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为正确引导大果榛子引种栽培行为,选择在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平原壤土和山地黑垆土2种类型土地上引种栽培大果榛子达维、平欧21号、辽榛3号、玉坠、平欧28号、辽榛7号和平欧15号7个品种,观察其生长适应性、开花结果能力等表现。结果表明:大果榛子在固原市原州区引种栽培可行;达维、玉坠、平欧21号3个品种表现良好,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相对较多,比较适合在固原市原州区当作经济林新品种引种栽培,但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他大果榛子品种适应性表现均较差,不能作为经济林品种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平欧杂交榛引种栽培时,品种未经驯化,适应性差,经济效益低的现状,推进赤峰市榛子产业结构合理化,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引进一批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进行引种栽培.以辽榛7号、辽榛3号、达维、玉坠、薄壳红、平欧48号、平欧21号7个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定植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进行引种试验.以成活率、保存率及初期生长情况为依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坠与理想品种的关联系数最大,γ=0.7825,为7个品种(品系)的参评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平欧杂交榛子俗称"大果榛子",是采用中国的平榛作母本,欧洲榛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资源。适合承德地区栽植的品种有达维、玉坠、辽榛3号、辽榛7号等,部分县区引种试栽,普遍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榛树栽培品种选择的依据是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用途及市场的需要等。不同的栽培区,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选择的主栽品种也不同,授粉品种也有差异。根据目前科研与实践观察,北部栽培区、中温带湿润区推荐的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辽榛8号、辽榛3号、辽榛7号;中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达维、辽榛8号、平欧28、辽榛3号;中部栽培区,暖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达维、平欧28、辽榛4号;暖温带半干旱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1、平欧33;南部栽培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平欧545;干旱地带栽培区,E104o以东地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辅栽品种:辽榛8号、玉坠、平欧21;新疆地区主栽品种:达维、玉坠。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毛乌素沙地栽培的榛子优良品种,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品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辽榛8号’和‘平欧15号’),在原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植物园和靖边县牛玉琴全国治沙基地2个试验地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规律研究,并对其物候期、生长情况和结实情况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果榛子品种在2个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但从树高和冠幅指标看,其中‘达维’和‘辽榛3号’显著优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P0.05);从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新梢数量指标看,‘达维’显著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其次为‘辽榛3号’;从结实指标看,除‘平欧15号’性状较其他品种差,其余4个树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从结实日期看‘,达维’和‘辽榛3号’早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这4个引种品种均显著优于‘平欧15号’。综合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看,5个树种都可在榆林引种种植,但‘达维’和‘辽榛3号’更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种植‘,平欧15号’生长表现最差,不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毛乌素沙地栽培的榛子优良品种,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品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辽榛8号’和‘平欧15号’),在原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植物园和靖边县牛玉琴全国治沙基地2个试验地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规律研究,并对其物候期、生长情况和结实情况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果榛子品种在2个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但从树高和冠幅指标看,其中‘达维’和‘辽榛3号’显著优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P<0.05);从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新梢数量指标看,‘达维’显著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其次为‘辽榛3号’;从结实指标看,除‘平欧15号’性状较其他品种差,其余4个树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从结实日期看,‘达维’和‘辽榛3号’早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这4个引种品种均显著优于‘平欧15号’。综合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看,5个树种都可在榆林引种种植,但‘达维’和‘辽榛3号’更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种植,‘平欧15号’生长表现最差,不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宁夏大果榛子的营养性状,对比吉林地区的大果榛子,以达维、辽榛3号(简称辽3)、辽榛7号(简称辽7)、玉坠4个不同品种进行种植研究,并对其淀粉、总糖、蛋白质、脂肪、钾、钙、磷7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产4种榛子脂肪含量达62.9%~65.6%,蛋白质含量10.9%~14.0%,总糖8.8%~9.8%,淀粉3.73%~5.58%,钾含量8.94~9.77 mg·g-1,钙、磷的含量分别为25.70~31.63 mg·g-1、2.44~3.05 mg·g-1;由于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其果品品质、营养价值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宁夏产大果榛子脂肪含量明显高于辽宁、黑龙江等省区,与进口榛子脂肪含量相当,或优于进口,但蛋白质、钙、磷含量明显较低;从宁夏地区不同品种榛子营养成分来看,玉坠的淀粉、脂肪、总糖含量最高,达维的含量最低;辽3蛋白质含量最高;玉坠的钙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春,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平欧杂交榛子良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平榛21号,试栽于鲁东南地区的莒南县。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生长良好、发育正常,其中适应性最佳的品种是达维(在试栽地生长快,结果早,坚果均匀,高产稳产,出仁率高,抗抽条),其余3个品种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当地栽植。本文介绍了4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的引种表现,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莒南县榛子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动态,为大果榛子在新疆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达维、玉坠、平欧110号、平欧15号、辽榛3号5个品种为材料,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三径、单果质量(鲜果重和单果重)、果仁三径、果仁质量、果壳厚度、果腔系数进行测定,评价不同品种果实的发育特点及品质差异。【结果】榛子单果三径、干果质量和果仁三径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8月19日果实成熟,果实鲜重6月10日前增长缓慢,6月10日~7月10日快速增长,之后变慢。达维和平欧110号的单果大,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差异。平欧110号的果腔系数为0.70,果壳厚为1.71,达维和玉坠果腔系数分别为0.78和0.81,果壳厚分为1.62和1.48,果仁饱满,壳薄。【结论】果实的三径和干果质量呈单“S”形生长曲线,鲜果质量则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5个品种以 平欧110号单果最大,达维其次,达维果仁较饱满,果壳较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榛树是重要的干果经济林树种,其坚果榛仁营养丰富、品味佳、市场供不应求。但我国榛子生产仍处于野生状态,产量低、个小、虫口多。在国外,榛树人工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欧榛生产发达的地中海国家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等,其人工栽培已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产量高、个大、皮薄。为改变我县榛子生产的野生状态,我们于2005年,从辽宁引进杂交大果榛子,即达维、玉坠品种,定植在太平泉村西山,生长发育正常,开花结果正常,引种试验获  相似文献   

