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保县广大人民有经营林业的悠久历史,木材、八角是农业经济结构中的主要产品,林业已成为农村主要生产活动和经济来源。一、林业发展概况从199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964.9公顷,飞播造林1569公顷,封山育林142662公顷。1994年实现了造林灭荒达标,1997年实现了绿化达标。目前全县已建成杉木速生丰产林934.2公顷,马尾松2235公顷,八角22867公顷等三大商品林基地。全县商品木材生产逐年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产5000多立方米发展到现在的近10000立方米。全县有各种林场182个,其中国营林场2个,乡办林场4个,村办林场18个,独资或联办林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营农牧团场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发展,家庭林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实体出现,成为农场林业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家庭林场随着生产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但家庭林场生产的自我完善的发展和存在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省林业由于实行单一的经营形式,不适应不同经济形式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和广大林农的积极性,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林业经营形式也朝着多样化发展。国营林业系统中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林农兴办家庭林场、经营自留山、承包责任山,并创造了许多联营形式的林业合作经济.广大乡村,千家万户经营林业的形式,已成为我省发展林业生产的主要部分。以1984年我省造林产值为例,国营和集体占39%,属个人所有并经营的林  相似文献   

4.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历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1962年建场至1982年属造林为主阶段;自1983年至今属经营为主、造林为辅阶段。多年来累积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达5.73万公顷;累积经营抚育森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达14余万公顷次,累计治理和消灭沙荒面积6万公顷。科学的人工造林和集约经营使林场的森林资源总量发生了质变和量变,生态体系建设成绩斐然。统计分析林场历次经理调查数据主要因子,直观地反映了林场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湖南的乡村林场建设始于1956年。据1995年底统计,全省有乡村林场23182个,其中,集体林场20586个,联办林场2596个。经营面积ISS.33万公顷,活立木4773.l万立方米,毛竹7426.8万株。与“七五”期间的1989年相比,乡村林场个数增加了2674个,多数是不同形式的股份制合作林场,经营面积增加了45.69万公顷。乡村林场经营的山林面积和拥有的森林资源,已成为全省林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期间乡村林场建设的主要特点1、股份制合作林场正在蓬勃兴起。股份制合作林场是近几年我省林业改革的产物,它的兴起对我省林业发展起到了…  相似文献   

6.
横县各级党委、政府放手发动群众,采取乡办、村办、联办、户办等多种形式创办林场,大搞林业综合开发。1990年至1991年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区乡村林场先进单位。据林业部门最近调查统计,全县经营面积10公顷以上的乡村林场,已由1980年以前的40个发展到228个,共造林种果10843.5公顷,占全县人工林有林面积的51.6%,用材林立木蓄积量达13万多m~3。翻开横县乡村林场的档案,各场何时创建、经营方式、人数、面积和生产情况如何等等,均一目了然。办场较早、已产生经济效益的林场,都各有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5,(1):38-38
王树喜家庭生态林场,位于五岔沟林场施业区143林班86号,承包管护经营面积381公顷,其中有林地107公顷,无林地274公顷。2000年,五岔沟林业局在全国林业行业首创家庭生态林场.王树喜带头先抓取场号,并于当年秋天建成家庭生态林场,  相似文献   

8.
喀什地区共有11个林场。其中,叶城县等8个林场为人工造林林场,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各县周缘的荒滩、荒地等自然环境恶劣但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地方建立起的林场,这些林场集中人力、物力,集中连片造林,集中管护。据2004年数据统计,全地区人工造林林场土地总面积1.2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0.52万公顷,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0.3万公顷。现有在职职工593人,离退休职工378人。几十年来,国有林场不仅是各地重要的生态屏障,还在促进全社会造林、基地建设、种苗生产、林业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头、指导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卓资县保安林场经营天然次生林5万亩,人工林5万亩,现有职工六十五人。一九八四年有54户试办家庭林场,共承包天然次生林4万亩,人工林2万亩。一年来经济效益显著,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一、完成数量多,质量好。办家庭林场以后,生产任务直接与个人见面,完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环与个人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1984年造林合格率达95%以上,整地合格率达97%,造林成活率由往年的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二、减少了非生产人员,压缩了非生产性支出。一个六十余人的小林场,过去非生产人员多达46人,办家庭林场后减少27人。由于非生产人员的压缩,开支相应减少,一九八四年比一九八三年减少非生产性支出1.5万元。为扩大林业再  相似文献   

