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旨在体外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基础上利用氯化钴(CoCl2)建立细胞缺氧模型,探讨维生素C(VC)对缺氧肉鸡PASM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转录的影响。选用21d健康AA肉公鸡,分离、培养并鉴定PASMCs,利用CoCl2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再用7个浓度的VC(0、50、100、200、500、1 000和1 500μmol·L-1),5个培养时间(6、12、24、48和72h)处理,试验共设3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结果表明,利用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出肉鸡PASMCs;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oCl2均可使细胞缺氧基因(HIF-1α、VEGF、VEGFR2)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促进细胞增殖,250μmol·L-1 CoCl2处理48h可成功建立肉鸡PASMCs缺氧模型;500或1 000μmol·L-1VC处理48或72h可显著降低缺氧PASMCs中HIF-1α、VEGFR2mRNA的转录(P0.05),而1 500μmol·L-1VC则显著增加缺氧PASMCs中HIF-1α、VEGF、VEGFR2mRNA的转录(P0.05)。结果提示,缺氧会导致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基因表达量与细胞增殖增加,而VC能降低细胞对缺氧信号的敏感性,使缺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对低氧培养的鸡胚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将原代培养的PMVECs分为5组:对照组、低氧组、低氧处理+40mg/L红景天苷(SDS)组,低氧处理+80mg/L SDS组,低氧处理+120mg/L SDS组,通过比色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PMVECs上清液中MDA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PMVECs HIF-1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低氧组相比,PMVECs经不同浓度SDS处理后上清液中MDA的合成量显著下降(P0.05),PMVECs 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果表明,SDS能有效抑制低氧处理的鸡胚PMVECs 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MDA的合成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首先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选取第三代细胞对其分别进行药物处理(DMOG组)和不做药物处理(对照组),检测EMT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Ⅰ+Ⅱ型胶原酶可以更好地获得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结果细胞CK18表达呈阳性,Vimentin和CD31呈阴性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MOG组中的HIF-1α,TGF-β1,α-SMA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由铺路石样转变为长梭形,经鉴定长梭形细胞为间质细胞。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并发现HIF-1α表达上调可以促进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饲粮添加1.5mg/kg三碘甲状原氨酸(3,3′,5-triiodothyronine,T3)诱导肉鸡产生腹水综合征(AS),研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VC对肉鸡机体氧化与抗氧化能力、肺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及AS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VC可不同程度降低肉鸡心脏指数和AS发病率,1000mg/kgVC可显著降低肉鸡心脏指数(P<0.05);饲粮VC可增加AS肉鸡肝脏和血液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MDA的含量,饲粮添加100、1000和10000mg/kgVC可显著降低AS肉鸡肝脏和血液MDA的浓度(P<0.05),添加100、500和10000mg/kgVC可显著提高血液T-AOC活性(P<0.05);VC可以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AS肉鸡肺脏HIF-1α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在1000mg/kg时,HIF-1α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从血液生化指标来看,VC可降低AS肉鸡血液中乳酸的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在500、1000mg/kg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00mg/kgVC对肉鸡AS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凝结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和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和抗病毒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21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BC6组、BC7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6组饲喂基础日粮+凝结芽孢杆菌(2×10~6 cfu/g饲料),BC7组饲喂基础日粮+凝结芽孢杆菌(2×10~7 cfu/g饲料),于试验第21天屠宰取样,检测空肠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以及空肠炎性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1(HSPH1)、趋化因子(CCL2)、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白细胞介素-4(IL-4)、抗氧化应激转录因子2(Nrf-2)基因]及相关蛋白[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1(OAS1)、抗黏液病毒1(MX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BC6组空肠MDA、H_2O_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HSPH1、IFN-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OAS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7组空肠H_2O_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CAT活力显著升高(P0.05),IL-4、HSPH1和Nrf-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IFN-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MX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和抗病毒能力,促进仔猪肠道吸收,从而维护肠道稳态,且日粮中添加2×10~7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阐明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和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对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第4代细胞以1×106个/孔接种于6孔板,以10-7 