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姜礼燔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2):36-37
寄生在鱼类躯体及鳃上的单殖类吸虫(Monoge- nea)种类很多,至今已发现大约有200多种,其中以拟指环虫危害最为严重。在鳗鲡鳃上寄生的拟指环虫(Psuedodactylogyrus),常见的有3种:小拟指环虫(P.mincrorchis)、短钩拟指环虫(P.bini)以及鳗拟指环虫(P.angullae)。其中以短钩指环虫个体较大,体长可达1.63 mm,其余2种个体较小;它们对目前东南沿海地区普遍饲养的欧鳗构成很大的威胁。由镜检可见:拟指  相似文献   

2.
欧鳗拟指环虫病的几种有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 《水利渔业》2003,23(2):62-62
在欧鳗养殖过程中,拟指环虫病是发病率高、危害大的一种常见病,在生产上一般采用0 7g/m3甲苯咪唑杀灭拟指环虫来治疗该病。但由于拟指环虫易产生耐药性,有些养殖场甲苯咪唑用量增加到1 5g/m3,仍无法驱除拟指环虫,使原本有效的药物疗效不佳,超高浓度用药在高温作用下又易对欧鳗产生毒害作用,引发烂鳃和脱粘败血病。为此,福建省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欧鳗拟指环虫病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供欧鳗养殖人员参考。1 病因病原为单殖吸虫,属多钩亚纲指环虫科,由短钩拟指环虫或鳗拟指环虫感染引起,虫体…  相似文献   

3.
鳗拟指环虫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亚纲,鳗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据报告,它是已发现寄生在鱼类二百余种指环虫中最凶狠、顽强的种类。由镜检可见,其头前端有四叶,头背侧有黑色眼点,体呈浅灰色(鲢、鲩等寄生虫体透明浅白),其形似蚂蝗,较鲢、鲩体上虫体要长2—3倍,达1.5mm以上。常借助体驱伸长及其后端七对小钩和一个大错吸盘,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鱼血及组织液,导致鳗鳃出血,伤痕斑斑,呼吸异常困难,尤其在池水缺氧情况下会使病鳗狂奔乱游,不摄食,往往造成鳗种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4.
拟指环虫病是欧洲鳗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寄生虫性疾病,它主要寄生在鳗鱼的鳃部,引起鳗鱼鳃部损伤、出血、粘液增多,致使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若治疗不及时常造成大批死亡。 目前,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对患有拟指环虫的欧鳗,主要延用泼洒甲苯咪唑原粉和复方甲苯咪唑片的方法来驱除拟指环虫,数年前起初运用甲苯咪唑原粉0.6~0.8ppm或复方甲苯咪唑片1.2~1.5ppm的方法来控制拟指环虫病时,发现疗效良好。但近一年来,各主要养鳗地区(如福建三明、沼安、东山、长乐、福清、仙游及广东顺德、江苏如东)普遍反映甲苯…  相似文献   

5.
拟指环虫病是整个鳗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而又最麻烦的寄生性疾病,拟指环虫隶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亚纲、鳗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据报告,它是已发现寄生在鱼类所有指环虫中最凶狠、顽固的种类。由镜检可见,其头前端有四叶,头背侧有黑色眼点,体呈浅灰色,体长达1.5毫米以上。其后端有七对小钩和一个大锚吸盘,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鳗鱼的血及组织液。  相似文献   

6.
9.指环虫病 病原:为指环虫,属于单殖类蠕虫,至今已发现了大约200多种,其中以伪指环虫危害最严重,以吸食鳗鲡鳃组织和血液为生,当伪指环虫在鳃部的寄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鳗咬食,甚至不摄食,全年均可发生。且虫体多携带病菌和病毒,当虫体寄生较多时,鳗鳃部呈现开放型的伤口,同时病菌侵入,造成烂鳃或败血病等。  相似文献   

7.
拟指环虫病是欧洲慢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寄生虫性疾病,它主要寄生在鳗鱼的鳃部,引起鳗鱼鳃部损伤、出血、粘液增多致使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若不及时治疗常造成大批死亡。目前,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对患有拟指环虫的欧鳗,主要延用泼洒甲苯味哇原粉和复方甲苯咪哩片的方法来驱除拟指环虫,数年前起初运用甲苯咪哩原粉O6-0.SPpm或复方甲苯咪哩片1.2-15ppm的方法来控制拟指环虫病时,发现疗效良好,但近一年来,各主要养馒地区(如福建三明、活安、东山、长乐、福清、仙游及广东顺德。江苏如东)普遍反映甲苯咪哇类药物的抗药性逐…  相似文献   

8.
欧洲鳗寄生拟指环虫是多年来困扰欧鳗淡水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作者经几年试验和推广,发现和证实了海水可有效抑制该虫的寄生,如广东澄海湾头、福清恒昌养殖场的欧鳗淡水标粗池发生拟指环虫病,用甲苯咪唑久治不愈,后投放海水去网箱暂养并施0.4克/米3甲苯咪唑,一次消灭了拟指环虫。此法可谓经济有效。但多数养鳗场并无海水可引用,因此只限于海滩涂附近的鳗场应用。而无海水可引用的淡水养殖日本鳗、欧洲鳗,一旦感染拟指环虫,只好药物治疗。可是拟指环虫很容易对治疗药物产生抗性,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如甲苯咪唑及其复合制剂的疗…  相似文献   

9.
鳗鲡拟指环虫的抗药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鳗体上寄生的拟指环虫对连年使用的甲苯咪唑已产生很强的抗药性,防治对策是:选用合适的消毒药物彻底清塘,采用新药“新灭蠕灵”杀灭拟指环虫;放养健康仔鳗,并用EZOⅢ型生物活性剂免疫促长。  相似文献   

