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西藏山南引进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引种甘蓝型油菜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方法]从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种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以当地品种山油2号为对照,在山南扎囊县进行筛选试验,比较分析其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早熟、稳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甘蓝型油菜品种(系)GH04、GH08、GH11生育期分别为125、129、129 d,产量分别为3 517.5、4 330.7、2 880.3 kg/hm~2,经济性状表现优异,可以在山南扎囊县较大面积推广种植。GH02生育期124 d,产量2 626.5 kg/hm~2,经济性状表现介于参试品种(系)之间,可以在山南较高海拔地区试种。[结论]引种的GH04、GH08、GH1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对缓解西藏山南地区优质油菜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山东烟区适宜种植冬油菜品种,构建山东烟草与油菜轮作种植新模式,于2020-2021年在山东典型烟区潍坊诸城开展冬油菜品种筛选试验,从越冬率、生育期、植株长势、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等角度筛选适宜油菜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天油142和运白2号虽为双高白菜型品种,但具有抗寒性强、生育期短、产量较高的明显优点,在山东烟区轮作换茬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具有与烟草合理接茬的优势,可作为山东烟区烟油一年两熟轮作模式的适宜油菜品种;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11004和晋油11号生育期较短、产量突出、品质较好,可作为与山东烟草一年两熟搭配种植的较适宜冬油菜品种;甘蓝型油菜品种陕油21、秦优33和荣华油10号生育期相对较短、产量相对较高、品质较好,可作为与山东烟草一年两熟搭配种植的后备冬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种植的春油菜新品种,以山油2号和藏油3号为对照,对参加2019—2020年全区区域性试验的8个春油菜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和114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和青海引种的12份品种和本地的7份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种的甘蓝型油菜在拉萨市4月初春播,各生长发育期、农艺性状均表现正常,大多数品种在9月4日前成熟,并且湖北引进的品种综合性状优于青海引进的品种。通过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分析,选育出优异品种(系)‘藏油12号’、‘大地95’、‘华协14-3’、‘中油510’、‘华油杂62’可以示范种植或作为育种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5.
白朗县白雪试验站春油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试材料川油13号生育期、分枝性状等其它性状上综合,均优于对照,是试验最优品种(系)。年河主要农区,适合选育生育期为110~130天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建议油菜育种,能够提供生育期较为早熟的甘蓝型品种,提供给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6.
徽县农技中心从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引进的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8号,经2a的试验示范表现成熟早,产量高,平均产量为3429.0kg/hm^2,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489.0kg/hm^2,抗旱、抗寒性强,抗霜霉病和花叶病,中抗菌核病,可作为秦油2号的换代品种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7.
扬油5号(原名99J11)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在多年试验、示范种植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巨霞  李宗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13-11215
[目的]对不同类型油菜(Brassica L.)品种(系)的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油菜品种的光合特性。[方法]选择青海省主栽油菜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交种为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3号、青杂2号,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 L.)为青油241,甘蓝型油菜为青油14和No.46,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为青海芥菜。[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苗期时甘蓝型常规种青油1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和芥菜型油菜青海芥菜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盛花期时只有白菜型油菜青油241的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而在角果期各品种(系)油菜的蒸腾速率与产量之间均无相关性。单位面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大于蒸腾速率。[结论]在油菜品种选育中可把净光合速率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港流域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选用陕杂2号、陕杂1号、陕油803等10个甘蓝型油菜在黑龙港流域种植,分别记录分析各品种的生育期、生长一致性和越冬性、农艺性状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38、秦优88号和秦优7号,产量比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比较适合在黑龙港流域种植,能产生相对较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朱红文 《农家致富》2009,(17):27-27
油蔬两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薤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其余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油蔬两用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油200404).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下游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目前由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占经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川油58’、‘华油杂10号’和‘宁杂11号’产量高,折合单产3 000 kg/hm2以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有高产潜力,单产2 775 kg/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其他品种较对照减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抗性较差。[结论]‘华油杂10号’、‘宁杂11号’、‘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等长江中下游优异品种可以成功引种并在川西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为鲜食大豆在该地区的引种与发展提供参考,对从国内鲜食大豆主产区引进的7个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鲜1号和引豆9701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豆荚饱满、食味品质佳,沈鲜1号生育期68 d,可作为早熟鲜食大豆品种示范推广;引豆9701生育期81 d,可作为中晚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年,以汕油523为对照,7省区11个花生新品种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泉花052、闽花8号、粤油290、闽花10号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有所降低,桂花026-10、汕油851等其他7个品种则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0.15%~9.85%、0.83%~7.52%。湛红2号、粤油290、泉花052、汕油851等品种的产量静态稳定性好,而桂花026-7、对照汕油523、汕油851的动态稳定性好,产量比较稳定。各参试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抗病性、耐涝性、耐旱性、抗倒性及强生长势。因此,综合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桂花026-10、汕油851、仲恺花1号、桂花026-7、粤油40可以进一步进行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博罗县推广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替代逐年退化的当家品种,2011年用从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汕油188、汕油199两个花生新品种与博罗县花生当家品种粤油7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汕油188、汕油199产量均比粤油7号高,且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抗病性较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抗病亲本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了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新植5号等4份高抗/耐枯萎病、抗/耐黄萎病棉花材料,在抗病性、生态适应性、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等方面与当地主推品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江流域棉区这些材料高抗枯、黄萎病,生育进程没有显著差异,产量稍低于对照,纤维品质优于对照;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产量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抗病亲本材料加以利用,通过调整其栽培模式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尤其是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的综合比较 ,选出适合中山区种植的高产、稳产、高抗的优良组合。试验表明 ,华安 3号是取代汕优 63 ,适合在海拔 3 0 0~ 40 0m山区种植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19.
加查县引进核桃品种与当地优株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于2002年起陆续引进内地优良核桃品种10多个,其中鲁光、香玲、辽核1号和辽核3号整体表现较好。为了比较内地引进优良品种和加查县当地优株优劣,选取了加查2号、安绕1号等8个当地优株,通过对生长势、物候期、抽干、产量、坚果品质等观察、测量和对比,结果表明:引进的内地4个核桃品种整体上在生长势、丰产性、单果重、出仁率、核仁饱满度等指标优于加查县本地核桃品系,但在抗抽干性、果实口感等指标方面弱于本地品系。  相似文献   

20.
黄华占是我国矮化育种、超高产育种和优质稻育种成果的综合集成。黄华占比优质稻对照种粤香占和特籼占25增产且显著提高了蒸煮和外观品质;比七桂占增产30%;比汕优63增产极显著,且早熟6 d,品质高3个级别,达国标优质稻一级;与两优培九平产,早熟7 d,品质高2个级别,达部颁优质稻1等。黄华占大面积生产表现优良的耐热性、广适性和耐肥抗倒性强,已通过广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浙江6省(区)审定,江西省南昌市和上饶市引种许可,2010年上升国家长江中下游、云南省、陕西省和重庆市区试复试。迄今利用黄华占已育成5个审定品种和4个新品系。该种南方稻区种植面积已达100.68万hm2,创社会经济效益3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