mol/L PGE_2和PGF_(2α)分别预处理细胞24h,以100ng/mL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细胞4、8和12h后分别提取RNA和总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COX-1与COX-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OX-1 mRNA表达量在PGE_2单独作用4、8和12h后显著上调(P0.05);COX-2mRNA表达量在PGE_2单独作用4和12h后显著上调(P0.05),PGE_2单独处理使COX-1、COX-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8和12h时COX-1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LPS刺激后COX-1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LPS刺激后4、8和12h时COX-2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LPS刺激后COX-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LPS单独处理组相比,LPS+PGE_2处理组在8和12h时COX-1和COX-2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同时COX-1和COX-2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PGF_(2α)在LPS未刺激和刺激后对COX-1和COX-2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PGF_(2α)单独处理8和12h后COX-1mRNA表达量上调(P0.05)。两种激素联合处理与各自单独处理及LPS单独刺激相比,对COX-1和COX-2mRNA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80-1985
本试验通过H_2O_2建立小鼠胚胎氧化损伤模型,添加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胚胎进行体外培养,DCHFDA测定胚胎内部ROS水平,半定量PCR测定胚胎内部抗氧化基因和NADPH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经过48h处理后,5μmol/L吡格列酮处理组的4-细胞率(P0.05)和囊胚率(P0.05)都比对照组的高;(2)DCHFDA检测发现,H_2O_2+PIO处理组的ROS水平比H_2O_2处理组的低(P0.05);(3)H_2O_2降低抗氧化酶Gpx1、Gpx2的表达(P0.05),而吡格列酮能上调Gpx1、Gpx2的表达(P0.05);(4)H_2O_2上调NADPH氧化酶亚型Nox1、Nox3表达,吡格列酮能下调Nox1、Nox3的表达,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但H_2O_2明显上调NADPH氧化酶亚型Duox2和NOX调节亚基Noxo1的表达水平(P0.05),吡格列酮均能明显抑制Duox2和Noxo1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吡格列酮能增加抗氧化酶的表达以及抑制NADPH氧化酶的表达,从而有效调控胚胎内部ROS水平,促进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调查活性氧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过程中蛋白质类泛素SUMO-1表达及精-卵结合能力的影响。试验分为0(control)、10、50、75和100μg/mL H_2O_2处理组。利用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Hoechst染色等方法检测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蛋白质类泛素SUMO-1含量、细胞活力、凋亡基因mRNA表达、透明带(zona pellucid,ZP)溶解度和精子-卵母细胞结合的表达。结果表明,75μg/mL H_2O_2组与对照组、10和50μg/mL H_2O_2组比较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及细胞活力显著降低;75μg/mL H_2O_2组与其他H_2O_2组相比ZP溶解时间显著延长,并减少了精子黏附在成熟卵母细胞透明带上的数量(P0.05)。在77和18 ku处出现SUMO-1蛋白标记,75μg/mL H_2O_2组与对照组、10和50μg/mL H_2O_2组比较SUMO-1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75μg/mL H_2O_2与对照组、10和50μg/mL H_2O_2组比较显著下调了Bcl-2基因,而Caspase-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和10μg/mL H_2O_2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50μg/mL H_2O_2与对照组和10μg/mL H_2O_2组相比显著上调了Bax基因水平(P0.05)。综上所述,H_2O_2能调控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类泛素化水平以及精-卵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旨在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研究对象,探讨氧化损伤可能的路径。