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测定鲇鱼对饲料中烟酸的需要量进行了15周的投 饵试验。5个试验组饲喂的5种饲料中分别添加烟酸0.5mg/kg、10mg/kg、20mg/kg、40mg/kg,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试验用鲇鱼平均体重9g。试验结果表明,投喂含烟酸20mg/kg的饲料的鱼增重最高,其次是投喂添加烟酸40mg/kg、10mg/kg、5mg/kg的饲料的鱼,投喂不添加烟酸饲料的鱼增重低且成活率低,仅为58%,而投喂添加烟酸的饲料的鱼成活率为91%~100%。鲇鱼的烟酸缺乏症状为厌食、贫血、不活泼以及表皮出血。投喂添加…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维生素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0mg/kg、50mg/kg、150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维生素C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鱼体蛋白质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提高而提高,且脂肪含量降低。鱼体组织中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脾、肝、肌肉、肾。对感染细菌的罗非鱼投喂不…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罗非鱼杂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的适宜需要量进行了生长研究。8种试验饲料分别添加生物素0mg/kg、0-05mg/kg、0-1mg/kg、0-3mg/kg、0-6mg/kg、1-0mg/kg、3-0mg/kg、5-0mg/kg,试验鱼平均体重0-98g,投饵试验8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试验结果发现:投喂添加生物素0-1mg/kg饲料的鱼增重最高,其次是投喂添加生物素0-05mg/kg、0-6mg/kg、1-0mg/kg、3-0mg/kg、5-0mg/kg饲料的鱼。投…  相似文献   

4.
藻类用于海淡水鱼类的饲料添加剂 ,可提高鱼类生长和饲料效率 ,抗病且提高肉质。为此配制了 4种试验饲料 ,分别添加小球藻 0、1、2、4 %。试验用牙鱼平幼鱼平均个体重 (1.13± 0 .0 2 )g ,投饵试验 12周。测出投喂添加小球藻 2 %饲料的牙鱼平之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不含小球藻的鱼。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 4 %饲料的鱼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 ,投喂添加小球藻 2 %和 4 %饲料的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和整体脂肪含量均低于投喂不含小球藻饲料的鱼。试验结果证实 ,牙鱼平商品饲料中添加 2 %的小…  相似文献   

5.
为测定牙鱼平幼鱼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需要量进行了 8周投饵试验。使用鱼平均体重 (4 .1±0 .0 2 )g ,分别投喂含粗白质 35、4 5、5 0、5 5、6 5 %的饲料 ,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 4 %~ 5 %。试验结束测出投喂含蛋白质 5 5 %饲料的鱼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投喂含蛋白质 35 %和 4 5 %饲料的鱼 ,但与投喂蛋白质含量 5 0 %和 6 5 %饲料的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效率与饲料蛋白含量呈反相关。线性分析表明 :牙鱼平幼鱼增重最高时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5 1 % ,而多矩回归分析表明 :牙鱼平幼鱼最佳生长时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4 6 %~ 5 1 % ,含能量1…  相似文献   

6.
植酸存在于所有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中 ,是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植物蛋白饲料的抗营养的因子。印度水产科研人员测定了植酸对鲮鱼生长、蛋白质效率、饲料转换率和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用露斯塔鲮鱼体长 2 .5~ 3.5cm ,水温 18~ 2 2℃。分别投喂含蛋白质 4 0 %、含热量 18.0 7kJ/ g、含植酸0 .5、1.0、1.5、2 .0、2 .5 %的饲料 ,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 4 %、日投饵 2次。测出投喂不含植酸的对照组饲料的鱼增重 (94 .87% )、特定生长率 (1.5 8)、蛋白质效率 (2 .0 2 )和饲料转换率 (1.2 1)最高 ,而投喂植酸含量在 1%以上饲料的鱼增重和特…  相似文献   

7.
大蒜素在牛蛙饲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按50mg/kg、100mg/kg、150mg/kg的比例在牛蛙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投喂规格为100g左右的牛蛙,经过30d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大蒜素的试验组在成活率、饲料系数,增重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增重率平均比对照组提高了15.2%,其中添加100mg/kg大蒜素的试验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19.5%。试验组的饲粒系数平均降低了15.9%,其中添加100mg/kg大蒜素的饲料系数比  相似文献   

