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华螯蟹主体卵的人工孵化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死亡时间的中华绒螯蟹离体卵的人工孵化情况及其对水中氨氮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蟹离体卵的人工孵化是可行的,能在河蟹人工育苗中利用,但其孵化率随着抱孵蟹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死亡时间超过9小时的孵化率明显降低,而水中氨氮值升高加快。  相似文献   

2.
河蟹离体卵人工孵化试验刘学军,顾景玲(河北省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071000)(天津农学院水产系,300380)随着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河蟹育苗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河蟹育苗生产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抱卵蟹在暂养或孵幼过程中死亡后,即将蟹及卵一...  相似文献   

3.
李树国 《科学养鱼》1997,(10):15-15
一、抱卵蟹死亡及掉卵原因分析1.抱卵蟹死亡原因分析抱卵蟹死亡量在池塘培育期间相对较少,而在育苗棚内暂养和布苗期间死亡量较大。经过观察,死亡的抱卵蟹绝大部分附肢有不同程度的缺损,而附肢齐全的抱卵蟹死亡较少。抱卵蟹在孵化期间腹部会经常扇动,以防止受精卵缺氧死亡,这是河蟹长时期来所形成的遗传特性。若某种原因造成附肢缺损,还要进行附肢再生,从而加重了河蟹生理负担,容易造成抱卵蟹死亡。抱卵蟹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水质。河蟹喜欢在水草较多、水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如培育池面积较小,以及残僻的影响,易使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河蟹育苗生产发展很快,沿海百余座水产育苗室中有近一半开展了河蟹育苗生产、年产蟹苗1万余公斤。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备状1期至蚤状Ⅱ期和蚤状Ⅴ期至大眼幼体变态难;二是时常发生大眼幼体大批死亡。为此,我们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亲蟹的选择目前我省河蟹育苗所需亲蟹,大体上有三个来源:一是上年秋收购的人工养殖的二龄成蟹,移入半成水中促其交尾、抱卵,然后越冬,第二年春天再起捕移入室内产卵;二是春天收购淡水池塘中养殖的二龄蟹;三是春季收购的海捕抱卵蟹。海捕蟹虽然个体较大,抱卵较多、…  相似文献   

5.
沙塘鳢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捞天然野生沙塘鳢鱼种,套养在河蟹生态养殖池内养殖,从中挑选亲本246组.以自然产卵、人工孵化的方式进行人工繁殖,共收集完整卵块198块,其中人工孵化157块,最大卵粒块3557粒,最小卵块2172粒,平均2980粒,总计4.68×105粒,孵出鱼苗3.75×105尾,平均自然受精率91.7%,孵化率87.4%.用网箱...  相似文献   

6.
张海琪 《内陆水产》2001,26(1):21-23
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俗称河蟹,毛蟹,螃蟹,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方蟹科、绒螯蟹属。分布广泛,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历来被人们视为水产珍品。近年来,由于天然蟹苗资源锐减,江、浙沿海部分地区大力发展河蟹的人工育苗,很大程度上缓减了蟹苗的供需矛盾。而水质是河蟹人工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随着集约化育苗的放养密度的增大,加上育苗过程中排泄物的不断积累,蜕皮量的增加,以及残饵的积累,使得水中有机污染负荷不断增加,溶氧量不断下降,pH值上升,氨氮增加,影响蟹苗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蟹…  相似文献   

7.
孵化中华鳖卵的方法目前很多,但要达到较高的孵化率与缩短孵化时间,须采用工厂化人工孵化新技术。通过几年来孵化几十万只鳖卵的实践,发现采用工厂化新技术可比常规孵化提高孵化率15%左右,缩短孵化时间20天左右。为此是,简述 下工厂化人工孵化中华鳖的基本设施与主要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万夕和 《水产养殖》2004,25(3):27-29
近年来,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育苗产业的发展。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6月,危害河蟹的卵、大眼幼体及早期幼蟹,导致卵发育停止,幼体运动迟缓,摄食受阻,蝉皮困难而死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拟阿脑虫病(Paranophrysiasis)已成为河蟹抱卵蟹培育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造成抱卵蟹大批死亡,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河蟹的育苗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对抱卵蟹拟阿脑虫病的病原体、症状、流行情况、危害、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我们生产实践将该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中养殖的河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加之人为的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死亡现象,从兴化市养蟹情况来看,造成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蟹池缺氧: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裕且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当水中溶氧低于每升2毫克时就会发生死亡。由于一般养蟹池的深度在1~1.5米,池中还常留有浅滩(蟹岛)供河蟹栖息活动,所以塘中实际贮水量不多,水质难以稳定,而投喂的河蟹饲料以动物性占多,数量较大,在多次大量投饲后,河蟹吃剩的残饵、排泄物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特别是在夏秋天气闷热时,蟹池更易发生缺氧,严重  相似文献   