本试验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以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培养24 h;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PDTC),以每个孔1 mL的PDTC(20μmol·L-1)孵育细胞24 h;H_2O_2组(H_2O_2),加入0.5 mmol·L-1的H_2O_2处理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ROS水平与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DTC可显著提高细胞的总凋亡率(P<0.05),可显著上调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6、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Beclin 1的mRNA表达量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I的值以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核因子kappa B副族1(p50)、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Bcl-2)、v-rel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和环氧合酶(Cox)-2的mRNA表达量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H_2O_2可显著提高细胞的ROS水平和细胞总凋亡率(P<0.05),可显著上调caspase-3、caspase-6、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Beclin 1和LC3-II/LC3-I的mRNA表达量以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p50、Bcl-2、RelA和Cox-1、Cox-2的mRNA表达量以及核因子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果提示,H_2O_2会引起C2C12细胞的ROS升高,并且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这与NF-κB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的作用相类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条件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取14~16日龄鸡胚,改良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氯化钴作为化学缺氧模拟剂处理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以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为缺氧指标,摸索合适的氯化钴使用浓度,构建细胞缺氧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阻断剂ISO-1阻断MIF,比较阻断前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利用Western boltting检测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MTT法及细胞计数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显示:经800μmol/L CoCl2处理24 h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IF-1α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极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IF及CyclinD1表达均显著升高;与缺氧组相比,阻断剂ISO-1处理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IF及CyclinD1表达均极显著升高。综上,缺氧条件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IF表达量增加,通过上调CyclinD1的表达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究香菇多糖(LN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肌肉组织炎症反应及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体重(7.84±0.21)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照体重近似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头)和香菇多糖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香菇多糖组饲喂基础饲粮+0.02%香菇多糖。饲喂28 d后,每组选6头猪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剩下的6头则等量注射0.9%生理盐水,4 h后将仔猪麻醉、屠宰,取肌肉样品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叉头转录因子(FOX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注射LPS后,仔猪TLR4、骨髓分化因子88(MyD88)、NOD2、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K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背最长肌和腓肠肌中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且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腓肠肌中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添加香菇多糖后,背最长肌中MyD88、TNF-α和腓肠肌中TLR4、RIPK2、NF-κB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2)注射LPS后,仔猪背最长肌和腓肠肌中FOXO1和肌肉环指蛋白1(MuRF1)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Akt1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添加香菇多糖后,腓肠肌中肌萎缩F-box(MAFbx)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02%香菇多糖可能在应激急性期通过进一步激活LPS刺激导致的断奶仔猪肌肉组织中的TLR4和NOD信号通路来加强机体免疫力,同时通过调节Akt/FOX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来减缓肌肉蛋白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谷氨酰胺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氧化应激人结肠癌HT-29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阐明谷氨酰胺的抗氧化效果和作用机理。HT-29细胞经不同浓度[0(对照组)、0.5、2.0、10.0 mmol/L]谷氨酰胺和0.35 mmol/L H_2O_2分别处理12、24、32 h后,测定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谷氨酰胺对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对HT-29细胞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处理24 h后,0.5、2.0 mmol/L Gln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32 h后,0.5、2.0 mmol/L Gln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处理12 h后,各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0.5 mmol/L Gln组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5与2.0 mmol/L Gln组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0.5、2.0和10.0 mmol/L Gln组Caspase-3、NF-κB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处理32 h后,与对照组比较,2.0 mmol/L Gln组细胞表面诱导凋亡分子(FAS)、Caspase-3、NF-κB、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10.0 mmol/L Gln组FAS、Caspase-3、NF-κB、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3)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Gln处理使活细胞数量提高了5.32%~11.97%,坏死细胞数量降低了6.75%~12.66%。