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经验     
发展蜂群要做到无空脾无闲蜂中蜂在自然分蜂、人工分蜂、失王或新王换老王期间,都要无王产卵(包括新王未产卵)10天以上,有时长达一个月。这样一来,空脾增多,没有大小幼虫,抚育群处于空闲状态,蜂群容易飞逃,工蜂易代产卵,采集积极性下降,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蜂群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有王群提取有大片幼虫、或者产满卵的子脾和无王产卵群的空脾对调。如果无王产卵群是强群,也可以把封盖子脾抽去补充弱群,再调进幼虫脾。弱群也不要等子脾上的新蜂全部出房才对调,只要大部分新蜂出房就可以调进幼虫脾,等这些脾全部封盖后再调进老熟子脾,  相似文献   

2.
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交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 5个群势基本相等的实验蜂群 ,分别从每个实验群里提出 1张具有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子脾 ,放入对应的不同蜂种的蜂群里进行蜜蜂交哺行为研究。结果发现 :东方蜜蜂群拒绝哺育西方蜜蜂的卵和幼虫 ,在 2 4h内西方蜜蜂的幼虫基本被全部清理出房 ;5d后 ,所有没有被哺育而死亡的卵被清理出房 ;有大约 18 5 3%的封盖蛹出房 ,被蜂群接受。而西方蜜蜂群可以哺育少量东方蜜蜂的卵 ,有 7 90 %的卵可以孵化为小幼虫 ,但这些小幼虫连同其他卵和幼虫因不再被哺育而死亡 ,在随后的 6d内被工蜂全部清理出房 ;有大约 8 0 1%的封盖蛹出房。在东方蜜蜂蜂群里介绍的西方蜜蜂的王台幼虫 ,或者在西方蜜蜂蜂群里介绍的东方蜜蜂的王台幼虫 ,12h内均全部被清理出房。  相似文献   

3.
在蜂群的繁殖期 ,群内有密实度高、日龄一致的健康子脾 ,蜂群就会有好的发展趋势。相反 ,同一子脾上出现日龄不一的子房与空房 ,或与未及时清除的病子房相间排列的“花子” ,这样的子脾孵蜂率低 ,只见子不见蜂 ,群势增长慢 ,严重时 ,群势明显下降。1 产生原因蜂群产生“花子”的原因有多种。1 1 病害因素当蜂群受到病原微生物危害 ,导致蜂群诱发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美洲幼虫病、白垩病等病害 ,子脾上蜂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若是子脾多蜂少 ,蜜蜂不能彻底清除病子 ,形成病子房、空房、健康子房混杂的“花子” ;若是子脾少蜂很多 ,蜜…  相似文献   

4.
<正>在王台未成熟仍在封盖王台内,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女王台出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脾,群内断子多日后,蜂群突然出现蜂卵成片,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  相似文献   

5.
<正>1.主副互补把一些没有能力繁殖的蜂群或特意储备的产卵蜂群利用起来,在这些蜂箱里加入产卵脾让蜂王产卵,产满卵后提出来再让哺育群培育,等幼脾封盖后再提出来加强弱群,也可以留在原群增强本群的群势,采用主副互补的办法发展蜂群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这样既能发挥强壮蜂群的哺育力来哺育幼虫,又能促使副群的蜂王多产卵,繁殖、哺育两不误,有望早日培育出强壮的蜂群投入到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6.
泰伯  S 袁秀泉 《中国蜂业》1994,(4):34-34,36
怎样安全换王[法国]泰伯,S.首先谈谈换王成功的前提:第一,诱入(王)群必须是无王群,且有卵和幼虫。假如蜂群里己出现产卵工蜂,则必须予以消除。处理产卵工蜂群的办法很简单:从别群中调进一张卵虫脾。第二,如果蜂群中有蜂王(处女王或产卵王),则诱入新王常遭...  相似文献   

7.
选择 5群健康的云南东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 ,以后每隔2 4h检查蜂群内的幼虫脾 ,统计被东方蜜蜂清理的受感染幼虫数 ,患欧洲幼虫腐臭病的幼虫数 ,以及这些幼虫受感染后被工蜂清除的情况。另外 ,选择 3群群势健康的西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做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特性 ,4天后 ,基本上可以清除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上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 8天后 ,在东方蜜蜂幼虫脾上也发现有少量的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但在其后的 5天内 ,所有东方蜜蜂幼虫脾上染病幼虫均被清理 ,5群东方蜜蜂均保持健康状况。而做对比群的西方蜜蜂在 5天后发现其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此后疫情不断加重 ,并出现“爬蜂病” ,约 30天后实验对比群消亡。  相似文献   

8.
中蜂喜好安静,怕受震动。一有震动,有的蜂群蜜蜂会离脾集结在箱壁边角,短时放弃护脾饲喂幼虫,工蜂还会飞出蜇人。因此,中蜂转地采蜜,不宜用钉子固定脾和纱盖。巢脾可用海绵条固定,纱盖可用铅丝绕牢。中蜂喜爱分蜂,自然分蜂群的蜂王,卵都是代代传下的。如果处女王不与其他群雄蜂交尾,精子也是本群的,代代遗传,对种群后代优良性状会有退化。  相似文献   

9.
蜂群通过漫长的越冬阶段,群势有所下降,在早春为了使蜂群迅速恢复和壮大,采用双群或多群同箱繁殖是个有效的办法。在外界略有花粉进箱时,蜂王就开始扩大卵圈。在这时往往有:①飞翔蜂偏集,造成幼虫哺育  相似文献   

