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丽娜 《农技服务》2014,(5):101-101
简单介绍了油菜猝倒病、油菜霜霉病、油菜白锈病、油菜白斑病、油菜白粉病、油菜黑斑病、油菜菌核病、油菜黑腐病、油菜病毒病、油菜萎缩不实症、油菜根肿病等11种油菜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对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及配制的正反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进行测定,并对杂交F_1代形态学、花粉活力和自交亲和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作母本,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较高;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正反交F_1代组合均表现为自交亲和,植物学性状均偏向于母本,自交亲和性表现为甘蓝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20.37、6.30、1.59、0.51,花粉活力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相似文献   

3.
介绍春油菜田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油菜跳甲、油菜茎象甲、油菜露尾甲、油菜角野螟、油菜蚜虫等虫害,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油菜的生产动态和黑龙江省油菜发展的现状,对油菜在黑龙江省的产业化发展,从双低油菜的产业分布、工业油菜发展、油菜科研方向、油菜的产业协会等几个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植株高度、基部粗度、分枝部位、分枝总数和每株角果数等15个考种性状为指标,对西藏自治区各市搜集而来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距离法,在欧氏距离为150.7时,将供试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聚为四类。第一聚类包括谢通门野生芥菜型油菜、拉孜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贡嘎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二聚类包括左贡野生芥菜型油菜、朗县野生芥菜型油菜、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日喀则市野生芥菜型油菜1、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和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三聚类包括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2和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4,第四聚类包括林周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  相似文献   

