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低磷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生长于石灰性低磷土壤上红三叶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及氮、磷营养吸收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丛枝菌根真菌、4种解磷细菌(编号分别为B1、B2、B3和B4)单独接种及同时接种对石灰性低磷土壤植物生长及氮、磷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在石灰性低磷土壤条件下,4种解磷细菌单独接种对红三叶草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总吸磷量均无促进作用;单独接种丛枝菌根菌或不同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均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吸氮、磷量;在同时接种处理中,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对红三叶草的生长和氮、磷营养吸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总吸氮和吸磷量及红三叶草根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论】在石灰性低磷土壤中,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植物的氮、磷养分吸收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但这种互作效应与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菌同时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在不同基质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研究了烟苗生长、烟株营养状况和基质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增加了烟苗植株干重,提高了植株磷含量和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接种AM真菌增强了烟苗对基质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总磷、有机磷、Ca2-P、Al-P和Fe-P的吸收,使这些养分在基质中的含量显著低于不接种处理。试验结果证实,AM真菌能提高烟苗对基质中养分的吸收,并为菌根活化难溶性无机磷酸盐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的种植方式,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oledonium),对水稻和绿豆的幼苗生长及氮磷素的转移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kg(以P计,下同)施磷处理[Ca(H2PO4)2·H2O]的水稻和绿豆的菌根形成率最高.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和绿豆叶片叶绿素、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增加;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显著增加植株吸磷量,绿豆增加量高于水稻,绿豆的增加量在10 mg/kg时达98.34%.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接种AMF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效磷量含量显著影响丛枝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10 mg/kg施磷水平下,丛枝菌根对水稻/绿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显著促进了水稻和绿豆的生长,并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VA菌根真菌对紫茉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盆栽条件下,以灭菌的红壤土为基质,了插种VA菌根真力Glomuscaledonium对紫茉莉生长 影响。结果表明,接种VA菌根能明显提高真菌对紫茉莉的侵染率,接种株的营养生长,磷含量、叶绿素及花表地素含量明显优于对照株;不同施磷量对VA菌根效应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为材料,以非转基因亲本日本晴(Nipp)和磷高效突变体水稻PHO2为对照,设施磷和不施磷2个处理,利用根盒试验研究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的种植对根际及非根际土壤无机磷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OsPT4和PHO2的植株干重和磷含量均显著高于Nipp,而土壤全磷和无机磷总量均低于Nipp;(2)OsPT4和PHO2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均表现为O-P > Fe-P > Al-P > Ca-P;(3)施磷处理时,OsPT4和PHO2的根际土壤O-P、Ca-P含量显著低于Nipp,其非根际土壤Al-P、Fe-P和O-P含量也显著低于Nipp。不施磷处理时,OsPT4和PHO2的根际土壤Fe-P含量和非根际土壤Fe-P、O-P含量均显著低于Nipp,其根际土壤Ca-P含量显著高于Nipp。说明在供磷条件下,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A1-P、O-P和Ca-P的吸收活化能力较强,而缺磷条件下,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可促进其根系对Fe-P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烟苗生长营养状况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浓度营养液条件下,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接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简称AM真菌),研究了AM真菌对烟苗生长、营养状况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育苗条件下,AM真菌可以和烤烟形成菌根,菌根效应因菌种(株)不同而异.供试的4株AM真菌中,BEG-141和BEG-167的综合效应最好,BEG-168次之,BEG-193基本无效.接种BEG-141和BEG-167后,显著增加烟苗干重、磷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结果证实,在漂浮育苗中播种期接种适宜的AM真菌是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施磷水平与VA菌根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鹰嘴豆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磷水平与菌根侵染及接种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表明,不施磷肥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低,接种对宿主生长无影响;低中等施磷水平(2~4mg-P/100克土)显著促进菌根菌的侵染,改善宿主磷营养,增加植株生长量;而过高施磷量(8mg-P/100克土)抑制菌根菌的侵染,接种使宿主植株干物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有机磷为磷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丛枝菌根真菌(AMF)和双接种对大豆吸收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植株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40%、7.28%和5.84%;双接种和单接种AMF真菌,大豆单个根瘤鲜重和单个根瘤干重显著增加;双接种比单接种真菌,大豆菌根侵染率显著提高。