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畜牧业生产中蛋白质饲料缺乏的问题,我所科技人员用科学的方法,从蚯蚓中提取出了“蚯体复合氨基酸溶液”,经江西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分析,溶液中含有5种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我们用这种复合氨基酸溶液做了饲养生长肥育猪的试验。一、试验材料供试猪为杜洛克公猪与贛州白猪(母猪)的杂一代仔猪。  相似文献   

2.
蚯蚓的养殖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池养、箱养、立体养等。这些方法虽然在蚯蚓养殖中起着很大作用,但在大规模生产中,占地多,费劳力,管理麻烦,而且蚓体和蚓粪混在一起,需要及时清理,否則容易使蚯蚓栖息环境污染,蚯蚓繁殖率下降,滞育,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轻劳动强度,使蚓体和蚓粪自动分离,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了一种新的养殖方法——立体多孔槽养殖法。  相似文献   

3.
<正> 利用蚯蚓喂虾,可采取以下四种方法:一是饲喂活蚯蚓;二是把活鲜蚯蚓绞成糊状(用绞肉机即可)拌入一定比例的干粉料,制成混合饵料;三是把活蚯蚓烘干或晾干,磨成粉状,作为添加剂;四是采取生化提取法,将活蚯蚓体中所含的18种氨基酸提出,制成液体添加剂。用蚯蚓饲养对虾有以下好处: ①蚯蚓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齐全,对虾食后消化利用率高。经化验分析,蚯蚓的营养价值高于贻贝和执白虾。②用蚯蚓饲喂对虾不污染水质,能提高对虾的存活率、产卵、孵化率。活蚓入水2秒钟左右,即可放出黄浆和粘液,在海水中一般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蚯蚓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养殖鲟鱼对其产品品质的影响,对蚯蚓养殖鲟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蚯蚓养殖条件下鲟鱼含肉率为64.96%;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17.78%、8.67%、1.92%;肌肉中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81.67%。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16%,占氨基酸总量的58.9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1.43。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3.83%,占氨基酸总量的34.65%。必需氨基酸指数(WHO/FAO标准为参照)为78.94%,亮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赤子爱胜蚓提取物对小白鼠移植瘤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子爱胜蚓(E.foetida)是正蚓科爱胜属中一个分布十分广泛的种,也是人工养殖最多的一个良种。蚯蚓除了在农业和畜牧业上作为改良土壤和蛋白饲料外,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用途。我国利用蚯蚓作为药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蚯蚓药用的处方达40余种。近代的研究表明蚯蚓不但富含蛋白质而且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蚯蚓体内还有蛋白  相似文献   

6.
“太平二号”蚯蚓食性复杂,喜食畜禽粪便,能够降低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蚯蚓对硒也有很强的富集作用。该试验在半发酵牛粪中添加不同比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 SS)与富硒酵母(selenium-enriched yeast, SY)的混合硒(10 mg·kg-1,SS∶SY=1∶1,1∶2,1∶4)养殖蚯蚓,探究硒元素对蚯蚓生长繁殖和蚯蚓粪肥力(N、P、K)的影响,选择富硒蚯蚓的适合养殖浓度及复合硒比例,在蚯蚓处理牛粪的同时提升蚯蚓富硒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牛粪基料中添加硒元素,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与日增重倍数较低(P<0.01),试验组中以SS组生长繁殖较好;(2)试验组蚯蚓蚓体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中,SY组蚓体硒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3)SY组与混合Ⅲ组(SS∶SY=1∶4)蚓粪中N含量最高,混合Ⅰ与混合Ⅲ组蚓粪的P含量最高,混合Ⅲ组蚓粪中K含量最高;(4)各试验组蚓粪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以混合Ⅰ组蚓粪硒含量最高,SS组蚓粪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养殖蚯蚓中,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如何,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现将我场情况简介如下: 我场自1980年10月底开始养殖日本大平二号蚯蚓。1981年是试验观察和扩大增殖阶段,由引进的100条增殖到30万条,当年供应外地种蚓5万条;同时在养殖和利用上,作了一些初步研究工作。1982年进入小批量生产蚓体阶段,饲养面积逐步扩大到500平方  相似文献   

8.
蚯蚓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资源。蚯蚓群集,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肥效,促进农作物和果树的增产;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环境,又为人们提供肥效很高的蚓粪,成为园艺、花卉和苗圃的优质有机肥;蚓体又是畜、禽、鱼的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9.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是野生禽类和兽类重要的饲料来源。美国知更鸟(候乌)每天所吃的蚯蚓等于它本身体重的两倍。据报道蚯蚓被新西兰毛利族人认为是味遭鲜美的食品。赤子爱胜蚓在美国很普遍,它能够在粪肥和堆肥中找到自己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从商业饵料公司买来的赤子爱胜蚓,用冷水冲洗掉苔泥诏。分别蘑成泥浆和制成脱水蚯蚓粉的样品,根据 AOAC 方法作蛋白质(N×6.25),醚浸出物,纤维、灰分、钙、磷成分的分析(见表)。用 Beckman-120C 氨基酸分析仪分析脱水蚯蚓粉。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择蚯蚓在我国分布广泛.人工养殖蚯蚓,应选择那些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种类.目前最优良的品种是北星二号、太平二号,它们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而成的.其他可供养殖的种蚓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辟蛋白质饲料来源,我所于1979年开始对蚯蚓进行人工养殖试验。现将初步试验介绍如下: 一、选择蚯蚓养殖品种及对比试验济南地区最常见的有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通俗环毛蚓、背暗异唇蚓等,为了从本地选择养殖品种,我们对赤子爱胜蚓与环毛蚓进行了养殖对比。  相似文献   