11.
毛银 《内陆水产》1993,(6):19-19
近年鳖的人工养殖发展很快,而如何提高鳖卵的人工孵化率则是广大养鳖专业户遇到的难题。要搞好鳖的人工孵化,提高鳖卵的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务必做到“三控一防”。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河蟹人工养殖时,有一些河蟹个体较小,往往栖息在洞穴中,很少出来活动和觅食,因此生长缓慢,被称之为“懒蟹”。 产生“懒蟹”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由于池水中溶氧量低而造成河蟹在水中感到不舒服离水上岸栖息。这样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河蟹在沿岸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来河蟹育苗的实践证明,抱卵蟹在江苏省连云港海区每年的4月份~5月份,自然水温在12℃~20℃之间,其胚胎发育过程就在短时间内自然完成孵化.因此,后期培育蟹苗的亲蟹来源就成为急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技术是采用低温散养培育的方法来抑制抱卵蟹胚胎发育的速度,延长胚胎发育过程完成所需的时间,以达到解决后期河蟹育苗亲蟹来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广大内陆地区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对苗种质量和出苗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为推迟河蟹大眼幼体的出苗时间,适应苗种市场对后期苗的需求,降低当年扣蟹养殖生产中性成熟的比例,我们于2000年、2001年春季在日照市石臼一村育苗场进行了河蟹抱卵蟹的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水温的升高,不少蟹池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入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特别是蟹农对一些河蟹病害认识不清,尤其是河蟹“三毛”病很难识别,经常有混淆现象,一些蟹农难以对症下药,因而对河蟹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絮毛”病也就是河蟹的水霉病,其病原主要是水霉科中的一些真菌如水霉菌、绵霉菌等。症状:发病蟹的蟹卵表面及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的病灶,导致卵停止分裂变态,病蟹伤口部位组织溃烂,食欲减退,身体瘦弱,行动呆滞,最后无法蜕壳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鳖卵在天然环境条件下,孵化期较长,孵化率较低,因此,一般都采用人工孵化。笔者在多年实践中对鳖卵的人工孵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现介绍如下,供作参考。1 收卵 收卵时间以下午4:00时以后、气温较低时较适宜,不要在烈日下收卵。收卵动作要轻巧,卵要尽量避免摇晃、颠倒、振动,以免卵受到损伤。卵外形圆而大,一端有一个圆形白亮区为动物极,这样的卵是质量好的受精卵,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过程中亲蟹的培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亲蟹的抱卵率、抱卵量以及胚胎质量直接影响河蟹育苗的成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亲蟹成活率和胚胎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在育苗生产中取得成功,现将技术要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天德  邹勇 《科学养鱼》2000,(5):30-30,45
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不断发展,面积不断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将河蟹在繁殖、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疾病特征介绍如下。一、几种疾病的特征及病原体(一)河蟹繁殖期间的几种疾病特征1.抱卵亲蟹在升温催熟过程中发育的卵不断掉落,有时亲蟹自食其卵,这使抱卵率大受损失。这是由于水环境因子中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污染和水温等引起,自食是因缺乏适口的饵料及微量元素钙和维生素C引起的。2.状幼体向Ⅰ~Ⅱ期变态时,幼体不能开口进食,发生第一次大量死亡。这主要是引用老化水,投喂的藻类也不适口,并有部分状幼体变态畸形…  相似文献   

19.
怎样提高蟹苗孵化率我从事河蟹育苗多年,现谈点提高蟹苗产量的体会,供同行参考:一、选好亲蟹我们用过个体超过100克的大蟹,也用过不到50克的小蟹,虽然都能抱卵孵化,并最终育出蟹苗,但产量却并不相同。除了水质、饵料等原因外,我认为亲蟹个体大小对育苗产量也...  相似文献   

20.
河蟹离体卵孵化育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河蟹离体卵的一系列生产性试验,发现离体卵的孵化率、出苗率及苗种质量都符合生产要求,证实河蟹离卵是河蟹育苗生产中十分有用的资源,具有很强的生产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