6.
对2015年互助县油菜生育期农业气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播种期气温偏高、墒情适宜,有利于油菜播种;油菜幼苗生长期遭受低温冷冻和干旱的影响,对油菜后期产量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油菜生长中后期,气象条件利于油菜开花结荚及角果的形成,但7月的阴雨寡照和冰雹天气导致油菜遭受一定损失;油菜成熟阶段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油菜成熟。总体来看,互助县油菜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病害的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受体油菜品种“浙758”、非受体油菜品种“浙双72”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显示,转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油菜的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相同;主要病害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转基因油菜与其受体油菜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转基因油菜与其非受体油菜有一定差异。初步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的转入基因不影响油菜病害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油菜贵杂5号为材料,研究了稻油复种免耕条件下杂交油菜养分吸收、分配及转移特性.结果表明:在现蕾期,油菜免耕移栽N、P、K吸收量比油菜翻耕移栽分别高31.2%、2.4%、60.1%,而在初花期和终花期油菜免耕移栽略低于油菜翻耕移栽,但均未达到5%的显著差异水平.在苗期免耕移栽油菜的N、P、K积累量比翻耕移栽油菜分别高14.9%、27.5%、26.8%,在角果成熟期,免耕移栽油菜N、P积累量分别比翻耕移栽油菜高3.8%、53.1%.油菜茎枝中的N、P、K积累量、转移率为油菜免耕移栽比油菜翻耕移栽低,但未达5%的显著差异水平.油菜对N、P、K吸收利用率表现为油菜免耕移栽比油菜翻耕移栽低,亦未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油菜史力丰、扬油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机条播油菜生育特性、产量等有关性状以及机收割技术,以探索适合油菜机械化生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机条播油菜产量与移栽油菜相近,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移栽油菜;与移栽油菜相比,机条播油菜生育期缩短,总叶片数减少,主根深,生长量偏小,单株角果数少,总角果数、产量与移栽油菜相近;机条播油菜机械化收割与机械装置、油菜品种、籽粒含水量、成熟期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从油菜生产面积、品种、栽培技术、机械化、油菜生产中社会化服务发展、油菜籽加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盐亭县油菜产业现状。通过调研得出,种植油菜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缺乏是影响盐亭县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油菜新技术集成推广、完善油菜生产社会服务化服务体系、加快油菜适度规模化的进程、推进小榨坊的升级改造和加快油菜多功能利用的发展,实现油菜产业的增值提效,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油菜文化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悠久的油菜栽培历史,并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油菜文化。本文从中国古代油菜栽培历史、当代油菜产业发展状况、油菜产业的多功能拓展、以油菜产业为主导的休闲农业、油菜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油菜文化挖掘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别介绍了油菜主要病虫害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及油菜病毒病(油菜蚜虫)的侵染过程、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并从农业措施、药剂防治两方面概述上述油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科学防治油菜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菜秸秆是去除油菜籽后的包括茎、叶、荚在内的地上油菜茎秆。乐山地区是四川省油菜主栽区之一,油菜种植面积较大,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油菜秸秆。通过对乐山地区2008年到2014年油菜种植及油菜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结合油菜草谷比,分析得到乐山地区2008年到2014年油菜秸秆资源量的变化趋势,为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3大类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油菜的耐盐性,为油菜耐盐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5种质量浓度(0.75,1.7,2.7,3.7,5.0g/L)的NaCl溶液,对上述3大类型油菜的30份种子材料(每个类型10份)处理后进行发芽比较试验。应用砂培法培养经过3.7g/LNaCl溶液处理的3大类型油菜幼苗,观测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种子发芽率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白菜型油菜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甘蓝型油菜次之,芥菜型油菜最差。甘蓝型油菜的苗长、根长、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均大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但是在苗长、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上甘蓝型油菜受盐胁迫程度最大,其耐盐性较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差。比较发现,1021、821、X6-W94分别在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中耐盐性最好。【结论】白菜型油菜1021、甘蓝型油菜821和芥菜型油菜X6-W94是耐盐性较好的材料,可用于油菜的耐盐性育种及耐盐分子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作为甘蓝型油菜的祖先种之一,白菜型油菜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耐干旱、耐土壤瘠薄等优良特性。分析白菜型油菜的抗旱性,并以六倍体为桥梁,创造导入白菜型油菜优良抗旱性的新型甘蓝型油菜。【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和甘蓝为亲本,经杂交、胚挽救、染色体加倍,获得六倍体材料(A~nA~nC~nC~nC~oC~o)。以六倍体(A~nA~nC~nC~nC~oC~o)与白菜型油菜(ArAr)为亲本,杂交获得新型甘蓝型油菜(A~nA~rC~nC~o);以PEG-6000溶液于萌发期模拟干旱处理新型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测算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相对萌发率、相对萌发势、相对根长和相对胚轴长,评价其抗旱性,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具有优良抗旱性的新型甘蓝型油菜。【结果】以11份六倍体材料和68份白菜型油菜为亲本,创建了124份新型甘蓝型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苗期表型介于六倍体和白菜型油菜之间。所选六倍体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为56条,花粉育性约90%,合成的新型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8条,花粉育性约80%。选取59份长势优良的新型甘蓝型油菜、7份六倍体材料、10份白菜型油菜以及20份自然甘蓝型油菜,进行主成分分析,四类材料分成三类,即六倍体材料、自然甘蓝型油菜和新型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但自然甘蓝型油菜和新型甘蓝型油菜明显分开。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测定抗旱性指标,确定了用于白菜型油菜和新型甘蓝型油菜模拟干旱处理的PEG-6000溶液浓度,分别为200和250 g·L-1。从59份新型甘蓝型油菜中选取9份进行抗旱性鉴定,发现其中有3份新型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优于对照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而且这三份新型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与各自的父本白菜型油菜的抗旱性呈正相关性。【结论】以具备优良抗旱性的白菜型油菜为亲本,以六倍体材料为桥梁,可创制具备优良抗旱性的新型甘蓝型油菜。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油菜良种更新换代对改进油菜品质、提高油菜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利用油菜杂交优势发展油菜生产,对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上升,需种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优质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油菜种子市场局面混乱,给优质杂交油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我们积极研究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经过不断的尝试、揣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春油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春油菜菌核病、油菜跳甲、油菜茎象甲、油菜角野螟、油菜露尾甲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油菜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湖南农学院官春云教授主编的《油菜生态和遗传育种研究》一书,将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油菜生态、油菜遗传、油菜育种等三大部分,详细地论述了油菜光温生态特性、油菜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特点,油菜细胞遗传学,油菜数量性状遗传,化学杀雄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  相似文献   

19.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国内开展油菜遗传改良研究与应用最早、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单位之一。50余年来,先后由刘后利教授、傅廷栋院士带领的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油菜科技及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室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饲料油菜、油菜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原创性、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东部农业区春油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油菜害虫黄条跳甲、茎龟象甲、露尾甲与油菜角野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介绍了油菜"三甲一螟"害虫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包括油菜蚤跳甲、油菜茎龟象甲、油菜露尾甲及油菜角野螟等,以期为春油菜"三甲一螟"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