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成市充分发挥浅海资源丰富的优势,牢固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发动各层次的力量,大规模开发千里黄金海岸。目前,该市百万亩浅海已成综合开发海洋“农牧场”。1992年,全市海水增养面积达19.1万亩(1.27万ha),养殖总产量26.8万t,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县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一渔业大县——荣成市在加速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上荣成”的进程中,不断强化投入力度,着力培养科技人才,开发高新产品,积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荣成由“海洋大县”向“海洋强县”跨跃。现在,科技已成为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科技进步在海洋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60%。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海岸线长达984华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可养滩涂15万亩,20米等深线内可养水面及海底各200万亩。海洋经济在该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速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个市始终坚持唱好“科技兴海”重头戏。大力发  相似文献   

3.
规模养鲍效益高山东省荣成市青鱼滩渔业公司是个村办企业,在当地率先发展鲍鱼养殖,至今已形成:“育苗──中间培育──养成”相配套的大规模养鲍体系,现有育苗木体6000平方米,年产鲍苗1200万头,海底播养面积150亩,总存养量1000万头。如今该公司已度...  相似文献   

4.
据安徽省水利厅资料,安徽省现有水库4241座,可养水面123万亩。其中,大型水库10座,可养水面43万亩,中型水库91座,可养水面36.7万亩,小(一)型水库497座,可养水面22.2万亩,小(二)型水库3643座,可养水面21.1万亩。多年来,水库一直是我省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尤其是中型水库,其结构和功能同大型水库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境内共有各类养鱼水面18万余亩,其中水库水面16万余亩。除5座万亩以上大型水库外,中小型水库120余座,养鱼水面6万余亩。由于多年来一直是“人放天养”、“白水养鱼”,1984年以前平均单产徘徊在5.0公斤左右,严重影响着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迅速改变这种局面,从1985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半精养技术推广工作,到1987年末结束,取得了平均亩产31.2公斤,最高达162.5公斤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6.
我市有可养水面111.16万亩,其中外荡(湖泊、河道)89.76万亩,目前已养76.49万亩,其中精养面积14.76万亩.去年外荡精养11.48万亩,产鱼29.05万担,平均亩产253斤,比粗养提高4.87倍.其中单产超过千斤的有1,078亩,超过500斤的有6,696亩,超300斤的有9,629亩. 1980年以前,我市外荡养鱼仅限于利用水中天然饵料资源的粗养,以肥水鱼为主,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平均亩产30多斤.1980年,我们将内塘精养方法应用于外荡,在吴江县八坼乡西联村“烂泥斗”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经过四年的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外荡精养已从几十亩的小荡发展到几百亩、几千至几万亩的湖泊,并在十几万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域中进行围拦精养、增殖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镇海岸线长达84华里,浅海滩涂3万多亩,为充分利用沿海丰富的滩涂资源,发展海珍品养殖,走“以养兴渔”之路,这个镇近期规划、开发四大海珍品养殖基地: 一是5000亩鲈鱼养殖基地。经过几年的实践,他们选定土质肥沃、浮游生物多、水流平缓的桑沟湾南岸作为网箱养鱼的基地。划方设块,确权给有实力开发的单位,尽早开发利用。预计到年底全镇可发展网箱1000个,养鲈鱼300万尾,明年收入可达到1亿元。 三是1000亩鲍鱼养殖基地。该区设在镇辖东海沿  相似文献   

