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种养沼三位一体生态温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养沼三位一体温室比普通温室有明显的改善,一是棚温提高,特别是严冬最低温度提高1 .7℃;二是CO2 浓度增加;三是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状况。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蔬菜的生长发育,使其光合作用增强,植株生长健壮,生育进程加快,结果率增加,病害发生晚而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棚均净增收2 500 余元。  相似文献   

2.
一是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20世纪50年代开始,湖南对洞庭湖进行治理,50年代末~70年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在山丘区大量兴修大中小型水库,修建配套的沟渠水系,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大大缓解了旱涝灾害的困扰,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张易镇后石嘴骨干配套建成后改善和保证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极大程度上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及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生物科学技术在中国农业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中国研制出多种微生物制剂,以防治园林和蔬菜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在农业环保中,中国利用微生物处理水污染,化学农药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利用微生物生产沼气,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5.
利用淀粉改善方便面的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淀粉改善方便面品质的工艺。为了改善方便面的品质,进行了添加淀粉的筛选试验和淀粉与其他添加剂的配合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5%的马铃薯淀粉,0.3%的复合增稠剂,5%的谷朊粉和1%的乳化剂,可以大大改善方便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机维修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机市场重要一环。随着农机维修业发展,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改善农机维修市场运行机制,强化市场经营者、农机使用者法律意识,已经成为改善农机维修行业市场秩序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着重分析探讨了农机维修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就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严重的干旱区之一,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滴灌技术为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化高效节水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缓解我区旱情,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滴灌设施投入高。设备选型和系统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影响了膜下滴灌效益的发挥,制约着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现就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几个主要参数选择淡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田志强 《现代种业》2009,(1):11-11,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退耕前后,退耕农户在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巨大转变。其转变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飞播造林作为扩大和改善森林植被的重要手段,以它独特的优势,在我国荒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十年来,随着大面积飞播造林的逐年开展,大片荒山荒沙得到了绿化治理,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飞播林基地,增加了后备资源,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徐勇 《北京农业》2014,(33):247
为了改善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计划以马莲水库为水源,通过二级扬水灌溉的方式,对马莲河右岸北山进行生态绿化补灌建设。为了判断该项工程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对该项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了适合徐州市种植的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不同种类稀土及施用浓度对金针菇的生长效应及其改善品质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元素添加于培养料中,能明显促进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发育,提高金针菇的相对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并对改善于实体的品质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湖广村为例,介绍了该村环境的变化,提出了环境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胡志酬  张显 《新农村》2014,(6):9-10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通过“千百工程”建设,开展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违章拆除、村庄绿化等“六大整治项目”建设,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从2013年开始,该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编制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发酵床养猪优势十分明显,在改善连云港市郊区猪场周边环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优势:一是彻底解决了猪粪处理问题。在发酵床内,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猪舍里没有臭气和苍蝇滋生,改善了养殖环境。二是提高了猪肉品质,降低了药物残留。发酵床结合特殊猪舍,使猪舍通风透气、采光性好、温湿度适合生猪生长。采用此法养猪的场,  相似文献   

16.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营养专家采用瞬间熟化技术和纤维改性技术,解决了杂粮营养与口感的矛盾,同时,运用营养强化技术,开发了系列新型高蛋白高钙平衡营养杂粮。该校食品专家黎军胜、安辛欣告诉记者,南农大对五谷杂粮从纤维改性入手,同时控制了膳食纤维的粒度,找到了改善杂粮口感的突破口。作为核心技术,南农大的五谷杂粮口感改善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7.
王炜 《新农村》2008,(10):34-34
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最近联合发布了《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切实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的良好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践行,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需要,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应在思想上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行动上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构建多主体保护生态机制,探索农业生态环境改善路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大水面河蟹暂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79-279,281
根据多年来的河蟹暂养经验,总结了一套河蟹暂养技术,有效地改善了河蟹养殖品质,提高了养殖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善作用,为龙陵县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在勐冒村实施了“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在水稻上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具有一定的改善土壤酸碱度和降低土壤容重的能力;能明显改善水稻有效穗、穗粒数等生物学性状;亩产量与对照相比增产13.22%,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