与相应的不接种对照相比,植酸钠和卵磷脂双接种处理植株吸磷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4.96%和33.78%,表明有机磷源双接种可显著提高植株有机磷的利用能力。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促进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缺磷对紫云英根系分泌物产生及难溶性磷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紫云英根分泌物对难溶性磷活化、吸收能力,以及不同紫云英基因型对难溶性磷活化差异。【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并收集紫云英根分泌物,经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后,进行难溶性磷活化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缺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紫云英根半径减少,而根冠比和根比表面积较供磷有显著提高。紫云英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有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但主要为草酸;缺磷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紫云英分泌草酸存在显著差异,且各有机酸分泌量显著高于供磷时的分泌量。闽紫1号、浙紫5号和闽紫6号分泌的各种有机酸量明显高于余江大叶和弋江籽分泌的量。缺磷和供磷下,紫云英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Al-P和Fe-P都具有一定的活化能力,其活化值(P)分别为36.40-157.39 μg•g-1、32.20-139.42 μg•g-1,缺磷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磷的活化量高于供磷处理,而且Al-P的活化能力略高于Fe-P。通过活化模拟试验,也证实不同有机酸可活化难溶性Al-P、Fe-P且差异显著。【结论】缺磷胁迫能促进紫云英分泌有机酸,显著增加对难溶性磷的活化效果;基因型之间紫云英对磷的活化效果差异较为明显,显现出紫云英品种间的差异性;栽培紫云英有利于改善南方红壤地区缺磷土壤磷素养分循环。然而科学地评价有机酸对Al-P和Fe-P的活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植物吸收磷和砷的相互关系,进而为利用生物手段有效降低砷对植物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砷污染条件下盆栽番茄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其全生育期对磷和砷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番茄植株地上部的磷砷比显著高于其根部的磷砷比;接种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的番茄单株总磷砷比高于非菌根番茄单株,即,番茄接种菌根真菌在遭受砷胁迫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积极的防御和屏障作用。非菌根番茄和接种番茄植株各自含砷量和含磷量随生育期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mosseae>Gigasporamargarita>Glomus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参与氮素吸收与同化的重要转录因子NLP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柑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氮素吸收与同化的调控机理提供研究参考。【方法】以柑橘砧木枳为试验材料,在甜橙(Citrus sinensis (L.) Osb.)基因组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甜橙NLP,并以此设计引物扩增枳NLP的CDS全长并测序。利用ClustalX和MEGA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枳NLP的表达模式。【结果】筛选并克隆获得了4条枳NLP序列,为PtNLP2PtNLP4PtNLP7PtNLP8。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枳NLP之间的蛋白质序列一致性为45.13%,均具有明显的RWP-RK和PB1结构域。枳与甜橙的NLP蛋白质序列的一致性极高,分别为97.57%、96.47%、99.0%及97.3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枳NLP可分为4个进化类型,与拟南芥的NLP分类一致,即PtNLP2AtNLP1/2一类,PtNLP4AtNLP4/5一类,PtNLP7AtNLP6/7一类,PtNLP8AtNLP8/9一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枳NLP的表达模式在叶与根中存在差异。随着基质水分含量的减少,枳叶NLP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对持水量为61.0%)相比,叶PtNLP2PtNLP4PtNLP7PtNLP8的表达量在相对持水量为15.4%时上调至最高水平,分别上调了2.9、3.5、5.9及2.8倍,之后持续下调;到相对持水量为9.4%时,其表达水平低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而枳根NLP的表达量在对照中最高,后随着水分的散失呈总体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根PtNLP2PtNLP4PtNLP7PtNLP8的最大下调倍数分别为6.7、2.8、4.8及2.3。复水后,枳叶与根NLP的表达量低于复水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结论】枳NLP的表达与土壤的水分条件密切相关。枳叶片NLP的表达水平在干旱胁迫前、中期上调,后期下调;而枳根NLP的表达水平在干旱胁迫下持续下调。其中,PtNLP2PtNLP7的表达量在枳根响应干旱胁迫中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对枳不同根围铁及球囊霉素螯合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根袋技术,将枳根围土壤分为0-2、2-4和4-8 cm 3个水平土层,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地表球囊霉对枳根围土壤中有效Fe及球囊霉素鳌合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了枳根围土壤中有效Fe的含量.接种AM真菌的土壤有效Fe含量表现为:0-2 cm2-4 cm4-8 cm,而未接种的则表现为:4-8 cm2-4 cm0-2cm;枳不同根围土壤中的菌丝密度表现为:0-2 cm2-4 cm4-8 cm,表明菌丝能够穿过尼龙网伸展到4-8 cm土层中;枳不同根围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的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2-4 cm4-8 cm0-2 cm;土壤中球囊霉素螯合Fe和Mn的含量在4-8 cm土层中最少,螯合Zn和Cu的含量则在0-2 cm土层中最少.可见,球囊霉素能够螯合Cu等元素,减轻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对AM真菌的威胁,进而起到缓冲金属元素释放和保护真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硼对两种不同砧木‘纽荷尔’脐橙叶片硼形态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不同硼处理下枳橙砧木与枳壳砧木‘纽荷尔’脐橙细胞水平上的硼利用能力差异。【方法】采用水培试验,通过测定叶片中不同形态硼(自由态硼、半束缚态硼、束缚态硼)含量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研究两种砧木脐橙叶片硼形态的差异。