8.
江苏扬州的高邮市龙虬镇现有虾农1500户,共养殖罗氏沼虾4.5万亩(其中镇内养虾2.5万亩、镇外养虾2万亩),养虾面积已占高邮市1/2,占江苏省的1/5,成为了“江苏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2003年全镇罗氏沼虾平均亩产为327千克、最高达550千克,全镇养虾纯收入2500万元,亩平效益1250~1500元。整个虾业一项,实现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丰城县现有可养水面15万多亩,是全省的渔业重点县之一,自从1984年该县实施鱼鸭混养综合措施以来,今年又在全县开展的万亩池塘养鱼丰产示范活动中,大力推广“一塘鱼(面积15亩左右),一棚鸭(1000-1500羽),一栏猪(肉猪15头左右)”的鱼畜禽综合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山东省荣成市是全国重点渔业生产县(市)之一。三面临海,海岸线长487km,沿海分布10个海湾、72个大小岛屿,拥有可养滩涂15万亩,20m等深线内水面和海底各200万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改革开放以来,荣成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改革完善经营体制,使渔业经济步入了快速、高效发展的新时期。199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82万t,渔业总收入75亿元,渔业增加值33亿元,分别是“七五”末的1.9倍、4.5倍和4.1倍,渔业综合实力及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县(市)之首。 荣成渔业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据笔者调查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建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林厅在黄骅县岐口人民公社召开的全省海港养殖现场会议是一次内容丰富的经验交流大会,也是反右倾、鼓干劲的促进大会。黄驿县岐口公社的经验很宝贵,值得沿海各地认真学习。首先是他们认真贯彻了“养捕并举”的方针。岐口历来从事海洋捕捞,开展港养生产还是去冬今春的事,半年时间就建成大型海港养殖场一处,小型海水鱼塘十六处,有效水面达9,000亩,估计可产鱼虾三十万斤,总产值6万余元,为总投资额(5千余元)的十一倍;而海洋捕捞估种可产鱼虾5,600万斤,总产值840万元,为投资额(120万元)的七倍。比较起来,  相似文献   

12.
荣城市充分发挥浅海资源丰富的优势,牢固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发动各层次的力量,大规模开发千里黄金海岸,目前,该市百万亩浅海已成为综合精养“农牧场”。去年,全市海水增养面积达19.1万亩,养殖总产量26.8万吨,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县级市之首。  相似文献   

13.
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上海淡水养鱼的粗、精养总面积已达30万8千亩。其中河沟、湖泊和农业队零星水面粗养共28万6千亩,精养鱼塘已投产的1万7千亩,鱼种塘5千亩。总产量1万4千吨,调市6,500吨。成绩是显著的。但是,这样的产量和需要量相比,还是严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现有水库6200余座,可养水面174万亩(不含丹江口和黄龙滩水库)。其中,大型水库45座,83万亩,中型水库223座,43万亩;小型水库6049座,48万亩。可养鱼水面约占全省可养水面的五分之一,约占全国水库可养水面的十二分之一,无论在全省渔业生产中还是在全国水库渔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孙孝颜 《水库渔业》1985,(2):25-26,41
河南省现有水库2,446座,可养水面150万亩,其中大型17座,97.6亩;中型90座,19万亩;小型2,339座,33.4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培育资源,整顿秩序,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上来,全省水库渔业逐渐稳步发展。1984年利用水面130万亩,利用率86%,  相似文献   

16.
荣成市俚岛镇在鲍鱼筏式养殖上取得成功经验。本文是荣成市筏式养鲍技术协作组在推广该镇养殖经验过程中的技术总结,是适合我国北方海域鲍鱼筏式养殖的操作规程。本文对筏养鲍鱼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日常管理方法、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突出可操作性。按本技术要求操作,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80%以上,年亩纯益达4万元,是筏养海带扇贝的20多倍。  相似文献   

17.
我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6万亩,2002年主养团头鲂面积已达0.76万亩,占65.5%。90年代初期,养殖鱼类产量偏低,镇农业服务中心针对提高养殖产量,就“主养团头鲂、增加养殖效益”这一课题开展试验和示范推广,初步掌握了主养团头鲂亩产750千克的养殖技术,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一、养殖条件及设备1.池塘面积10~50亩为宜,水深1.8~2.0米,池底平坦,少量淤泥,塘埂坡比1∶2.5以上,塘埂坚实,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方便。2.渔机设备水泵、投饵机、增氧机(15亩池塘需配套3千瓦…  相似文献   

18.
湘阴县开展“养”、“捕”之争。大破“重捕轻养”的旧思想、旧习惯,渔业生产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今年,全县的27万多亩水面,已有26万亩养了鱼。现在,这个县到处是鱼山鱼海,遇水皆鱼。特别是每当夕阳西下,风平浪静时,大量鱼群就浮在水面,投石即跳,景象极为动人。到10月底止,已捕捞44万  相似文献   

19.
<正> 荣成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500多公里,20米等深线内可养水面和海底达300多万亩,可养滩涂面积达15万亩,海上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思,我们市委、市政府根据调查研究,及时提出了“以养兴渔,养捕加、贸工渔综合经营”战略,实现了渔业由以捕捞保生产向以养殖  相似文献   

20.
湖北素以“千湖之省”著称,现亦堪称“千库之省”,全省有水库数千座,总面积达225万亩。全省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73%,而产量只有水产品总产量的27%。尤其是水库,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