11.
摘要:榛子属于四大坚果之一,营养价值极高,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欧杂种榛为平榛、欧洲榛杂交产物,既具有平榛果仁风味香、适应性强的特点,也具备欧洲榛出仁率高、大果的优势,在种植中显示出突出优势。本文重点分析平欧杂种榛“达维”与“辽榛9号”在宿州市的栽培表现,探究技术要点及效益前景,以期为榛子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以盆栽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干旱气候室内,模拟野外环境、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正常持水量(CK)、田间持水量的55%(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5%(中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25%(重度胁迫)4个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3个品种的平欧杂种榛3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种平欧杂种榛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均表现为丙二醛、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运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平欧杂种榛进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大小排序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  相似文献   

13.
取7个不同品种的平欧杂交榛1年生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和﹣40℃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半致死温度为﹣25.69℃~﹣40.37℃,并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相关系数r分布范围在0.881~0.964之间,并和田间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性测定,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方程为y=0.129 7x+6.315 8,R~2为0.921 5。参试品种半致死温度高低顺序为达维玉坠辽榛3号金铃辽榛4号84-237辽榛8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应性强、结实状况良好的适宜安徽地区的平欧杂交榛推广品种.[方法]对平欧杂交榛由东北地区引种至安徽地区6年后的结果树进行适应性、物候期、生长量、产量等比较.[结果]与原产地栽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达维的适应性最强,且单株产量可达到2128 g/株,产量近3750 kg/hm2,与原产地东北地区差异不显著;引种品种物候期比东北地区提前20~30 d,榛果提前30 d采摘上市,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达维、玉坠、平欧110、平欧226和平欧524之间树体及果实性状差异显著,其中达维生长表现最好,适应性最强,平欧524稍次.[结论]在安徽地区进行平欧杂交榛引种栽植,可为扩大其栽培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果榛子引种已成为固原热门话题,为正确引导引种栽培行为,为广大群众培养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基地,我们选择在原州区境内两种类型土地上引种栽培7个品种的大果榛子,观察其生长适应性、开花结果能力等方面表现,试验表明,大果榛子在原州区引种栽培可行,但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48-950
对7个平欧杂交榛品种在五台山地区的越冬性和压条育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五台山地区栽植的平欧杂交榛为辽榛3号、达维、辽榛7号;利用斜干高密度分段压条法单株母树繁殖的苗木是常规方法的3倍以上、单位面积繁育苗数量是常规方法的12倍,斜干高密度分段压条法优于常规直立压条法。  相似文献   

17.
以"平榛"、"达维"(84-254)、"平欧110"(82-11)、"辽榛3号"(84-226)、"平欧21号"(B-21)、"玉坠"(84-310) 6个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花枝田间直采水培及低温处理后水培2种方法,分别采用≤7. 2℃模型、0~7. 2℃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分析。不同品种的雄花序只有达到相应的需冷量时才能拉长散粉,≤7. 2℃模型下的需冷量均高于0~7. 2℃模型,按需冷量从小到大排列:"平榛"、"达维"(84-254)"平欧"110 (82-11)"辽榛3号"(84-226)"平欧21号"(B-21)"玉坠"(84-310)。为人工辅助授粉采集有效花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与其主要物质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4个品种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及其去皮处理后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变化的差异,分析榛子粉主要物质组成与其溶解性和膨胀势的关系,为榛子粉加工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碱液浸泡法去除榛子种皮,索氏提取法脱去油脂制取榛子粉;采用离心法测定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重量法测定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并分析物质组成与溶解性和膨胀势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品种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均存在显著差异,溶解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巴塞罗那’、‘辽榛3#’、‘平榛1#’和‘达维’,膨胀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巴塞罗那’、‘平榛1#’、‘达维’和‘辽榛3#’。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差异显著,70℃ 时达到峰值;膨胀势在低于70℃ 时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高于70℃时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品种间榛子粉主要物质组成含量差异显著,溶解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显著负相关;膨胀势与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去皮处理对溶解性和膨胀势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各品种榛子粉的溶解性和膨胀势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温度对溶解性影响差异显著,高于70℃ 时膨胀势没有明显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是影响榛子粉溶解性的主要因子,而膨胀势与淀粉关系密切;去皮处理后溶解性和膨胀势变化不明显,并且溶解性和膨胀势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大果榛子是吉林省的一个杂交野生榛子品种,具有出仁率高、产量高、果实大等特点,种植时应充分把握栽培、管理要点。1.栽培大果榛子的主要技术1.1选取大果榛子品种优良品种的选取是栽培大果榛子的重点,在吉林省,冬季气温相对较低,选取树种时应确保榛子树种的耐寒能力强,这样才能广泛用于授粉品种、杂交榛品种等。相关人员曾在吉林省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表明,达维和平欧这类榛中具备极强环境适应力,特别是处于气温很低的环境时,其生长能力依然十分旺盛。同时,杂交型大果榛子属于喜光的一类树种,所在土壤环境应为6至8pH值的酸性土壤,针对土地条件没有过于严格的要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绥棱地区醋栗品种资源,通过直接引种栽培,对醋栗品种坠玉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的物候期、结实性、丰产性和抗寒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坠玉在绥棱地区生长较好,虽然物候期较晚于品种审定区,但对果实成熟影响不大,最大单果重达到4.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并表现出极强的抗病性和抗寒性,值得在绥化北部较寒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