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太行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河北省太行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困的现状,对于本地区乃至于全省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影响作用.发展太行山区农村文化,全面提高本地区农民素质,是本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我省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本5c对太行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落后原因以及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民中等收入者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组织资本禀赋在农村社会中处于中上位置,因而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然主体性功能。农民中等收入者作为实然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通过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文化知识等资源,以农村经济组织和文化社会组织为中介,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完善村民自治和乡风文明教化。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村闭塞的文化与经济格局随着市场 经济的出现而打破,相应的农民收入与职业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当前农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 善,但是农民对于精神文化表现出迫切的需求。让农民参与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 务,同时也保障农民享受娱乐文化的权利。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及新媒体深刻影响农村文化建 设,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农村的文化建设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农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文化形式还仅限于一些传统的娱乐形式,不能满足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其深层次的特点,并寻找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问题所在,进而从改变政府工作思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引导农民观念变化、创新农村文化形式、发动农民参与热情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建辉 《乡村科技》2019,(13):10-13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农民自身文化欣赏能力和水平有限、基层领导和农民对经济文化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以及农民对现有的文化资源的内容满意度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且缺乏自主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受封建落后思想影响严重、政府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不够以及对农民的文化需求了解不足等。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从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本文提出提高农民的自主性、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监管农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农村的文化建设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农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文化形式还仅限于一些传统的娱乐形式,不能满足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其深层次的特点,并寻找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问题所在,进而从改变政府工作思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引导农民观念变化、创新农村文化形式、发动农民参与热情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农村社会是否能稳定、进步、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否能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央对农村在政策上的倾斜及资金上的的扶持已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民跨过了温饱线,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望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新形势下,强化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又关系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8.
丁厚春  姜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72-5673
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角度,尝试去解读“打工经济”对农民和农村发展的综合效应,以期能引起人们对农民增收模式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研究,阐述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含义及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瓶颈,讨论了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加大经济投入,落实设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培养专业人才等。以期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头脑,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才能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第三,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切实代表好并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才能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谭景林 《河南农业》2009,(11):56-57
一、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为社会稳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发展和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制意识;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促进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融入现代化的时代大潮。因此,发展经济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而增加农民收入则是当前预防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是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农村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1.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我国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为了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方便、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在农村教育的方式上实现多样化和层次化,并且对农村的教育培训体制进行不断  相似文献   

13.
榆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8镇15乡、4个社区、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8万人。农民的基本情况如何,直接间接地决定了榆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农民问题始终是榆中县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发展地域特色农村文化产业 提高乡土文化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文化经济的趋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调整和改变农村的经济格局、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物质收入意义重大。要积极发掘和利用好丰富的区域民间文化资源,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进^市场。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流通领域人手,在农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一种历史性选择。特别是我国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农村不断发展多种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从流通和服务等环节。在金融合作、农技、加工、储运和供销以及农业保险、农村养老健康组合保险、农村教育、文化生活、社会服务等方面。把农民组织、联合起来。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要求。因而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事实上。在农民进^市场的过程中。作为农户与市场的中介。客观匕也存在着对不同经济形式的流通渠道和流通组织(如国有商业、私商、合作社等)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为社会稳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发展和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制意识;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促进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融入现代化的时代大潮.因此,发展经济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增强农民发展能力,社会资本是农民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资本主要由信任、人际关系网络和规范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团结合作、规范经营行为、获取外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社会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文化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农村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摆脱农民愚昧落后状态的作用.然而要使农村文化大发展,就离不开社会大学--图书馆.随着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广大农民对知识的日益需求的增长,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的机构,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提供知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范松仁 《农业考古》2007,(6):121-124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自身具有生长发展的结构性和规律性。文章认为,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永恒支撑、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体培养、以接续乡土传统为深厚根基、以深化农村变革为不竭动力、以挖掘独有特色为生命源泉、以激发农民需求为自觉驱动、以培育市场机制为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经济建设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容人乐观。通过不断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文化和技术素质是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