8.
虹鳟鱼对饲料中肉毒碱的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维美 《饲料研究》2002,(12):34-34
为测定饲料中的肉毒碱含量对虹鳟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对照饲料以豆粉和玉米谷蛋白为蛋白源,不添加肉毒碱。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肉毒碱250mg/kg和1000mg/kg,日投喂虹鳟鳟鱼种2次,试验12周。根据生长参数和鱼体组成,测出投喂不添加肉毒碱的对照鱼增重68%,投喂添加肉毒碱250mg/kg饲料的鱼增重比对照鱼提高83%,在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添加亚油酸可提高鲇鱼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添加亚油酸对六须鲇生长和肉质的影响进行了 18周投饵试验。试验鱼个体重 14 9~15 2g ,分为 4组放养到 12个网箱中。投喂蛋白质含量 4 5 %的标准颗粒饲料 ,饲料 1、2、3中分别添加亚油酸 0 .5、1.0、1.5 % ,饲料 4为对照 ,不添加亚油酸。投饵试验结束时测出 :投喂添加亚油酸1%饲料 2的鱼生长最好 ,鱼体增重比对照鱼提高 12 .6 % ,饲料系数降低 12 .9% ,鱼特定生长率为 6 .1% ,蛋白质效率为 12 .0 %。添加亚油酸1.5 %饲料 3的鱼之生长指数均高于对照鱼 ,且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对照鱼的 18.0 4 %提高至18.79%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对照…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水产研究人员对虹鳟鱼有效利用蛋白质且降低总氮排泄的低蛋白、高能量、无污染饲料进行了试验。配制的 4种饲料蛋能比分别为 2 5、2 4、2 2和 19mg/kJ ,脂类含量分别为 12、13、17和 2 6 % ,每种饲料设 3个重复。试验鱼平均个体重 181g ,试验期 70d。试验结束时测鱼个体重为 :35 3.17~394 .75g ,平均增重 94 %~ 118% ,成活率 10 0 %。鱼体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滞留率均随饲料中脂类含量的增加和蛋能比的降低而提高。投喂含蛋白质4 4%、脂类 17%、总能量 2 0 .34kJ/g、蛋能比2 2mg/kJ饲料的鱼生长最好。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酵母培养物在团头鲂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以及对生长、饲料效率、部分生理指标、肠道绒毛和抗病力的影响,连续使用与间断使用对团头鲂以上各项指标有无明显影响。试验通过不同剂量梯度(0、500、1000、1500、2000、2500mg/kg)的酵母培养物连续投喂组和两个间断投喂组(1000、2000mg/kg)的饲料对团头鲂进行投喂,试验选用初重为9g左右的团头鲂,随机分为8组,以0mg/kg的投喂组为对照组,进行了为期130d的正式养殖试验。对前100d的生长结果进行了统计取样,结果表明,连续投喂2000mg/kg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最高,比对照组高11.64%,且连续投喂组SGR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间断投喂组(P<0.05);饲料系数(FCR)是连续投喂2000mg/kg组最低,比对照组低14.13%,且连续投喂组FCR均低于对应的间断投喂组;蛋白质效率(PER)以连续投喂2000mg/kg组最高,比对照组高13.44%,且连续投喂组PER均高于对应的间断投喂组(P<0.05);各组肥满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内脏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鱼体可食部分明显增加(P<0.05);各组鱼肌肉、肝胰脏、全鱼中的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连续投喂组均高于对应间断投喂组,连续投喂2000mg/kg组肌肉中蛋白含量最高,比对照组高6.3%。  相似文献   

12.
染料木因对鱼有促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料木因为弱雌激素混合物,是在大豆制品中发现的,为此美国水产科研人员将其对鱼生长和生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种试验饲料分别为对照饲料、17—β雌二醇(Ez)10μg/g饲料(E10)、染料木因7-5mg/g(G7-5)或0-75mg/g(G0-75),试验鱼为体重13~15-5g的金鲈、试验63d。结果发现,E10饲料提高了雌雄金鲈的增重,投喂G0-75饲料的雌性金鲈增重与投喂对照饲料和E10饲料的鱼近似,投喂G7-5饲料的金鲈雌性的增重降低。投喂E10饲料的雌雄金鲈血浆中的不稳定碱基磷蛋白(AL…  相似文献   

13.
廉价蛋白代替条纹鲈饲料中的鱼粉养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豆饼、肉骨粉和家禽副产品等廉价蛋白源代替条纹鲈实用饲料中鱼粉的养殖效果。测出投喂饲料2(不含鱼粉、含豆饼29 %、肉骨粉29 %、酒糟10 %)、饲料3(不含鱼粉、含豆饼32 %、家禽副产品28 %)、饲料5(含鱼粉15 %、豆饼44 %)和饲料6(含鱼粉30 %、豆饼26 %)的鱼生长差异不显著 ,而投喂饲料1(不含鱼粉、含豆饼30 %、肉骨粉31 %)和饲料4(含鱼粉7.5 %、豆饼54 %)的鱼生长较差。投喂饲料4的鱼特定生长率(2.14)显著低于投喂饲料2(2.70)、饲料3(2.80)、饲料5(2.68)和饲料6(2.84)的鱼 ,鱼的饲料转换率较高而且鱼体蛋白质(54 %)和水分(70 %)含量较高 ,鱼体脂肪含量(41 %)与投喂其它饲料的鱼近似。证实条纹鲈实用饲料中的鱼粉可全部用廉价蛋白源代替  相似文献   

