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破伤风主要病因是在阉割时阉猪工具和操作者手的消毒不严,引起破伤风梭菌在阉割创口深部感染,在厌氧的环境下,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由于外毒素作用于猪的神经系统,使病猪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这种传染病死亡率是很高的。破伤风梭菌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自然环境下分布广,故不严格消毒的手术,深部创伤都易引起感染。猪破伤风的诊断不困难,主要掌握下列  相似文献   

2.
<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家畜常因外伤、阉割、去角、剪毛、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外科手术等而感染。2008年6月20日,倴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由可引起运动神经兴奋性增强、骨骼肌持续痉挛的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早在公元前460年即有记载。破伤风通常是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中的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钉伤、刺伤、阉割伤或其它外伤)后感染的。侵入伤口的破伤风梭菌繁殖并产生的痉挛毒素,通过外周神经和血  相似文献   

4.
马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导致,马往往是出现外伤、阉割、分娩和各种外科手术消毒不严发生感染,一般常年均有发病,呈散发。本文介绍了由外伤引起的马破伤风诊断和治疗,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马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偶有发生,为掌握治病时机,提高治疗效果,本人总结我县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的一些临床经验,简介如下。1病因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菌可产生三种外毒素: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症状和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  相似文献   

6.
猪破伤风多因阉割或外伤感染而引起,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我们在医疗实践中,摸索出疗效好,疗程短又省钱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 病因 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猪体组织,由于出血以及适宜的温度给本菌芽胞在伤口封闭的缺氧肌肉组织中  相似文献   

7.
猪破风是因阉割或外伤创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引起。笔者二十年的临床实践,是在无破伤风抗毒素的情况下,采用紫皮蒜注射液配合其它药物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治患猪106头,痊愈94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又称锁口风、强直症等。本病在临床上以牙关紧闭、局部或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性增高为特征。该病常见于外伤、戴耳标、阉割和脐感染。  相似文献   

9.
刘俊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29-129
猪破伤风是经由创伤传染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多发。本病与猪只阉割、外伤或脐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性痉挛和反射兴奋性增高。农村大家畜常因创伤、阉割、消毒不严引发。笔者采用双氧水配合甘草汤治疗大家畜破伤风多例,效果明显,现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木马状"姿势为特征,牛的易感性较大,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莱阳地区某养殖户饲养的2头雄性犊牛,阉割后发生急性破伤风感染,经过现场诊疗,1头治愈,1头死亡。笔者对此破伤风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山羊的感染途径常见于阉割、断脐、断角、扣环损伤皮肤及产后感染等。2003年春季我县在山羊防疫佩戴免疫耳标的过程中,部分乡镇发生多例山羊佩戴免疫耳标后感染破伤风病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防疫负面反应。现将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病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通常表现零星散发.  相似文献   

14.
正破伤风是一种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菌是一种非严格的厌氧菌,在特定条件下可形成芽孢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该病菌的生存条件较为特殊,通常可在部分动物的肠道中发现。也可在一些受污染的土壤中发现。该病菌形成的芽孢,其生命力顽强,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动物体内一旦感染了破伤风梭菌,该病菌芽孢就会在其适宜的生存条件下转变为增殖细菌。穿刺伤、深度创伤以及部分化脓性创伤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牛最容易感染破伤风的部位是阉割伤、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新生牛犊脐带感染及任何身体部位的深度坏死伤。  相似文献   

15.
2002年7月~10月笔者所在的动物保健医院共收治破伤风病例7例,除1例为放牧时被铁钉扎伤、另1例为剪毛时剪破皮肤引起化脓感染外,其余5例均为免疫注射后挂耳牌引起,主要是由于挂牌的部位未经严格消毒或根本未消毒所致。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因此又称强直症或木马病。本病的发生最常见于各种创伤,如蹄部扎伤、阉割、断角、断尾和剪毛及分娩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家畜免疫挂牌制度,因挂牌时操作不当引…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但破伤风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刺伤、脐带伤、阉割伤、手术伤等创伤深、创面组织损伤复杂的创伤更容易感染发病。羔羊多因脐带感染破伤风,发病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家畜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草食动物和人的粪便中。家畜常因外伤和阉割及脐部感染而导致发病。该病常呈散发性流行,病死率极高。其防治方法是:(1)进行免疫注射。为预防家畜感染破伤风。可给家畜进行免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2)防止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家畜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草食动物和人的粪便中。家畜常因外伤和阉割及脐部感染而导致发病。该病常呈散发性流行,病死率极高。其防治方法是:(1)进行免疫注射。为预防家畜感染破伤风。可给家畜进行免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2)防止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公猪阉割部位在肛门直下方的阴囊颈部,由于切口外露及猪常呈犬坐姿势,所以阉割后极易发生感染,引起破伤风,经调查,因阉割后引起猪破伤风的一般为1%左右,在地方性流行地区,甚至达到3%以上。为有效地控制阉割后破伤风的发生,从1981年起,我们对公猪阉割的切口部位进行探索,并与传统阉割术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病畜全身肌群呈现持续性的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仔猪常在阉割后发生。近年来笔者用中西药结合治疗8例病畜,取得良好疗效。1病原该病的病原是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为细长杆菌,有鞭毛、无荚膜,能运动,可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该病菌是厌氧菌,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良好生长。该菌的繁殖体无较强抵抗力,一般常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