处理32 h后,与对照组比较,Gln处理使活细胞数量提高了1.39%~7.63%,坏死细胞数量降低了3.40%~4.57%。由此可见,谷氨酰胺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H_2O_2诱导的HT-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发育阻滞与抗氧化物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之间的关系。试验分3组: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H_2O_2+PIO处理组。通过H_2O_2建立小鼠胚胎氧化损伤模型,添加抗氧化物质PIO对胚胎进行氧化修复,DCHFDA测定胚胎内部ROS水平,半定量PCR测定母型-合子型胚胎内部相关母性效应基因和合子型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1-细胞和2-细胞胚胎H_2O_2处理组的ROS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和H_2O_2+PIO处理组的高(P0.05);(2)H_2O_2处理组的2-细胞向4-细胞过渡率明显比对照组和H_2O_2+PIO处理组低(P0.05),但各处理组之间1-细胞向2-细胞过渡率差异不显著(P0.05);(3)H_2O_2处理组的母性效应基因Hsf1、Zfp3612、Zp3和合子型基因Eif1-α、Zscan4d和Muerv-L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和H_2O_2+PIO处理组低(P0.05)。综上表明,氧化应激通过下调2-细胞胚胎母型效应基因和合子型基因表达,导致小鼠胚胎2-细胞发育阻滞,抗氧化物质吡格列酮可促进胚胎发育,有效克服胚胎体外2-细胞发育阻滞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L-茶氨酸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集42日龄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完全培养基中添加800μmol/L H_2O_2、4 mmol/L L-茶氨酸+800μmol/L H_2O_2、8 mmol/L L-茶氨酸+800μmol/L H_2O_2和16 mmol/L L-茶氨酸+800μmol/L H_2O_2,每组3个重复。培养12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L-茶氨酸能显著提高H_2O_2损伤的瘤胃上皮细胞存活率(P0.05),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例(P0.05),显著降低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比值(P0.05)。结果提示,L-茶氨酸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有效地保护由H_2O_2导致的瘤胃上皮细胞损伤;体外条件下,培养液中添加的L-茶氨酸浓度高于8 mm/L时能有效发挥抗凋亡作用。对瘤胃上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嗜酸乳杆菌对氧化应激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抗氧化能力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合蛋白(cla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首先将IPEC-J2分为9组,分别加入0(对照)、0.6、0.8、1.0、1.2、1.4、1.6、1.8和2.0 mmol/L的过氧化氢(H_2O_2),每组6个复孔,根据细胞活力确定最佳H_2O_2浓度。然后根据结果选择1.2 mmol/L的H_2O_2建立氧化应激IPEC-J2模型,将细胞分为7组,分别加入为0(对照)、1.0×10~5、1.0×10~6、1.0×10~7、1.0×10~8、1.0×10~9和1.0×1010CFU/mL嗜酸乳杆菌,每组6个复孔,处理时间为24 h,分析嗜酸乳杆菌对氧化应激IPEC-J2抗氧化能力。最后选择1.2 mmol/L的H_2O_2建立氧化应激IPEC-J2模型,加入1.0×10~9CFU/mL嗜酸乳杆菌继续培养24 h,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添加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H_2O_2氧化应激组、嗜酸乳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H_2O_2组(先加入H_2O_2后加入嗜酸乳杆菌),每组6个重复,测定ZO-1、occludin和claud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当H_2O_2浓度高于0.6 mmol/L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0.6~1.0 mmol/L H_2O_2组相比,当H_2O_2浓度处于1.2~1.8 mmol/L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当嗜酸乳杆菌浓度高于1.0×10~8CFU/mL时,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3)在氧化应激条件下,随着嗜酸乳杆菌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当嗜酸乳杆菌浓度低于1.0×10~7CFU/mL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当嗜酸乳杆菌浓度高于1.0×10~9CFU/mL时,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当嗜酸乳杆菌浓度高于1.0×10~6CFU/mL时,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嗜酸乳杆菌浓度高于1.0×10~7CFU/mL时,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其他各组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5)与H_2O_2氧化应激组相比,嗜酸乳杆菌组和嗜酸乳杆菌+H_2O_2组中细胞浆内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H_2O_2氧化应激组相比,嗜酸乳杆菌组和嗜酸乳杆菌+H_2O_2组中cla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嗜酸乳杆菌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胞浆内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首先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选取第三代细胞对其分别进行药物处理(DMOG组)和不做药物处理(对照组),检测EMT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Ⅰ+Ⅱ型胶原酶可以更好地获得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结果细胞CK18表达呈阳性,Vimentin和CD31呈阴性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MOG组中的HIF-1α,TGF-β1,α-SMA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由铺路石样转变为长梭形,经鉴定长梭形细胞为间质细胞。