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在这三相物质中,固相的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无有机质的“土粒”,就不称土壤。泥、砂混淆在一起,才是土壤的基本特点。土壤有机质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新鲜有机物,即未被分解或很少分解的动植物残体;第二类是多少已被分解的有机物,对疏松土壤有良好作用;第三  相似文献   

2.
正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分为腐殖质和非腐殖质。其来源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植物残体,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这是自然状态下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对森林土壤尤为重要。二是动物、微生物残体,包括土壤动物和非土壤动物的残体,及各种微生物的残体,这部分来源相对较少,但对原始土壤来说,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三是排泄物和分泌物,这部分来源虽然量很少,但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机质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湘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区域特征,对湘西州488个烤烟主产区植烟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属适宜水平,平均值为2.2%,变幅为0.3%~5.4%,变异系数为39.9%,41.5%样本有机质处于适宜范围内,"缺乏"和"偏低"的植烟土壤样本共占43.5%,"丰富"和"偏高"的植烟土壤样本之和为15.0%,不同植烟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0),水稻土黄棕壤黄壤红壤石灰土红灰土,总的来说,从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向州中部及东南方向有机质减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有机质含量增高的趋势,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海拔为显著正相关(P=0.012),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有效硼的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098、0.0029),与有效硫、交换性镁、交换性钙含量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6、0.019、0.042)。  相似文献   

4.
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与北京市腐植酸实验厂共同研制的“南方花卉营养土”,经几年的试验最近已得到了鉴定。这种营养上深受育花者和育花单位的欢迎,它以泥炭为原料,以有机质腐植酸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复合制成的。重量轻(是土壤重量的1/2左右)、质地松、透气性好、含有植物生长必要的营养元素。它的肥效为速效、缓效、迟效三种状态。因此,在苗期不伤苗,生长期养分充足,后期不脱肥。由于含有机质百分之三十左右,具有极为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以及很强的盐基代换能力。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秦岭汉中地区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为秦岭汉中植烟土壤科学施肥和土壤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和ArcGIS软件分析秦岭汉中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及特征。研究表明:秦岭汉中植烟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平均值分别为16.69 g/kg、159.31 g/kg、43.34 mg/kg、375.22 mg/kg和pH 6.21;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属于第4级别,所占比例为34.09%,速效氮主要属于第2级别,所占比例为46.59%,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pH主要属于第1级别,所占比例分别为38.64%、75.00%和23.86%;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以南郑县和西乡县接壤地区最高,有效磷含量以宁强县和南郑县最高,速效钾含量以南郑县、宁强县和西乡县最高,p H等级以略阳县中南部、勉县南部、南郑县北部和西乡县中部最高。勉县、洋县、略阳县和西乡县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南郑县和宁强县土壤养分状况相对较好,建议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并减少化肥的施用,增强土壤固碳培肥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黑炭添加对黑土水分梯度处理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添加生物黑炭(Biochar)能够改变其理化性质,影响土壤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过程,关系到作物的产量。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研究生物黑炭添加对玉米苗期生长过程的影响,可为改善东北春季冷凉条件下苗期玉米生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利用人工气候箱,通过盆栽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添加条件下,水分含量梯度变化对玉米苗期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添加不同生物黑炭量(50g/kg和100g/kg)后,低有机质土壤和高有机质土壤均表现为22%的土壤含水量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而田间持水量接近24%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土壤有机质和生物黑炭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存在叠加现象,低有机质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l00g/kg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效果最佳,而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50g/kg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效果最佳;(3)生物黑炭添加量相同时,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通常高有机质土壤苗期生长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泉州市沿海地区甘薯主栽区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较偏酸,有机质含量低,pH值<6.5占83.6%,有机质<10g/kg占53.4%;氮素钾素缺乏严重,全氮<0.6g/kg占56.8%;碱解氮<100mg/kg占88.4%,速效钾<50mg/kg占75.4%;磷素丰富,有效磷>20mg/kg占52.4%。变异系数中,有效P、速效K明显大于有机质、全N、碱解N。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环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引起猕猴桃黄化病的土壤养分环境因素,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立体采样和t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化猕猴桃树下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为距离果树中心较近较浅的位置,有机质均比较远较深位置高,正常猕猴桃树下土壤有机质分布较均匀;正常猕猴桃园土壤有机质明显比黄化园含量高,达0.01极显著水平;黄化猕猴桃根部土壤中的速效钾都较正常高,达到极显著水平,钾可能拮抗猕猴桃对铁的吸收,诱导猕猴桃黄化;其他养分和因素如碱解氮、速效磷、pH值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0.05显著水平。土壤各因素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是影响黄化的主要成分,三者的累积百分数为90.89%,其中以土壤有机质影响最大,占52.96%,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麦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麦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河北省麦田土壤全硒含量为0.061~0.584mg/kg,平均值0.341mg/kg,略高于全国平均值。河北省麦田土壤有效硒含量为4.93~83.88μg/kg,平均值为31.51μg/kg。河北麦省田土壤硒主要以有机物硫化物结合及元素态硒存在,占土壤全硒含量的42.25%~58.46%,其次为残渣态硒,占28.28%~40.99%,其余形态之和占12.26%~17.36%,而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仅占8.12%~10.37%。河北麦省田土壤硒的平均有效度为9.69%。麦田土壤有效硒与土壤全硒、土壤有机质、土壤pH及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效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部分,并且在碳截获、土壤结构、养分保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富里酸(FA)、胡敏酸(HA)、胡敏素(HM)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农田黑土FA、HA、HM的含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长期施肥可以增加农田黑土FA、HA、HM的含量,5种农田黑土FA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相关分析表明:FA、HA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HM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p H值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有机农业在土壤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固碳在制约全球气候变暖上具有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文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在土壤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常规农田比,有机农业管理措施(施用有机肥、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以及轮作等)具有促进土壤团聚、提高微生物活性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功效,能够增加土壤中的碳贮量,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极端气候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中国有机农业在土壤固碳上具有更大的潜力,应该加强开展有机农业固碳效果的监测和定量评价,为碳减排补贴和全球碳汇贸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金沙县旱地占耕地的68.5%,旱地中绝大部分是坡耕地。由于(1)土壤侵蚀,表土被冲刷,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这是旱坡地土壤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旱坡地通过梯化后,打乱了活土层,使土壤肥力降低;(3)是近年来农民在肥料施用上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严重。因此,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提高旱坡地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从1992~1996年我们在岚头乡茅岗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投入,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豆科绿肥,(2)混播绿肥(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  相似文献   