10.
三、欧洲鳗病畜防治据何义进等(199)对欧洲鳗鳗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38种主要病种对欧鳗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细菌性疾病9种,占24%,真菌性疾病2种,占5%,寄生虫病15种,占39%,非寄生性疾病9种,占24%,病因不明性疾病3种,占8%。其中狂奔病、红头病、爱德华氏病、赤鳍病、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肠炎病、水霉病、拟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白点病、鳗居线虫病是危及欧洲鳗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总调查发病频率中占8694%。袁定清(1995)对饲养欧洲鳗疾病类型及病因分析认为严重影响欧洲鳗的生物源性疾病主要有:(1…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vistulae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1995-1996年来龙岩山区欧鳗的养殖结果,平均体重每尾2.4克幼鳗经三个月的养殖,成活率达80%,饲料系数0.75以上,成鳗养殖成活率可达95%以上,饲料系数平均0.54。结果表明:控制欧鳗养殖水日交换量大于100-150%,建立蓄水池,进行水处理,解决雨季鳗场用水,采用优质配合饲料,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拟指环虫病的防治,是山区欧鳗养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三代虫、拟指环虫病是整个鳗鲡养殖过程中最常见而又最麻烦的寄生虫性疾病,它主要寄生在鳗鱼的鳃部,引起鳗鱼鳃部损伤、出血、粘液分泌增多,导致鳗鲡呼吸困难,离群独游,挂台无活力,食欲不 振,烂鳃,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大批量死亡。 在目前整个的鳗鲡养殖过程中,患三代史、拟指 环虫的日本鳗鲡主要外用有机磷杀虫药,如敌百虫、 美舒添等以及一些针对性的杀虫药(灭虫清2号、杀 虫灵、鳗虫清等);患三代虫、拟指环虫病的欧洲鳗主 要外用甲苯咪唑原粉、复方甲苯咪唑颗粒剂及片剂 等,刚开始几年用甲苯咪唑原粉0.8ppm或复方甲 …  相似文献   

14.
复方甲苯咪唑对拟指环虫的杀灭效果和对欧洲鳗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6 ℃、28 ℃、30 ℃水温下复方甲苯咪唑对欧 洲鳗的毒性 试验表明: 随水温升 高、药浴时间延长、药物浓度提高, 甲 苯咪唑对欧洲鳗的毒性加 强, 复方 甲苯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对拟指环虫的杀灭率表明甲苯 咪唑对拟指环虫具强杀灭 能力, 左 旋咪唑对拟指环虫无杀灭能力, 可用甲苯咪唑替代复方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15.
欧洲鳗抵御寄生虫能力极弱,在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常常成为影响欧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人们对其研究也较多.如:拟指环虫、小瓜虫、嫖居线虫、双极虫等均常有报道;但对欧鳗锚头领病的报道极少。我场自96年开始利用土地养殖欧鳗,即不断发生此病,虽然未曾因该病而直接导致大量死鱼事故,但长期以来,池中鳗鱼摄食不佳,生长缓慢;并因此继发感染,引起了其它暴发性疾病发生,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一、发病症状取病鳗观察,鳗鱼口腔微张,打开口腔,可见口腔内下额部位密布“针”型虫体;虫体数量有时达数十个之多,大量虫体集中…  相似文献   

16.
鱼类指环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1.1分类地位 指环虫属(Dactylogyrus)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单后盘目、指环虫科的一属。本属种类众多,常见的致病种类有:页形指环虫(Dactylogyrus lamellatus Achmerov);小鞘指环虫(Dactylogyrus vaginulatus Tchang&Niu).  相似文献   

17.
养殖欧鳗寄生虫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欧鳗寄生虫病有隐鞭虫、多子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粘孢子虫、伪指环虫、复殖吸虫囊蚴、血居吸虫、九江头槽绦虫、鳗居线虫、寡毛类环节动物和锚头鳋等20多种。其中小瓜虫、粘孢子、伪指环虫危害严重。寡毛类环节动物,体内寄生纤毛虫,鳗居线虫形成局部流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着重描述小瓜虫、粘孢子虫,伪指环虫病流行危害的原因和防治现状,建议从改善养殖模式、杜绝病原和科学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莫桑比克鳗鲡拟指环虫病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感染拟指环虫病的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进行药浴处理,研究三种常用治疗药物的驱虫效果并观察鳗鲡恢复状况。结果表明,吡喹酮是寄生在莫桑比克鳗鲡的拟指环虫的有效驱虫药物,在3ppm浓度下12小时拟指环虫即被全部杀灭,且药浴后鳗鲡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药物。甲苯咪唑和敌百虫对寄生在莫桑比克鳗鲡鳃上的拟指环虫驱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十、指环虫病 (一)病状:初期病状不明显,后期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翻鳃金鱼可看见鳃上有乳白色虫体,鳃丝通常不鲜艳。有时病鱼急剧侧游,在水草丛中或缸边撞擦,企图摆脱指环虫的侵扰,最后游动缓慢,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多种指环虫,金鱼鳃上有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和弧形指环虫(D.arcuratus)。锦鲤鳃上有坏鳃指环虫、伸展指虫(D.extensus)。热带鱼鳃上有坏鳃指环虫、大钩指环虫(D.magnihamatus)等。  相似文献   

20.
鱼拟指环虫病防治方法鳗鱼拟指环虫病害,在日本已有过大量死亡而引起极大危害的记载资料。它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也是我场最常见,危害极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无论是黑仔鳗、中鳗、成鳗均会发生。它的危害性通常不是直接的死亡,患病初期表现为厌食或停食,从而影响正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