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种鹅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每年9~11月进入产蛋期,产蛋期后至次年5月进入休产期。种鹅的这一繁殖特性使得雏鹅及鹅肉的生产、供应也具有季节性。生产中利用强制换羽及控制温度、光照、营养等技术可实现种鹅5~9月反季节繁殖。1适时留种种鹅反季节繁殖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留苗培育,另一种是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节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培育反季节繁殖种鹅都要适时留种。留苗培育,留种时间要根据鹅种的开产日龄而定,如四川白鹅开产日龄一般为200~210日龄,其可在9~10月选留种鹅雏苗进行培育,选留的鹅苗在次年4~5月开产,6~8月进入产蛋高峰。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  相似文献   

2.
实现反季繁殖有2种途径,一是在常规饲养的种鹅中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二是适时留苗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但其饲养管理方式与常规饲养的种鹅有所不同,严格控制光照和温度,采用人工换羽和控料技术,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3.
种鹅反季节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在顺季节的传统式饲养条件下其产蛋量更少,造成了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大大降低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选择饲养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外,关键是组织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种鹅在自然状况下不能繁殖的季节而通过人工调控达到可以繁殖即为反季节生产,目前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东灰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成功开发和积极推广,推动了广东养鹅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广东灰鹅反季节生产中常出现种鹅死亡多、繁殖性能低的现象,主要是种鹅养殖场洗浴水体污染造成。本文综述了南方种鹅洗浴水体污染的原因、洗浴水体污染对种鹅的危害,以及对雏鹅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减少水体污染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和微生物制剂净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辽宁省彰武县大德乡有白鹅养殖的历史,农户在饲养白鹅过程中大胆创新,推出了冬季养鹅方法,解决了秋冬、早春养殖控温保暖的难题。反季节养鹅能缩短种鹅饲养周期等便利条件。以往饲养种鹅到产蛋季节需要10个月时间,实行反季孵化、冬季饲养,到产蛋时可缩短5~6个月时间,不仅增重快而且由于活动量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6.
为让鹅场的繁殖率大幅提升,不仅要确保鹅群拥有舒适的栖息地,还应该加强日常的管理,以及在孵化过程中控制温、湿度。该研究通过对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于种蛋品质及孵化成功率的影响,以期提高鹅场的经济效益。该文采用实验室饲养试验结合问卷调查法来探究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贮存方法及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在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 d,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种蛋的破损率逐渐升高;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在孵化前需经过适当的预热处理方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孵化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孵化湿度有利于促进胚胎发育和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传统养鹅业由于受种鹅产蛋季节的气候条件制约,在冬春季投放,春末夏初集中出栏上市,而全年的其他季节又无肉用仔鹅上市供应。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利用长白Ⅰ型鹅开始探索反季节饲养种鹅的生产技术,以了解该品种在我市反季节饲养的适应性生产性能。我所于2003年8月19日引进长白Ⅰ型鹅500羽,进行观察测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反季节养鹅奠定了技术基础。1育雏育成情况育雏严格按照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进行,给予合适的温度、密度等小气候条件。饮水第1~2周用饮水器,每25羽雏鹅一个饮水器。以后用水槽,确保每羽鹅3 cm的水位,不断水;开食初…  相似文献   