12.
在蚯蚓养殖中,如何把成蚓、幼蚓、蚓茧和蚓粪分离,是国内外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养殖蚯蚓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发现蚯蚓产茧、蚓茧孵化、幼蚓生长和饲料消耗都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研究出一种分离成蚓、蚓茧和蚓粪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3.
蚕丝是一种动物性蛋白纤维,它由丝胶和丝素两种蛋白组成。构成丝蛋白的主要氨基酸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四种氨基酸约占茧丝蛋白氨基酸总量的90%,构成茧丝蛋白的氨基酸除来自桑叶外,也有一部分通过蚕体代谢过程由其它物质合成。蚯蚓制剂经测定,含有17种氨基酸,尤其构成丝蛋白的主要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丰富。经1983~1988年多次试验,证明蚯蚓制剂50~150倍液给家蚕添食有增强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猪粪养殖蚯蚓的可行性及温度对其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猪粪养殖的蚯蚓在15,20,28℃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取食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猪粪养殖的蚯蚓生长较快,个体重量较大,蚓茧孵化率为65%~75%;猪粪养殖的蚯蚓的适宜温度为20~28℃,在此温度下蚯蚓逃逸和死亡数量少,活动较为活跃,采食量和排便量大,增重快;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产茧和生殖环带出现日龄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孵化率增高,幼蚓到成蚓周期约为70~80 d。说明温度对猪粪养殖的蚯蚓生长和繁殖有较大影响,利用猪粪养殖蚯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01)g的大鲵稚体3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组大鲵稚体投喂5种不同的饵料,分别为鱼块、黄粉虫、水蚯蚓、卤虫和米虾,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不同饵料对大鲵稚体的存活率以及全鱼水分、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米虾组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各组最高,显著高于水蚯蚓组和卤虫组(P0.05);黄粉虫组和水蚯蚓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干物质效率表现为鱼块组和水蚯蚓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米虾组显著高于卤虫组和黄粉虫组(P0.05),卤虫组显著高于黄粉虫组(P0.05);各组间大鲵稚体蛋白质效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水蚯蚓组米虾组鱼块组卤虫组黄粉虫组;鱼块组脂肪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卤虫组和米虾组显著高于水蚯蚓组和黄粉虫组(P0.05),水蚯蚓组显著高于黄粉虫组(P0.05)。米虾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为各组最高,显著高于黄粉虫组和卤虫组(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黄粉虫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大鲵稚体全鱼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水蚯蚓组、卤虫组和米虾组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显著高于鱼块组和黄粉虫组(P0.05)。鱼块组和米虾组大鲵稚体胃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黄粉虫组和卤虫组(P0.05);黄粉虫组胃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胃肠道淀粉酶活性仅卤虫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米虾是大鲵稚体的最佳饵料,鱼块次之,水蚯蚓和黄粉虫最后选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温度对牛粪养殖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牛粪养殖的蚯蚓在15,20,28℃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取食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牛粪养殖蚯蚓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蚯蚓逃逸和死亡数量少,较为活跃,采食量和排便量增加,增重快;蚓茧孵化率达80%~92%,幼蚓长到成体需要70~80 d。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产茧和生殖环带出现日龄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和孵化率升高的现象,幼蚓到成蚓周期为70~80 d。  相似文献   

17.
一、青蚯蚓(威廉环毛蚓)的养殖 1.胡桑田养殖方法:桑田行距一般在1.3米左右,在行距中心开宽35厘米、深15~20厘米的槽,下投蚓饵,再用泥土复盖好,而后待捕拾到种蚓后,即在蚓饵区表土上泼少量水放入蚯蚓。这样蚯蚓就会自行钻入。在蚯蚂大量养殖后,由于蚯蚓的改土作用和蚓粪的肥效作用,能促使桑叶增产。  相似文献   

18.
实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 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以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效果最好,对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肌肉氨基酸总量方面,除去2%蚯蚓粪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添加7.5%蚯蚓实验组氨基酸总量最高;在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7.5%蚯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实验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在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各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蚯蚓和蚯蚓粪均可提高EAAI值,以添加7.5%蚯蚓时EAAI值最高。综上所述,添加一定浓度的蚯蚓和蚯蚓粪有改善草鱼肌肉品质的趋势,以添加7.5%蚯蚓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黄梅县土桥公社蚯蚓养殖场用日本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与本地黑脊蚓进行杂交试验,取得成功,大大提高了蚯蚓的繁殖能力。 1980年7月13日,土桥公社蚯蚓养殖场的科研人员将4条大平2号和4条本地黑脊蚓放在一玻璃箱内喂养。10月10日,科研人员开箱检验,共繁殖401条,繁殖率比纯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替代鱼粉的动物源性蛋白质资源,采用不同C/N比猪粪腐熟的堆料养殖蚯蚓并加工成蚯蚓粉,检测蚯蚓粉的营养成分,与鱼粉的营养成分分析对比,并对其作为家禽蛋白饲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蚯蚓粉的粗蛋白含量为62.33%~65.93%,氨基酸含量为54.2%~62.91%,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55.48%~59.75%;蚯蚓粉中4种重金属(铜、铁、锌和总砷)、2种毒素(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和3种抗生素(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和恩诺沙星)含量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研究结果提示蚯蚓粉是可替代鱼粉的高蛋白动物性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