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国内外生产状况及市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着1600年栽培历史的中国牡丹及其牡丹文化目前已经传遍世界各国。今天牡丹在国外尤其是在日本已有了雄厚的生产基础,在国际市场上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过去的牡丹出口基本上是单纯的种质输出,必须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大力发展牡丹生产,变种质资源输出为牡丹产品输出,才能在加入WTO后充分发挥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了解牡丹的国内外生产现状以及市场特点和动向,对于我国牡丹产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牡丹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栽培规模空前,生产成本低。但是,目前中国牡丹产业迫切需要提高和改善商品种苗质量,并有意识地开发和培育国内外市场。 中国牡丹在数千年历史中曾有过多次发展高潮,在洛阳、长安、杭州、陈州、天彭、亳州、曹州等地先后形成过栽培中心。发展到今天,中国牡丹初步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和西南四大品种群,包括延安、保康等若干地方小品种群组成的大家族,自然栽培遍及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品种近千,资源十分丰富。就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牡丹芍药观赏、油用、药用产业备受各地重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17年初步统计,中国牡丹、芍药栽培总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其中油用牡丹栽培面积超过250万亩。观赏牡丹品种总数约1500个,占世界牡丹品种总量的75%以上;芍药品种总数约300个,占世界芍药品种总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牡丹、芍药栽培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中观赏牡丹栽培,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重庆垫江等地;油用、药用牡丹栽培,主要  相似文献   

3.
牡丹深加工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牡丹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些年,牡丹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牡丹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菏泽和洛阳两大牡丹主产区,都将发展牡丹深加工产品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等产品相继研发成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据了解,菏泽先后完成了油用牡丹规范化栽培、牡丹籽油生产工艺、牡丹籽粕中提取芍药苷等技术研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软胶囊、牡丹化妆品、饮品等多种深加工产品。牡丹产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花卉种植,逐步转为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利用。而洛阳也凭借在观赏牡丹种植上的传统优势,依托各大加工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提高了牡丹花瓣、牡丹种子加工能力,批量生产牡丹花茶、牡丹精油和化妆品,拉长牡丹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4.
牡丹是洛阳的一大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洛阳市充分发挥两大优势,实施牡丹发展战略,围绕城市定位,以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化经营,坚持牡丹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城市绿化美化与发展创汇农业相结合,使洛阳牡丹的生产开发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实施规模化种植 为了把洛阳牡丹的资源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5.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相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牡丹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洛阳牡丹的栽培理论与方法也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8月13日,洛阳市林业局协调洛阳牡丹协会,就洛阳牡丹芍药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研讨,提出应对措施。研讨活动就洛阳牡丹协会成立牡丹专家委员会、观赏、切花、油用种植、深加工产品、文创等六个牡丹专业分会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各分会分别由各领域专家任筹备组组长,负责各分会成立的相关事宜。洛阳牡丹协会会长付正林就当前牡丹芍药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洛阳牡丹产业  相似文献   

7.
根据南方牡丹生长的自然气候环境和牡丹的生态习性,在南方栽培牡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防湿问题。这是能否养好牡丹的关键。牡丹的南北之分,可以黄河,长江为基本地域界限,即黄河流域及其以北栽培的牡丹为北方牡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栽培的为南方牡丹,我国古今著名的牡丹栽培之地,北方以洛阳、长安、陈州、曹州(菏泽)、兰州、延安、北京等为最;南方以天彭(彭州)、成都、杭州、亳州、铜陵、宁国、法华等为最。牡丹最主要的生态特征是喜燥恶湿。即喜欢地势高燥,最怕地势低洼潮湿,这是由于野生牡丹原种长期适应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的结果。从中国野生牡丹原种分布看,主要在西南的高山区和西北、华中及东北的山区,这些分布地总的来说是气候干燥寒冷;而且它选择生长的地形多为坡地林区灌木丛,因而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花卉销量最集中的一段时期。牡丹的自然花期在4~5月,花期短,单株自然花期约为10天,每年只开一次花。若要在春节观赏牡丹,就需要对牡丹进行促成栽培,即催花。近年来洛阳的春节催花牡丹销量增长速度很快。牡丹催花,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对繁荣春节花卉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牡丹在我国古老传统名花中最负盛名。她具有谦和博大、顽强搏击的品质,是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她硕大的花朵、绚丽的色彩、端庄华贵的姿容,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美好幸福,博得我国历代各阶层人民厚爱,获得“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美誉,早在明清两朝就定为国花。1950年秋天,周恩来总理到洛阳视察,得知洛阳牡丹濒临绝境,指示:“牡丹是我国国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要赶快抢救”。从此,洛阳及全国的牡丹得以复兴。1986-1988年全国举办的《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评选》活动,三次评选总的结果,牡丹排名第一,1994年全国评选国花的活动中,牡丹又以绝对的优势再登榜首。从古至今,在华夏这片广袤热土上,牡丹几乎  相似文献   

