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45号由广西种植技术考察团于1993年考察巴西圣保罗州蔗区时引入广西甘蔗研究所。1993至1994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室外内种植检疫观察 ,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995至1997年在本所大田进行新植、宿根品种筛选试验。1997至1999年12月由区科技厅下达“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项目 ,在广西甘蔗研究所、柳州、罗城、武宣、蒙山等蔗区按统一试验方案进行新植、宿根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巴西45号平均每公顷蔗茎产量为89955公斤 ,比对照种桂糖11号76410公斤增产13545公斤 ,增幅为17…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不同。通过对2008、2009两年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甘蔗萌芽率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台89—1626、台98—0432、园林9号等四个品种,适应性较广,在低温条件下也有较高的萌芽率,综合表现较好;粤糖96—86、赣蔗18号两个品种在低温条件下萌芽率较低,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最好,萌芽率最高;湖光1号、云蔗99—601、台88—99在低温条件下萌芽出苗最差,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一般:其他品种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3.
广西甘蔗研究所从日本、美国、古巴、巴西、澳大利亚引进甘蔗品种 ,通过室内外检疫、观察 ,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998-1999年在本所大田进行新植、宿根试验 ,目的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好、宿根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丰产、高糖优良品种 ,推荐给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便于蔗区试验、示范、推广。1试验材料及过程1 1参试品种从美国引进的CP72-370、CHO83-158、CP82-1172、CP70-1527、CP72 -356、C85 -1432、CP81-1384、CP79-318、CP75-1632、CP78 -1247、CP77 -1776、LCP82 -89、CP81 -2149、CP75 -1082、CP82-1592 ;从古…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甘蔗产业面临品种单一造成的种性退化、单产及糖分下降等多种问题。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探讨主蔗区的多系布局,是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在我国主要蔗区广西百色、广西崇左、云南保山进行的第四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的2013—2015年数据结果 ,利用因子分析和AHP分析,对参加国家集成示范的10个品种进行了糖分、产量和发育方面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客观综合得分对入选品种排出了权重,给出了我国主要蔗区广西和云南相对应的主产蔗区多系品种布局的试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搞好本蔗区甘蔗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蔗糖业经济效益,2003年春从区甘蔗研究所引进几个甘蔗新品种(系)与我县目前的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进行比较试验,以判断这些引进品种(系)的应用价值。现将新植蔗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甘蔗主产区的甘蔗新品种(系),为广西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实现良种化提供参考,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个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系)在崇左蔗区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结果 13个品种(系)中,桂糖42号、桂糖07/94、桂糖08/120、桂糖08/1533、桂糖47号等品种表现出分蘖好、有效茎多、产量高等优势,适宜在崇左蔗区双高糖料蔗基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黑穗病是广西蔗区最主要的病害。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结合病区大田自然发病的方法,用4对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单倍体菌株分别注射接种,对本实验室培育的甘蔗新品种(系)中蔗1号、中蔗6号和中蔗9号及广西主栽品种ROC22进行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对黑穗病抗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中蔗9号>中蔗1号>中蔗6号>ROC22。对重病区田间一年宿根自然发病进行全年跟踪调查,中蔗1号和中蔗6号黑穗病发病率为零,中蔗9号发病率为0.4%,ROC22为6.8%。结论:中蔗系列甘蔗品种有很强的黑穗病抗性。  相似文献   

8.
巴西45号于1993年从巴西引进,经广西甘蔗研究所2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害。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5-2000年大田新植5次、宿根3次试验结果表明:巴西45号平均蔗茎产量(93660kg/hm^2)较对照品种桂糖11号(79650kg/hm^2)增产14010kg/hm^2,增幅19.59%;10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4.18%)较桂糖11号(13.66%)高0.52%(绝对值)。3年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巴西45号平均蔗茎产量(89955kg/hm^2)较桂糖11号(76410kg/hm^2)高13545kg/hm^2,增幅17.70%,平均蔗糖分(14.08%)较桂糖11号(13.93%)高0.15%(绝对值)。2001年12月该品种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桂引4号。  相似文献   