14.
鸡对饲料中氟耐受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军  冯健 《中国饲料》2001,1(12):32
近年来 ,在饲料中添加含氟量过高的磷酸氢钙作为矿物质添加剂 ,引起动物氟中毒的现象 ,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弄清动物对氟的耐受性及影响因素甚有必要。1 鸡对饲料中氟的耐受力Huyghebaer等认为 ,肉鸡对饲料中氟的耐受量在 2 0 0~ 30 0mg/kg以上 ,40 0mg/kg可以引起增重减慢 ,但对死亡率无影响。Caleir认为 ( 1~ 4周龄 )肉鸡饲料中含氟达 60 0mg/kg时 ,对其增重及死亡率均无影响。Gunter报道 ,70 0mg/kg氟能降低母鸡产蛋量 ,但与对照组和低氟组没有明显差异。刁有祥等报道 ,饲料中氟含量为 30 8…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V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Vc 0、50、150、250、500、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V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Vc 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鱼体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条纹鲈实用饲料中豆饼的适宜用量用豆饼代替鱼粉配制饲料喂养条纹鲈幼鱼进行了试验。第一次试验10周,测出投喂含豆饼45%以上饲料的幼鱼增重和饲料效率较低,但投喂含豆饼30%饲料的鱼与投喂鱼粉对照饲料的鱼相比差异不显著。第二次试验测出投喂含豆饼40%饲料的...  相似文献   

17.
银大麻哈鱼饲料中的精氨酸需要量对银大麻哈鱼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料中的精氨酸含量分别为3.5%和8.5%。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5%,试验鱼平均体重1.6克,养殖水温15C,8周试验发现各组鱼的增重、摄食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投喂试验饲料的鱼增重360...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及补充鱿鱼膏和甜菜碱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然后采用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10%、15%、20%、30%和4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05±0.23)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当鱼粉的替代量达到30%时,黄颡鱼的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23.9%、11.2%、21.1%和22.9%,饲料系数显著升高9.5%(P < 0.5)。试验二: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30%鱼粉为负对照组,在负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鱿鱼膏、2%鱿鱼膏、0.5%甜菜碱和1%甜菜碱,配制成6组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以6种试验料投喂平均体重(100±0.15)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鱿鱼膏对摄食低鱼粉饲料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没有显著提升效果(P > 0.05),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后,黄颡鱼的增重率和摄食率较负对照组显著提升33.9%和8.3%,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甜菜碱添加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而不会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产生负面影响,当替代达到30%及以上时会产生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可以改善摄食和饲料利用。 [关键词] 黄颡鱼|玉米蛋白粉|鱼粉替代|鱿鱼膏|甜菜碱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饲料中糊精水平对乌克兰鳞鲤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试验配制蛋白质水平为30%,糊精水平分别为15%和25%的2种试验饲料,以平均体重为3.92 g的乌克兰鳞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将300尾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饲养8周后,检测乌克兰鳞鲤生长指标、生化指标和糖代谢酶活性;禁食48 h后再投喂,测定投喂后0、3、6、12、24、48 h肝胰脏和肠道葡萄糖激酶(GK)和葡萄-6-磷酸酶(G6 Pase)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25%糊精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2)25%糊精组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3)25%糊精组血清己糖激酶(HK)、GK、丙酮酸激酶(PK)、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肝胰脏HK、GK、G6 Pase活性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而肝胰脏MDH活性则显著低于15%糊精组(P0.05)。4)再投喂24 h后25%糊精组肝胰脏GK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再投喂6 h后,25%糊精组G6Pase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25%的饲料糊精水平对乌克兰鳞鲤生长和糖代谢的促进作用好于15%的饲料糊精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5%、10%、20%)和投喂频率(2、4次/d)及其交互作用对鲤生长、肠道消化能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拟选用平均体重为(55.37±3.55)g的鲤为试验对象,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在池塘浮式网箱(1m×1m×1.5m)中进行养殖试验。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鲤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肥满度影响显著(P0.05);投喂频率、饲料糖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肝体比影响显著(P0.05)。在5%和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4%和44.9%,4次/d投喂组的蛋白质效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6%和45.1%(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较2次/d投喂组提高了30.7%(P0.05),饵料系数较2次/d投喂组降低了31.3%(P0.05)。投喂频率对前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及中肠脂肪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饲料糖水平对中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组(P0.05)。饲料糖水平和投喂频率对鲤血清和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同一糖水平下,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随投喂频率提高而降低(P0.05)。综合分析,从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鱼体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肝功能的角度出发,在固定日投喂率的情况下,投喂频率为4次,饲料糖水平为10%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