10.
我爱花,但对花知之甚少。前几年评选国花时,中国花卉协会让我写点文章,当时花协领导王甘杭、姜伟贤等同志给了我许多有关花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丰富了我的花卉知识,由此我认识了牡丹。 我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而洛阳却是牡丹的最早栽培地。据史料记载:洛阳种植牡丹始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北宋。一年一度的牡丹节由来已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买花》诗中说“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那时候,“一丛深色花,十户中  相似文献   

11.
两项标准五大措施--洛阳市率先推广牡丹产品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是洛阳牡丹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的一年。2002年4月,洛阳牡丹注册了原产地标志,成为我国花卉产品中首先获得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保护的花卉品牌。2002年10月,洛阳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了《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成为河南省地方质量标准,在牡丹标准化方面,洛阳市跨前了一步。 洛阳市委、市政府、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把洛阳牡丹原产地保护和制定牡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记者往洛阳了解到,今年秋天洛阳牡丹的销售形势推常乐观。据悉,洛阳在大发展环境带动下,洛阳市区绿化升级、改造应用了大量的牡丹,导致洛阳牡丹存圃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3.
产业     
今秋洛阳牡丹销售形势乐观本刊讯近日,记者在洛阳了解到,今年秋天洛阳牡丹的销售形势非常乐观。据悉,洛阳在大发展环境带动下,洛阳市区绿化升级、改造应用了大量的牡丹,导致洛阳牡丹存圃量大幅减少。洛阳市邙山镇宏大牡丹花木有限公司副经理张长安说,由于存圃量减少,而通过分株繁殖的牡丹至少需要3年才能  相似文献   

14.
最近,已有2000余株菏泽牡丹和芍药在北京安家落户,为市场提供商品鲜花。菏泽市,古称曹州,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芍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目前面积共有6000余亩,品种600多个,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河南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初建于1978年,占地1000亩。自1992年被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题名“国色牡丹园”以来,目前已成为洛阳牡丹花会最主要的旅游观光景点。每至花开时节,这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开园10余年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余万人。搜集牡丹精品基因库坐落的地点为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主要故址之一,又称“牡丹故土”。北邙之上气候土壤条件优良,非常适宜牡丹生长,栽种的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园区栽植牡丹100余万株,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600余个、野生品种7个、培育新品种72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110余个,5万株;拥有紫斑牡…  相似文献   

16.
对牡丹的发展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牡丹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盆栽牡丹已成为重要的年宵花之一,但目前容器栽培牡丹品种单一,且由于种种原因生命期较短,开花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在种植的第二年难以开花。为了解更多牡丹品种对长季节容器栽培的反应,洛阳农林科学院选用观赏品质较高的10个品种进行试验,研究其对长季节容器栽培的适应性,以筛选出较为适合长季节容器栽培的牡丹品种,满足人们不同的赏花需求。  相似文献   

18.
桃李争艳的春光过后,首都各公园中的花中魁首牡丹和芍药将相继开放。说起这两种花,人们首先会想起洛阳,那里的牡丹曾为“天下第一”(欧阳修语);还会想到扬州,那里的芍药曾居“天下冠”(苏轼语)。后来山东菏泽的牡丹、芍药和安徽毫县的芍药栽培面积大,更为壮观。至于北京的牡丹和芍药似乎从来挂不上号,但是,翻检一下明清人关于北京故实的记载,就会发现:几百年前,北京的牡丹和芍药也曾盛极一时,大有赛过洛阳、扬州而与菏泽、毫县并驾齐驱之势! 牡丹和芍药原产于北方,北京栽培的历史已很悠久,自辽、金建都以后日渐蕃盛,到明代达到高峰。明代除城内的宫室官署多有栽培外,城外还有三大名园大量养植。它们是: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世博会中国馆日,由上海植物园和洛阳神州牡丹园共同培育的"世博牡丹"当日首次亮相世博园,作为主题花卉装点着中国馆内外:在中国馆、世博中心、世博轴等区域,‘洛阳红’、‘二乔’等20多个品种600多株"世博牡丹"吐蕊绽放。在世博园中国馆附近,5名来自杭州的大学生,看到洛阳世博牡丹雍容华贵,便拿着国旗,在洛阳世博牡丹前留下倩影。  相似文献   

20.
牡丹的拒绝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