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农业科技》2014,(4):F0004-F0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科技》2013,(5):F0004-F0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云南农业科技》2014,(3):F0004-F0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业科技》2013,(6):F0004-F0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十一五”以来,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药学会三等奖1项,  相似文献   

5.
《云南农业科技》2014,(6):F0004-F0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业科技》2013,(4):F0004-F0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十一五”以来,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药学会三等奖1项,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科技》2014,(1):68-68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云药产业发展与内生菌研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本寿  姜国银  刘俊  杨瑾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28-17229,17231
系统分析和探讨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发展存在的优势和问题,阐述了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认为药用植物内普遍存在的个别内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理论为云药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开展云南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迪庆是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药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及民族用药在中华民族的共性基础上,又具备了其各自的特色,形成优势。但长期以来,对这一优势的保护不够,综合利用效益低,笔者就目前迪庆境内药用植物资源面临的现状及合理开发利用方面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人,其中高职12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3人,博士4人,硕士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组建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拥有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室、药用植物化学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57-57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形、气候和民族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这个民族医药的宝库。目前云南省药用植物种类已达到6500多种,占中国药用植物品种数的一半以上。云南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民族医药品牌,如云南白药系列、灯盏花系列、灯台叶、灵丹草、血竭等。通过强化民族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建设、民族医药制剂研发和适宜技  相似文献   

12.
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结合标本采集、物种鉴定和资料查阅整理,对赣江源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显示,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共计183科604属1398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55属82种;裸子植物8科13属13种;被子植物142科536属1303种.调查还发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3科28种,优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并重点介绍极具开发价值的优势药用植物7科7种.  相似文献   

13.
竹产业是新平县林果产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选择适合的竹子品种是大力培植竹子资源和发展竹材生产的基础。通过分析云南甜龙竹的竹种特性、优势,以及新平县发展云南甜龙竹的有利条件,阐述了云南甜龙竹在新平县竹产业发展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珍稀植物生物技术团队"隶属于"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主要以长白山珍稀、特色与优势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应用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和特色,开展生物反应器培养及次生代谢物生产、有效成分生物转化、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的克隆与转化、药食兼用食用菌的开发与利用、生物农药的开发等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文章探讨了云南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形成了典型的山区小气候多样化气候特点和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以及地理区位、市场容量和政策服务等优势。提出了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强化和依靠科技、强化“云南”这个大品牌建设是进一步发展云南无公害蔬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代农业的概念入手,阐述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将区位商法(Location Quotient,LQ)运用于农业产业布局研究中,通过实证分析云南省在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云南省域内区域比较优势。表明云南的农业(广义)在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农业综合结构内部的林业和牧业优势明显。云南域内农业(广义)则发展不均,滇西、滇西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滇中地区则相对处于劣势;农业(狭义)和林业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云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云南独特的高原地域优势,云南应利用好区域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政策,创建更多更有前景的产业集群,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个在自我剖析中生存、发展的时代。自我剖析是一种发现自身优势的方式,通过自我剖析,我们知道了云南食用菌产业具有的资源、气候等优势是其他省份不能比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药用被子植物种类及药用多样性做了简要介绍,并以药用植物野菊花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为例介绍了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强大优势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分析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现状,对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