10.
国营林场承包后,生产形式由集体劳动转变为各家独立经营,分散作业。摆在国营林场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适应转变了的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林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经营管理,把住造林质量关。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共性问题是造林质量差,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如蛤蚂甲林场一个造林承包户,上报造林面积2亩,实际一棵活树也未见到。其他林场也存在类似情况。“两率”低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1986年的水  相似文献   

11.
太本林场位于突泉县的东南部,总经营面积1.56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1万公顷。现有拖拉机4台,汽车、车床、钻床、电焊机各1台,发电设备1套。全场总户数87户,总人口385人,其中国家职工101人。建场初期,年造林333公顷,以后增加到566公顷。1982年开始与有关乡进行合作造林。近几年,随着职工人数的增多,造林投资少、任务吃不饱,林场的经济困难。林场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讨论,决定调整产业  相似文献   

12.
秀山县轿子顶林场建于1958年,目前经营总面积3159.5公顷,32年来,累计造林4682.87公顷,现有保存面积2148.9公顷。但由于没有完全适地适树,加之粗放经营,现有保存面积中有150公顷为低产林,造林经营仍是林场今后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反映综合立地质量的立地指数与立地条件中的主要立地因子建立回归方程,计算立地指数,进行立地分类,为林场今后的造林树种选择及营林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林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家庭林场这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在国有林区确立了,并迅速发展起来。实行家庭林场经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如何认识家庭林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户承包的家庭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如何,森工采集生产是否适宜家庭承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是实践向林业经济理论界提出的新任务,本文拟结合林业企业实际谈些拙见。一、国有林区改革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林区借鉴农业家庭承包的经验,以定包为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4.
采取积极的经营措施推进国有林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州市共有26个国有林场,大多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市国有林场现有经营面积26.27万公顷,有林地20.93万公顷,森林蓄积1228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21万立方米。到2001年止,已累计为国家建设提供商品材410万立方米。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林业行业、木材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林场的经营策略却没有随形势作相应的调整,故而在经营生产方面出现了问题,林场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是林场经济效益普遍不好,亏损面大。2001年,全市国有林场有19个亏损,亏损面达到73%,亏损额达到1000余万元,大多数林场不…  相似文献   

15.
平乐县大冲纸厂是县二轻局的一个集体企业,下办一个经营面积1300公顷(19500亩)的林场,办林场前原有森林282.67公顷(4240亩),五年来共造林797.87公顷(11968亩),其中杉树243.07公顷(3646亩),松树554.8公顷(8322亩);1991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1990年度乡村林场先进单位。大冲纸厂办林场采取了承包责任制,把实行承包制当作关键措施来抓。一是林场建立管理制度,实行独立核算,与纸厂的财产、经济分开。在林场有收入之前,生产费用,建设投资、职工工资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现有56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100万公顷,现有职工6760人。多数林场是60年代建立的造林林场,经营天然次生林的林场不多。多年来,由于单一搞林业生产,花钱全靠事业费投资,造成多数林场开支大、贡献小,陷入了“一穷二死”的危困局面。近几年,赤峰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深化改革中,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思想,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搞多种经营,取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的林业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9年造林累计面积超过过去28年造林面积总和,有林地面积已达1640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全区9年间共取得科研成果113项,其中55项受到国家、林业部、自治区和盟市人民政府的表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林业科研机构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充实。现在全区各  相似文献   

18.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林场累积营造人工林的保存面积达5.7万公顷;累积经营抚育森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达14万公顷,累计治理和消灭沙荒面积6万公顷。科学的人工造林和集约经营使林场的森林资源总量发生了量变和质变。一、建设成就与经验探析源于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1962年建场后,几代务林人发扬"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林业政策的调整和农村林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有自留山、责任山,极大地调动了造林积极性。有林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特长的农民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承包了集体荒山荒地,涌现了多种形式的林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发展林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深化林业改革过程中,加强和完善林业生产经营形式,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振兴,发展林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0.
乡村森林资源特征与定位 1.资源特征: 比重最大。乡村林业大多是非公有制林业。过去由集体林场经营的森林和林地已基本下放给农户经营。融安县20世纪80年代初有各级各类集体林场104个,经营面积1.6余万公顷;80年代中期减至79个,经营面积1.狳万公顷;21世纪初,剩下一个乡办集体林场,经营面积0.067余万公顷。融安、融水、三江等林区县,乡村非公有制森林面积分别占该县森林总面积9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