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宁洱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普洱茶的原产地、集散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种植加工和流通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宁洱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况。至2017年末,全县六镇三乡85个村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67万户,涉茶人口12.51万人,专业茶农1万余人;共有茶园种植面积9400 hm~2,采摘面积8400hm~2。年产茶叶量1.2万吨,茶叶总产值达22.1亿元,低产茶园改造是建设有机茶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叶群种(常  相似文献   

2.
龚杰 《北京农业》2011,(6):196-198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龚杰 《北京农业》2011,(4):10-12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7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度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茶叶属多年生经济作物,但其栽培年限并不是无限的,茶园的自然衰老也是不可避免。对自然衰老茶园在进行更新复壮的同时应有计划地改种换植,建立现代化的高标准茶园。为此,对施甸县茶叶生产现状和茶园低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措施。1基本情况施甸县茶园的面积和产量从1949年的273 hm~2、194 t提高到1960年的867 hm~2、304 t。此后,因片面追求茶叶产量,滥采滥摘,破坏了茶树的生机。1961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四川省荣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6 700公顷,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2 000公顷,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从荣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为荣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是梁河县传统的优势产业,多年实践证明,茶叶产业依然是梁河县山区、半山区具有较大增收潜力和明显区域性特色的支柱产业。2016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0.35万hm~2,其中投产茶园0.33万hm~2;年产干茶3 174 t,单产900  相似文献   

7.
茶业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1.3万hm2,茶园建在平均海拔518 m的山地坡地,园地基础较差,管理粗放,低产茶园改造成为该县提升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此,从三江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低产茶园的形成原因和对三江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阳地区是我省茶叶的集中产区,全区茶园总面积达20多万亩。近年来全区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平均亩产低、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老茶园面积大。据统计,全区老茶园面积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0%,部分老茶园树势衰败,零星分散,亩产仅5公斤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未老先衰的茶园。为把这些低产茶园改造成为高产茶园,自1979年始,笔者与有关同志在新县进行了改造低产茶园的试验。实践证明,改造低产茶园比发展新茶园投资少,见效快。发展一亩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长期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对楚雄市大过口乡茶叶生产状况较为熟悉。现对该乡的茶叶生产现状作如下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一、发展现状大过口乡现有茶叶面积74.47 hm~2,投产面积55.07 hm~2。近年来未发展新茶园,茶园抛荒严重,依齐么茶场基本上已抛荒,无投产面积。茶园老化严重,平均亩产量仅29.26 kg。单价低,主要是没  相似文献   

10.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产茶园改造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栽培技术改善茶园的生产条件、生态条件,重新塑造培养良好的丰产型树冠,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达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实践证明,改造低产茶园比发展新茶园投资少、见效快,一般当年改造,第二年可采摘,三年后产量成倍增长。因此,改造低产茶园,对于加快茶叶产业开发步伐,迅速提高茶园的单产和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及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瑞安市茶叶生产现状和茶园低产的原因。探讨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以供茶叶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的茶产业,提高白云乡茶叶市场竞争力,2015-2018年白云乡在省市县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重点茶区内实施低产茶园改造技术面积150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根据白云乡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白云乡茶园低产原因,提出改园保持水土,改土、改树、改品种以及加强改后茶园的科学管理等改进措施,茶园改造后茶叶产量、质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五峰茶园土壤评价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五峰茶园土壤资源、自然条件,高中低产茶园的特性及低产茶园土壤障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中低产茶园土壤改良措施,以为五峰茶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低产茶园改造是目前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必须根据低产茶园的成因及其不同表现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据代溪镇多年来低产茶园的改造经验,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南涧县茶叶工作站为适应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产品及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要求,开展了全县低产茶园改造试验示范研究,经多年探索,现探索出一整套完全适应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高山有机茶发展需求的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此文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南涧县茶叶工作站为适应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产品及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要求,开展了全县低产茶园改造试验示范研究,经多年探索,现探索出一整套完全适应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高山有机茶发展需求的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此文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茶产业是湖北省秭归县半高山地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该地茶园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以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为主,导致茶叶种植分散、品种比较杂、茶叶产量低、茶农收入少。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改造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茶叶产量的提高与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十二五"期间,秭归县梅家河乡改造完成一批老茶园更新,面积约213.33 hm2,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茶产业发展情况有很大改观。基于此,本文以秭归县梅家河乡的低产茶园为例,对该乡低产茶园的低产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为茶园改造、确保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歙县茶园低产低效的现状,从茶园布局、发展方向、建立标准化企业、加强茶园管理等方面提出茶园效益提高措施,以期指导茶区茶叶生产、提高茶园效益。  相似文献   

19.
曹雨  崔晓明  罗显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11-13312
[目的]研究修剪和施肥交互作用对低质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4种修剪方法分别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2种肥料分别为氨基酸肥和塔式生物肥,分析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结果]轻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重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叶咖啡碱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低产低效茶园茶叶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漳州市茶叶发展现状 1.1 茶叶增产,农民增收据调查,2002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22万hm2,占全国的1.06%,产量1.9万吨,占全国的2.76%,产值5.676亿元,每667 m2茶园为茶农创收2000元左右.华安县仙都镇有茶园面积0.15万hm2,人均茶园533 m2,全镇茶叶总收入1.1亿元,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有50%的茶农户收入超过1万元.平和县九峰镇眉山村有茶园面积357 hm2,户均茶园0.8 hm2,人均茶园2000 m2,茶叶总产值800万元,人均茶叶纯收入3000元,茶叶收入万元以上的有380户、5万元以上15户、10万元以上4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