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由于它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也称仔猪副伤寒。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表现慢性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眭肺炎。其病原体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  相似文献   

2.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由于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因而也称仔猪副伤寒,是仔猪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本病表现为2种类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以慢性多见。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型为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持续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相似文献   

3.
张啸 《动物保健》2011,(9):73-74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相似文献   

4.
张啸 《兽医导刊》2011,(9):73-74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  相似文献   

5.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  相似文献   

6.
潘培生 《中国猪业》2009,4(12):36-37
猪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称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群病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许多学者乐于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相似文献   

7.
仔猪副伤寒又叫猪沙门氏菌病,是仔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临床上分急性、亚急性与慢性3种类型。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与慢性型表现为顽固腹泻及在回肠与大肠发生弥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变化。因为本病主要侵害1~4月龄断奶仔猪,所以是规模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与经济效益的大敌,应认真研究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由于它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因而也称仔猪副伤寒,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表现为两种类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以慢性多见。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为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持续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相似文献   

9.
第三讲细菌性疾病(下)3猪副伤寒猪副伤寒(Swineparatyphoid)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和慢性型以顽固性腹泻、回肠和大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引起猪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主要有猪霍乱沙门...  相似文献   

10.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猪副伤寒又名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猪霍乱杆菌、猪伤寒杆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  相似文献   

12.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3.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4.
<正>猪副伤寒病主要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猪,以1~4月龄居多。当气候突变,条件应激,管理不善或饲养环境较差时,常导致猪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型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侵害的是2~4月龄的仔猪。本病是条件性传染病,饲料突然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叫猪沙门氏菌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该病多发生于1~3月龄的仔猪,3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此病。该病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16.
3猪副伤寒猪副伤寒主要发生于断乳后仔猪,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急性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3.1病原及其抵抗力。本病的病原体有猪霍乱沙门氏菌及其Kunzendorf变型、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及Voldagsen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是血清型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本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抵抗力,在水、土壤、粪便中能生存几个月,熏腌肉品处理对沙门氏菌的作用不大。沙门氏菌能产生耐热的内毒素,75℃受热1h仍有毒力,人吃了这种病猪肉可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仔猪急性副伤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吕惠序 《养猪》2012,(6):116-117
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幼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19.
<正>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由于它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因而也称仔猪副伤寒,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汤秋萍  韩洪岩 《兽医导刊》2016,(22):150-151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以败血症,慢性者以坏死性肠炎,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