8.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饲养条件下每年仅产几十枚蛋。顺季节饲养条件下,每年3~6月开产、4~6月孵化,7~10月养成出栏,导致集中上市,造成供大于求、卖价低、经济效益低。反季节种鹅的饲养就是让种鹅在当年的9~10月开始产蛋,一直到来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种鹅生产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中,种鹅生产性能(产蛋率、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偏低,严重制约种鹅生产力提高和养鹅业的发展,其中内毒素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试验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关系,采集了广东省内不同地域的5家规模化鹅场,在进行反季节生产阶段对种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以及种鹅血浆中内毒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产蛋数外,规模化种鹅场的种蛋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呈现一致的变化,而与种鹅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说明在中国南方地区进行种鹅反季节生产时,种鹅受精率和种蛋胚胎成活率的偏低与种鹅血浆中内毒素的水平直接相关,即种鹅机体内的内毒素含量能直接影响到种鹅的繁殖性能,是影响种鹅反季节生产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顺季节的传统式饲养条件下其产蛋量更少。加上所有的鹅都是每年的3~6月开始产蛋,4~6月孵化小鹅,新养的小鹅都集中在7~10月养成出售,由于产品上市过于集中,小鹅卖价低,成鹅卖价也低,既加剧了鹅产品市场供求的矛盾,也降低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科技为先导,饲养反季节鹅,即让种鹅在当年的9~10月开始产蛋,一直产到来年的3~4月。目前,我省已有五六个良种鹅基地和一部分种鹅户饲养了反季节鹅,种鹅分别于10~11月开始产蛋,11月下旬陆续孵出小鹅供应紧缺的鹅苗市场,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养鹅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商品鹅优良品种的提供是当前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鹅自身繁殖性能较差,且易受天气、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单单是要选择繁殖性能优良的鹅种,鹅养殖从业者还可以通过反季节生产,对鹅产蛋周期进行人为的延长.种鹅反季节生产的核心是控温,要保证饲养环境温度不超过30 ℃,通过人为调节光照、营养调控等措施即可实现四季产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金湖县位于里下河水网地区,历史上有养鹅的习惯,现饲养的小白鹅为太湖鹅品系,年饲养种鹅20万只。由于历史原因,饲养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理想,为了提高养种鹅的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湖县位于里下河属水网地区,历史上有养鹅的习惯,现饲养的小白鹅为太湖鹅品系,年饲养种鹅30万只,由于历史原因,饲养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理想,为了提高养种鹅的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较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鹅的繁殖性能较差.通常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只平年产蛋也仅有100枚左右,大多数鹅种只平只有几十枚,孵化供种量有限.二是鹅身披羽绒,具有耐寒怕热的天性,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鹅将停产换羽.因此自然条件下,我国南方每年6~9月少有鹅苗供种,鹅的繁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由于鹅的季节性繁殖,在商品肉鹅生产中,常常因不能及时供种而影响到全年的均衡生产.此外,在自然状况下的种鹅休产期,也是最适宜发展养鹅生产的水草丰茂时期,由于无种可供往往造成有草无鹅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选择饲养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外,关键是组织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种鹅在自然状况下不能繁殖的季节而通过人工调控达到可以繁殖即为反季节生产,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国内组织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早春至初夏是南京的传统养鹅季节,而盛夏由于高温多雨,气候闷热潮湿,且缺乏青绿饲料,因而农户很少在盛夏养仔鹅,使仔鹅供市时间变短。为了摸清仔鹅在夏季的生长情况,寻找在夏季高温多变气候下的饲养管理方法,我们于89年7月选择江苏当家鹅种太湖仔鹅进行了饲养试验,以通过饲养试验,总结经验,为南京地区扩大仔鹅饲养季节,缓解秋冬鹅市短缺,繁荣市场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正为提高狮头鹅的养殖效益,近年来汕头市有关单位开展实施狮头鹅种鹅反季节生产饲养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饲养试验,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总结有关生产实践成果表明,反季节生产技术操作管理简易,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复杂工艺,鹅场只要有固化建筑、降温设备,注意温度和光照控制,就可以采用该项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相对成熟,值得大力推广。本文主要针对种用狮头鹅各阶段的饲料营养配方、温度控制、光  相似文献   

17.
反季节繁殖生产种鹅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鹅的反季节繁殖生产是近年来养鹅产业的热点,也是未来推动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笔者根据近5年在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上的研究和实践,描述了种鹅场的地势、水、电、路等基本要求,详细阐述了反季节繁殖种鹅场对光照控制、温度控制、运动场设计、粪污处理设计、孵化车间设计、饲料加工及饲喂设备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最后对反季节繁殖生产种鹅场的投资规划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浙东白鹅是浙江省肉鹅饲养的当家品种,在宁波和绍兴地区销量在800万只/年。近年来,浙东白鹅走出浙江市场,逐步将市场拓展到了江苏、河北、江西、广东、海南以及东北地区和部分西南地区,其较强的市场接受性引起了养鹅同仁的关注。在此,本刊特刊浙江绍兴天鸿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水先生的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商品肉鹅生产季节性强,大都集中在冬春季饲养。每年6至10月,因种鹅停产,生产间断,市场出现肉用仔鹅供应空缺,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为发掘养鹅生产潜力,均衡全年肉鹅生产,推动养鹅产业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我们引进吸收外地经验,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在双流、广汉、南溪三县开展四川白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种鹅在非繁殖季节繁殖产蛋的技术突破,反季节生产出肉用仔鹅,填补了市场空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四川白鹅肉用仔鹅反季节生产技术和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以来,浙江和江苏许多种鹅场的种鹅发生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并有少量种鹅死亡的疾病,使多个种鹅场都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病鹅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拉黄绿色粪便,随即产蛋下降,部分病鹅有神经症状,头颈扭曲(见图1),发病10d后,产蛋率下降70%~80%,期间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没有效果。本文通过对浙江和江苏3个发病较典型种鹅场进行较系统的病原研究,以探讨近期引起浙江和江苏地区种鹅产蛋下降的病因,为制定鹅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