13.
对攀西地区新垦土壤磷固定释放行为的研究表明,新垦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低,经水浸泡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根据对磷的固定特征,把供试土壤分为两类,红壤、重壤质性改土与目标土壤(菜园土、水稻土)相似,为第一类土壤,其固磷率高、释磷率低;而漂灰土、荒地土、旱坡土、砂质新改土为第二类土壤,其固磷率低、释磷率高。供试土壤固磷曲线与三种吸附模型拟合,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的拟合度呈极显著水平,以Fleundlich方程最优,Langmuir方程只有部分吻合。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隆回县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该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及与影响其分布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pH等因素。结果表明:(1)隆回县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变幅为5.37~84.64 g/kg,变异系数为28.09%,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21.09%,空间分布上呈现从北向南增加趋势。(2)不同乡镇之间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6个主产乡镇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属较高水平,且处于中等及低变异。(3)不同植烟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红壤和黄壤的有机质含量属适宜水平,其他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属较高水平。(4)不同土壤质地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2.03~34.21 g/kg。(5)不同pH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随pH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且pH>7.0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日照市茶园产量、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园良性发展,采集日照市茶园表层(0 ~ 20 cm)土壤样品159个,[方法]分析土壤样品中的p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含量状况,并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的pH值变化范围为3.48 ~ 6.84,茶园土壤整体pH处于适宜范围,部分土壤pH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缺乏状态,空间差异较大,46.54%的土壤样品处于三级茶园养分标准;各茶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为适宜,但区域差异明显。[结论]日照市茶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342 ~ 0.984,大多数处于Ⅰ、Ⅱ级,属于中等水平,所占比例为81.13%,Ⅰ级占57.86 %,包括皂户沟、后马庄、薄家口、老龙窝、南陈家沟和后黄埠;属于Ⅱ级的茶区分别是下大峪、崖头村、常家庄、苏家村和瀚林春。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细菌、微生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矿化和腐殖质化的有益的细菌、真菌、微生物,如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硫杆菌属等;另一类是有害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细菌、真菌、微生物和各种病原菌、病毒。土壤栽培中,植物只有依靠各种有益的细菌、微物物将有机质转化为无机矿质营养,才能吸收利用。如有机质在有益细菌作用下转化为无机态氮;土壤中有机质可增加磷的有效性,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分解(矿化)为无机磷化合物,供植物吸收(或有机质经细菌分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郊旱地土壤有机质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杭州市郊旱地土壤有机质现状,从而提出因地制宜的改良措施,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杭州市郊旱地各土类、各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郊旱地土壤有机质在7.59~52.87g/kg之间,平均为26.61g/kg,属中等水平(20~30g/kg);且处于高量有机质水平所占的比例随地力等级升高而增加;不同土类及区域间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各土类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粗骨土类>红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各区域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水网平原>低丘>河谷平原>滨海平原;43.64%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的旱地宜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善灌排设施等措施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8.
生态垫和覆袋沙障对梭梭林冠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沙障影响,梭梭冠下土壤含水量及分布会出现不同差异,探讨梭梭林冠下土壤水分受沙障影响的分布规律,可以为提高梭梭存活率,防风固沙提供理论依据。以民勤县老虎口生态垫沙障和覆袋沙障布设区的梭梭林及裸沙丘上的梭梭林(对照区)为研究对象,在沙障布设区及对照区各选取3株具有代表性的梭梭,在其东西南北向上各水平取土至80 cm,(部分情况下取土至60 cm处)每20 cm 1个梯度。垂直取土至60 cm,每10 cm 1个梯度。然后测定土壤水分。结果表明:(1)沙障的布设削弱了沙障内梭梭冠下土壤含水量,对照区梭梭冠下土壤含水量大于2种沙障布设区,差异性显著(P<0.05),但2种沙障布设区的梭梭冠下土壤含水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2)覆袋沙障在出现破损后,会削弱沙障内梭梭的土壤含水量;(3)布设有生态垫沙障的梭梭根部土壤含水量较丰富,越往外围土壤含水量越少。  相似文献   

19.
膨润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沙土上通过沙滤管培养,研究了不同膨润土用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的膨润土,使沙土含水量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近1倍;在此基础上增施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含水量增加16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增加20%,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1倍。施用膨润土有助于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总量的增加。膨润土能够降低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提高腐殖化系数,从而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茶叶市场一直未能彻底放开,流通不畅,主要原因就在于:财税包干体制与茶叶流通搞活相“撞车”。由于茶叶税率较高,在茶区是地方财政的一项主要来源,如徽州地区茶叶工商税和农林特产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皖西的金寨县约占百分之十。按目前茶叶税征管办法,茶叶的多渠道直线型流通就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