9.
龙州蔗区的甘蔗品种单一老化,制约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就该所蔗区甘蔗品种种植的现状,对龙州蔗区甘蔗品种结构优化的途径提出建议:加强甘蔗育种工作;加强甘蔗新品种引进及推广示范;加强甘蔗优良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培训;加大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甘蔗花叶病SCMV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SCMV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给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各主要蔗区对不同品种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SCMVF4:5′-GTTTTYCACCAAGCTGGAACAGTC-3′;Y=CorT,SCMVR3:5′-AGCTGTGTGTCTCTCTGTATTCTC-3′),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69.4%的样品为阳性。选取8份代表性样品,对经SCMVF4/SCMVR3扩增获得的病毒CP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确认均为SCMV CP序列。在所调查的品种中,主栽品种ROC22最易受SCMV侵染,其它台糖系列如台糖16、台糖28、台糖95-889、台优,柳城03-182、柳城03-1137及广西甘蔗研究所许多品系均检测到SCMV。目前甘蔗花叶病SCMV已在广西主要蔗区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我所新建了一座设备较为齐全的甘蔗引种检疫室。几年来对引进的100多个来自美国、日本、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亚、古巴和台湾省等甘蔗品种进行了.检疫。1995年我们对巴基斯坦、日本、巴西、美国和台湾省等引进的部分品种进行大田观察,希望从中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蔗区推广,为广西“九五”产糖300万吨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目的 从各地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本地种植,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希望筛选出高产、高糖、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强、适宜本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本蔗区示范、推广,为蔗糖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试验目的是以广西培育的甘蔗优良新品种为重点,引进广西区内外的甘蔗新品种进行试种、观察,评定生产性能和生态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宁明不同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高产高糖优良新品种,进行扩繁和示范,并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方法是采用Excel 2003对试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有桂糖29号和桂糖42号,可以看出桂糖系列在甘蔗良种推广的道路上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柳城05/136、柳城05/129、福农39号个别性状表现优良.其中,桂糖29号、桂糖42号、柳城05/136达到广西甘蔗品种审定的标准,可因地制宜加以推广.其他品种表现欠佳,在本蔗区可能难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朱秋珍  王维赞 《广西蔗糖》2005,(2):22-23,29
桂引9号(原名MEX105)是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1997—1998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二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999—2002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大田进行品比筛选试验,桂引9号蔗茎产量667m^2平均为5459kg,比对照种桂糖11号的4464kg增产995kg,增产率为22.28%;蔗糖分分析结果三年18次(11月至次年元月)桂引9号平均为15.96%,比对照种桂糖11号的14.36%提高1.60个百分点。2002—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桂引9号667m^2平均蔗茎产量为6153kg,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的5488kg增产665kg,增产率为12.11%;蔗糖分分析四年12次(11月至次年元月)桂引9号平均为16.08%,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的14.93%提高1.15个百分点(绝对值,下同)。  相似文献   

15.
桂糖33号(原编号桂糖02-770)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从桂糖69-156×新台糖2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的最新甘蔗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中熟、高糖、丰产、易剥叶等优良特性。2008—2009年广西区试结果显示,平均蔗茎产量114.83 t/hm2,分别比对照种CK1(ROC22)和CK2(ROC16)增产13.01%和22.90%,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分别比CK1与CK2增产9.64%和17.02%。其中,新植蔗产蔗量为118.92 t/hm2,分别比CK1和CK2增产16.47%和26.19%;平均含糖量为16.42 t/hm2,分别比CK1与CK2增产14.58%和21.63%。该品种适应性广,蔗茎粗大且生长均匀,增产幅度大。该品种于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桂糖33号。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我所新建了一座设备较为齐全的甘蔗引种检疫室。几年来对引进的100多个来自美国、日本、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亚、古巴和台湾省等甘蔗品种进行了检疫。1995年我们对巴基斯坦、日本、巴西、美国和台湾省等引进的部分品种进行大田观察,希望从中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蔗区推广,为广西“九五”产糖300万吨作贡献。 一年来,我们对29个引进品种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甘蔗良种的引进与推广是提高甘蔗单产及糖分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为搞好本蔗区甘蔗良种,特将从外地引进的三个甘蔗新品种与广西当家品种桂糖11号进行对比试验,从中找出适台本蔗区推广的甘蔗良种。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通过对11个甘蔗品种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参试品种在开远区试点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03-332、闽糖96-1027、云蔗03-194、福农04-3504;另外,C1-2003可作为早熟、高产高糖亲本加以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和评估2016年广西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广西6个甘蔗主产市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病虫害情况等。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苗情比上年略差,但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螟害综合防治初见成效,黑穗病发生率高于2015年,并有加重趋势;甘蔗种植面积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得到控制,今年略有增加;得益于“双高”基地建设,广西蔗区的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良。建议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化学除草、后期甘蔗螟虫和绵蚜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甘蔗优良品种第五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6—2017年漳州蔗区举行的2新1宿甘蔗体系优良品种第五轮示范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另以ROC22为对照)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较好,参试品种植株高度一般,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粤甘46号、桂糖44号和桂糖40号,这3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优于对照种,可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试验,其余参试品种还需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