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并发现HIF-1α表达上调可以促进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海藻多糖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IPEC-J2细胞加入浓度分别为0(对照)、60、120和240μg/mL的海藻多糖处理培养基培养24 h,分析海藻多糖对IPEC-J2细胞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相关基因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60、120μg/mL的海藻多糖可以显著上调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但240μg/mL海藻多糖组occludin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和240μg/mL的海藻多糖可以显著上调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120、240μg/mL的海藻多糖可以显著上调claudin-1和ZO-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60、120和240μg/mL的海藻多糖均显著降低了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和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40μg/mL的海藻多糖显著降低了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海藻多糖可以上调IPEC-J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PEC-J2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对改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感染对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RV感染SPF鸡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天然免疫相关基因,包括Toll样受体(TLRs)、MDA5、IPS-1、IRF-3、IFN-α、IFN-β、IFN-γ、IFITM3、Mx1和OASL等基因在感染后0、12h以及1、2、3、5和7d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ARV感染SPF鸡后7d以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LR3和TLR2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TLR7和MDA5的mRNA转录水平则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显著升高,分别在7dpi和1dpi达到峰值(P0.05或P0.01)。IPS-1的mRNA转录被抑制;IRF-3则呈显著转录上调趋势;IFN-α、IFN-β和IFN-γ均表达上调,分别在2~3dpi达到峰值(P0.05或P0.01)。IFITM3、Mx1、OASL的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升高,均在3dpi达到峰值(P0.01)。试验结果表明ARV在感染早期能够显著性引起TLR7、MDA5、IRF3、IFN-α、IFN-β、IFN-γ、IFITM3、Mx1和OASL的转录上调,抑制TLR3、TLR21和IPS-1的转录,为进一步阐释ARV的分子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细小病毒(PPV)体外共感染对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PCV2和PPV共感染机制及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病毒滴度和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和PPV感染PBMC后PCV2、PPV的病毒滴度含量及Bcl-2、FasL、p53、Caspase-8、PBR、TNF-α等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表明:PCV2、PPV能够感染PBMC细胞,PCV2/PPV共感染中PCV2、PPV的含量分别在24h显著最高(P<0.001);PCV2、PPV单独感染和PCV2与PPV共感染PBMC后引起Bcl-2、FasL、p53、Caspase-8、PBR、TNF-αmRNA转录水平上升;在3h时PCV2/PPV共感染组PBR、P53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12h时PCV2/PPV共感染组FasL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24h时Bcl-2、Caspase-8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PCV2/PPV共感染组TNF-α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PV组(P<0.05),与PCV2组差异不显著。结论:PCV2与PPV共感染引起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上调,加速淋巴细胞凋亡,本试验为PCV2和PPV共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探究甘氨酸(Gly)对H_2O_2诱导氧化应激的小鼠胚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H_2O_2+Gly处理组,对照组胚胎不经H_2O_2处理培养于M16培养液中;其他2组胚胎均置于25μmol/L的H_2O_2中孵育30 min,然后,H_2O_2处理组和H_2O_2+Gly处理组分别在M16培养液和最佳浓度Gly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HFDA)法测定胚胎内部的活性氧水平和巢式PCR法检测内源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胚胎经不同浓度Gly处理后,4 mmol/L Gly处理组的4-cell发育率(P0.05)和囊胚发育率(P0.05)均高于对照组;氧化应激胚胎经4 mmol/L的Gly处理后,胚胎的4-cell发育率(P0.01)和囊胚发育率(P0.05)显著高于H_2O_2处理组;H_2O_2+Gly处理组的活性氧水平显著低于H_2O_2处理组(P0.05);Gly能上调CAT(P0.05)和SOD1(P0.01)基因的表达,而对SOD2基因的表达无影响(P0.05)。综上可知,添加Gly可以有效提高胚胎的抗氧化能力,在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Gly的最适宜浓度为4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