10.
中蜂白头蛹解析及其对策咸宁市畜牧业局何传学在饲养中蜂的子脾里,常常出现单个及成片的大幼虫揭盖成船形尖头死虫,封盖子脾揭盖成白头蛹的现象,大批的子脾遭到破坏,见子不见蜂。导致蜂群群势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轻则蜂群衰弱,重则引起蜂群逃亡。中蜂出现白头蛹,对...  相似文献   

11.
在十多年前看到有的介绍养蜂经验的文章,在蜂群之间调动予脾未能说清楚是蜂卵发育到何阶段的脾。因为从蜂卵孵化成为幼虫、大幼虫、蛹,再羽化成蜂,要二十多天时间。如果调的是卵脾而误为蛹脾,或者是蛹脾误为卵脾,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13.
<正>无论南方或北方地区,冬季抓好蜂群管理,以确保来年蜂群恢复群势,提高蜂蜜产量。一是蜂多于脾:蜂群经过夏秋两季,多数群势蜂数已变得稀松。如果不紧脾任由蜂群发展,势必会导致蜂群病害。哪怕将8脾紧成5脾,6脾紧成3脾也无妨,条件是绝对保证蜂多于脾。抽出老脾,如果无老脾可抽,新脾也得抽出来(摇尽蜂蜜保存起来备用)。将强群大面积封盖脾与弱群卵虫少的脾进行对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强群优势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东方蜜蜂抗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群没有受大蜂螨感染,群势不同的东方蜜蜂蜂群,分别引入受大蜂螨感染的雄蜂幼虫脾,和工蜂幼虫脾,在蜂群底部放入收集蜂集废屑的纸板,以后每隔24小时,检查蜂群底部的落螨数;先2脾未受蜂螨感染的东方蜜蜂为幼虫脾放入受大蜂螨感染的西方蜜蜂蜂群里,让其受大蜂螨感染,72小时后还回原蜂群,工蜂为其清理蜂螨,结果表明: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螨性,5-6天后,基本上可以清出,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或东方蜜蜂幼虫脾上的所有蜂螨。  相似文献   

15.
幼虫是蜂群的动力蜂王是蜂群的母亲,子脾是哺育蜜蜂的摇篮,在子脾分类(卵、虫、蛹)中,幼虫是唯一能调控蜜蜂行动规律的因素,春繁一开始,幼虫就迫使越冬蜂改换以幼虫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在幼虫哺育期,蜂群不仅要保持幼虫所需的孵化温度,蜜蜂还得不时地哺育不同日龄...  相似文献   

16.
桂林东北部中蜂的越夏,特别是夏末秋初这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难管理的时期。因为这时天气热、蜜源少而且敌害多,在蜂群的管理工作上如不特别注意,群势很容易迅速下降,个别蜂群甚至垮掉。现将我几年来在中蜂越夏管理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一)强群越夏。越夏的蜂群一般要有六框以上的群势,而且要蜂脾相称或者蜂多于脾;切忌蜂少于脾或弱群越夏。因为群势弱或者蜂少于脾,箱内温度、湿度都不易稚持正常,蜂群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卵不孵化现  相似文献   

17.
正养蜂师傅的秘诀往往会轻易示人,像不起台不分蜂,不见赘脾不加础,不松巢脾只松础,都是实践的智慧结晶。下面做详细解释:1.不起台不分蜂起台说明蜂群出现分蜂热,再往前推断,起雄蜂房便是有了分蜂热,但新手一般辨认不清。有了分蜂热再分群,回蜂少,容易介王介台。2.不见赘脾不加础赘脾是工蜂吐蜡旺盛的标志,有赘脾的蜂群插入巢础后,才能造成全脾。  相似文献   

18.
当蜂群失去蜂王而且巢内也没有3日以内的幼虫可供改造王台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个别工蜂就开始产卵,时间一久就有成批的工蜂产卵。我们知道工蜂所产的卵是不能持续蜂群的生存的,因为这种卵孵化出来只能是雄蜂。我们如果是在这时期介绍新蜂王,蜂王常被拒绝或杀死,只有分别合并到其他群里去了。这样就减少了群数,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相似文献   

19.
蜜蜂的卵、虫、蛹、分巢培育,包括人工控制母蜂产卵、专群饲喂、和人工羽化等三项措施.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母蜂的产卵力和节省保护蛹脾的工蜂,控制分蜂热,防治蜂螨,提高蜂蜜质量,对蜂群的快速繁殖大有好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①产卵群:专供母蜂产卵用的蜂群,不担负任何哺育幼虫的工作,卵孵化之前就提到饲喂群里去了.产卵群保持三框蜂脾数,  相似文献   

20.
给蜂群喂水该是一年四季都注重的事。我们习惯是在春天给蜂群喂水 ,这是因为春天是繁蜂时期 ,巢内卵、虫较多 ,天气又干旱 ,巢内急需用水。夏天因为有雨 ,蜜蜂采进来的蜜、粉含水分较多 ,巢内卵脾、子脾水汪汪 ,所以一般不用特意给蜂群喂水 ;但如果天气干旱 ,蜂群内缺水则是另一回事了。冬天不喂水是因为天气寒冷 ,蜂巢中水分很少蒸发 ,加上蜜蜂已经结团不再活动 ,巢内水分足够蜜蜂本身需用 ,所以也是一般不用特意喂水。秋天喂不喂水那就要看天气了 :在山东莱州地区 ,秋天往往天气干旱 ,如发现蜂王产卵不少 ,但见子不见蜂 ,卵、虫较干 ,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