工分蜂要在气温稳定,蜂群发展强大,外界蜜粉源充足的时期进行。在分蜂前,选择繁殖快、产量高、抗病力强、温驯的蜂群,培育一批蜂王。同时要准备足够的蜂箱、巢脾和巢础框。人工分蜂可采用均分、偏分、多分和混分等几种巧妙方法。(一)均分法在外界蜜源植物大流蜜前40~50天,将原蜂群的蜂箱移开,将1只空蜂箱放在原箱址的另一侧,中间空出一个箱体  相似文献   

4.
分蜂是蜂群发展的本能 ,也是养蜂员感到棘手的问题 ,一不小心就自然分蜂飞走了 ,弄得不好还会发生集体分蜂 ,人工分蜂除非运往 5km以外 ,否则会严重偏集。我用原场处理人工分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饲养中蜂的蜂友不妨一试。原场人工分蜂的先决条件是最好有 6框蜂。当蜂数达到 6框时 ,若王台已封盖 ,强烈的分蜂热已形成 ,天气好就可原场人工分蜂 :将原群中提出带蜂王的卵虫脾 2张 ,置于一空箱中安放在原处 ,注意不能带王台 ;原群 4张脾大都是封盖子 ,选留一个成熟王台 ,放在理想的地方即可。当天傍晚 ,外勤蜂大都飞回老王处 ,因没有了封盖子…  相似文献   

5.
1如何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2怎样分蜂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王台,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  相似文献   

6.
<正>蜂群的蜂王突然丢失,或蜂王衰老、残伤、产卵力下降需要更换,在人工分蜂组织新蜂群时,以及引进优良种蜂王时,都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可采取诱入器和新蜂箱两种方法。1.全框诱入器诱入法把有蜂王和蜜蜂的巢脾装入全框诱入器,脾上要有一些贮蜜,关上上面的盖板,放进无王群里,经过3~4  相似文献   

7.
<正>本场人工分蜂所使用的王台最好是已封盖7天的成熟台,所组的交尾蜂群应有强烈的分蜂情绪,天气好就可在傍晚实行原场人工分蜂。蜂群主要靠工蜂传递蜂王信息素来维系蜂群,同时,子脾也有保留蜂王信息素的作用。傍晚分出的王台群,如有2张封盖子脾工蜂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后才能感觉失王,而分蜂团如果失王,因为无子脾只要15分钟就会发现王不见而自行散团。等工蜂确定失王准备寻找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相似文献   

8.
廖子俊 《中国蜂业》2022,(3):16-17+20
<正>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分蜂,是蜂群的群体繁殖方式,是蜜蜂种群繁衍的本能表现。即蜂群发展到特定的时期,蜂群中的老蜂王连同半数的工蜂结群离去,另筑新巢,原群留下的蜜蜂和所有蜂子,待新蜂王羽化出房后,形成一个新蜂群的过程~([1])。中蜂养殖过程中,很多蜂农需要扩大养殖规模,获得新的蜂王是增加蜂群的前提,但是学习蜜蜂的人工育王技术有一定难度。本文针对此情况介绍利用蜂群自然分蜂来获得更多蜂王、扩大  相似文献   

10.
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要养成强群,就必須控制分蜂热的发生。蜂群产生分蜂热的主要原因是:①蜂群积聚了过多的、沒有哺育任务的幼年蜂。②修脾的任务过小,幼蜂无事可作。③蜂王产卵量赶不上蜂群哺育的要求。④雄蜂过多。⑤加脾少而且晚,箱內通风不良,造成拥挤悶热。控制分蜂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人工分蜂的方  相似文献   

11.
分蜂是蜜蜂种族繁衍的一种本能,就中蜂而言,野生蜂群分蜂行为是按其自然习性进行的;人工饲养的蜂群,则受人为操作影响,如果在某些环节上出现偏差,那么,蜂群在自然习性和人为操控的双重作用下,分蜂行为将会发生改变。一、正常分蜂1.自然分蜂蜂群的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天气温和,蜜源丰富的春、秋两季。此时,适宜的温湿度促使工蜂采集兴奋,蜂王大量产卵。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蜂猛增,群势迅速增大。在满足分蜂条件时,蜂群会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分蜂。分出的蜂飞离原巢,通常在100m范围内的较矮附着物上结团,蜂量约占原群的3/5左右。少数蜂群还会进行第二次分蜂。  相似文献   

12.
分蜂是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种族繁衍生息的需要.在外界蜜源丰富的春季,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群势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的蜂团往往集结在蜂场周围的高处,蜂群回收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分蜂效率低;若分蜂后回收不及时,分蜂群还会发生迁移,造成蜂量损失.因此,规模蜂场一般通过有计划地人工分蜂来扩大种群,并...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活框养蜂传入我国,中蜂分蜂采用生搬硬套意蜂分蜂方法,只用人工分蜂,该方法方便简单,只要育好蜂王,随时随地都可以分蜂,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亟待解决的困惑。原来1群正常的蜂群,被人为地分成6~7群,少者有分成2~3群,这样每群工蜂蜂龄不一样,不匹配,造成分出群的工蜂回原巢的现象非常严重,蜂群变小,护脾能力变差,蜂群易得病。分出的群出勤率非常  相似文献   

14.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燕海平 《中国蜂业》2023,(10):18-19
<正>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蜂巢组成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一群分为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但自然分蜂会给蜂群繁殖和养蜂生产带来损失,在养蜂生产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一、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0,40(9):28-29
正常情况下的分蜂季节,蜂群的群势,在达到一定的强度下,就会筑造4~ 10个王台,接着就会发生自然分蜂,或者趁机进行人工分蜂.这是蜂群的正常繁殖行为. 然而,偶尔也会发现少数弱小的中蜂群筑造王台,甚至会筑台于非分蜂季节.此种弱群反季节筑造王台,除了新老蜂王自然交替之需以外,其余的是一种反常现象,蜂友们千万不可忽视,须及时查明原因.根据诱发筑造王台的因素,做好认真而相对应的管理工作,以免造成垮群损失.以下是弱小中蜂群筑造王台的诸种引发原因,以及造台后的防范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然分蜂是蜂群生物学本能,在活框养蜂之前,人们就利用这种本能来繁殖蜂群,自活框养蜂以来,人们虽然能自由调整蜂群,利用人工育王和人工分蜂等来完成管理目的,可是分蜂热还往往干扰蜂群的正常发展,给生产带来一些麻烦,为此,凡是管理蜂群的人员,都把防止分蜂热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尽管如此,还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蜂群的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末夏初时期。当外界气温逐步升高,巢内幼蜂积蓄过多,无工作负担,蜂巢拥挤,管理不及时,分蜂情绪也随之产生了。若在主要流蜜期前一个月发生自然分蜂,将严重减少蜂的采蜜量。如不加以控制,分蜂群会有飞逃的危险,而且收捕分蜂群也很麻烦。所以,应采取预防措施。一、选用良种和年轻蜂王选用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种,人工培育蜂王。使用1年龄的产卵力强的蜂王,随时更换衰老的、产卵  相似文献   

19.
分蜂能增加蜂王数量、蜂的繁殖基数和扩大生产。在分蜂过程中,做好分蜂工作,防止新分群盗蜂现象的发生,却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我们蜂场以往在辅助蜜源花期分蜂时,经常发生盗蜂现象,影响蜂群增殖、干扰处女王交配、降低成功率、有些交尾  相似文献   

20.
在养蜂生产中,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从自然条件来讲,天气闷热,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蜂群本身分析,蜂王质量差,分泌"蜂王物质"少,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