【结果】在缺硼B0(B 0 mg?L-1)、正常硼B05 (B 0.5 mg?L-1)、高硼B50 (B 5.0 mg?L-1)条件下,枳橙砧木的自由态硼含量相对较低,半束缚态硼含量相对较高,枳壳砧木的正好相反;枳橙砧木在B0、B05、B50条件下的R值(半束缚态硼/自由态硼)分别为2.31、1.23和1.06,都远大于相同处理下枳壳砧木的1.80、0.57和0.82;高硼(B 5.0 mg?L-1)条件下,枳橙砧木的自由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分别为16.39、17.38 mg?kg-1, 都远大于枳壳砧木的8.60和7.02 mg?kg-1;对于束缚态硼,枳橙砧木的脐橙正常供硼与高硼条件下分别为7.34、7.43 mg?kg-1, 已没有显著差异,而枳壳砧木的则是高硼条件下最高,为9.20 mg?kg-1。【结论】与枳壳砧木相比,枳橙砧木脐橙体内硼的跨膜能力更强,细胞水平上的硼利用能力较高,在相对较低硼水平下就能满足细胞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枳砧锦橙(CitrussinensisOsbeck.)初结果树为试材。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柑桔园间作百喜草(Bahiagrass)(PaspalumnotaturnFlugge)、白三叶草(Whiteclover)(TrifoliumrepensL.)、紫花苜蓿(Alfalfa)(MedicagosativaL.)和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ryegrass)(LoliumperenneL.),以清耕为对照。单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所有生草处理区都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而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和柑桔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清耕区和其它生草区。表明在干旱季节,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栽培促进了果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和柑桔根系菌根的形成,从而促进了柑桔根系对水分和磷素营养的吸收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管理中宜选择菌根侵染率高的草种如百喜草、白三叶草在柑桔园进行生草栽培,促进柑桔根系菌根形成,改善植株生理代谢,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素形态对枳橙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枳橙[Citrus.sinensis(L.)Osb×Poncirus trifoliate(L.)Raf]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营养液对枳橙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混合态氮素对植株地上部形态特征的影响好于单一态氮素,NO3-∶NH4+=5∶5处理更利于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的增加;其次是NO_3~-∶NH_4~+=7∶3处理;单一态氮素形态处理中,全硝培养好于全铵培养。NO_3~-∶NH_4~+=5∶5处理促进了地下部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增加,却对主根粗度无明显影响。全铵培养对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甚至是毒害作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枳橙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混合态氮素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促进好于单一态氮素,且当处理为NO_3~-∶NH_4~+=5∶5时叶绿素含量持续增加,并且更利于其积累;而全铵处理则不利于叶绿素的增加与积累。  相似文献   

17.
22份柑桔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 S.Q. Ding et al.)、枳[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 ]、枳橙(Poncirus trifoliata×Citrus sinensis)和甜橙[Citrus sinenses (L.) Osbeck ]等22份柑桔资源进行了ISSR分析,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14个引物对22个材料PCR扩增得243条谱带,从遗传距离、多态性比较和聚类结果看:各材料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距离,以D=0.25,将22份供试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类:第Ⅰ类群为甜橙(雪柑和小叶先锋橙);第Ⅱ类群为卡里佐(肯特桔);第Ⅲ类群为杂种枳;第Ⅳ类群为富民枳;第Ⅴ类群为枳橙(C35和枳橙);第Ⅵ类群为枳的不同类型。从分类(亲缘)关系看:富民枳与枳橙(0.407)的亲缘关系更近,而与甜橙(0.414)、枳(0.415)的亲缘关系稍远一些,与杂种枳(0.424)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远。采用ISSR技术可作为品种鉴别、亲缘关系和分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砧木枳为对照,研究矮化砧木飞龙枳对尤力克、费米耐劳和菲诺3个柠檬品种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飞龙枳砧对柠檬树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株高、冠幅、分枝级数均显著低于枳砧,其挂果期树体高度均在260cm以下;飞龙枳砧能够提升柠檬果实品质,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枳砧,而果皮厚度显著低于枳砧;飞龙枳砧柠檬果实的单果重、横径和纵径、果形指数以及维生素C含量与枳砧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枳幼苗为试材,采用容器育苗法,按体积比配制5种基质:A(CK1),V河沙∶V锯木屑=1∶2;B(CK2),V河沙∶V锯木屑:V草炭=1∶2∶1;C,V河沙:V锯木屑∶V生物碳=1∶2∶0.1;D,V河沙∶V锯木屑∶V生物碳=1∶2∶0.3;E,V河沙∶V锯木屑∶V生物碳=1∶2∶0.5,研究基质中添加生物碳对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呈碱性,pH值高达8.96,可用于提高基质的pH值,生物碳中含P、K较为充足,N较少;生物碳能有效提高基质的持水量、pH值、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基质的容重,增加非毛管孔隙度,但对基质的电导率及阳离子交换量影响不明显;将枳砧幼苗移植到添加生物碳的基质中,研究发现添加一定浓度的生物碳对枳砧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CK1、CK2)比较,差异不显著,根系鲜质量与干质量均高于添加草炭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贮藏营养及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Nicol. & Gerd.)Gerd. & Trappe,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 Smith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 Berch接种对君迁子生长、贮藏营养和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枝干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贮藏营养水平,木质部和韧皮部淀粉、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木质部可溶性糖、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接种后极显著提高了君迁子1年生苗的抗冻性,这与贮藏营养水平的提高相一致;接种后显著促进了君迁子苗木的生长,苗高、二次枝数、地上部干重、鲜重极显著高于对照,苗高提高了24 5%~50 7%,二次枝数增加了2 14~2 37条,地上部干重为对照的2 9~4 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