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2006年7月9日,某猪场因猪只发病治疗无效出现大批死亡来我院就诊,我们经过实地调查,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该场猪只所患疾病为猪瘟与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 基本情况该猪场共有怀孕母猪2头,6月龄育肥猪39头,育肥猪为自繁自养。同一个院内另一家养母猪4头(其中3头怀孕,1头生产20多天,所产仔猪健康),育肥猪16头。与其相临的一猪场存栏近100头母猪和育肥猪,20多天前开始发病,经治疗无明显效果,经淘汰、死亡仅剩余9头育肥猪存活。三个猪场的母猪均在配种前接种了五号病疫苗及伪狂犬病疫苗。育肥猪在出生后40天左右注射过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疫苗。未接种其他疫苗也未使用其他预防药物。7月1日该猪场猪开始发病,先发病的是两头怀孕母猪,第二天育肥猪开始相继发病,至7月9日已全群发病,死亡淘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猪场猪病考察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柏新 《养猪》1996,(1):33-34
集约化猪场猪病考察报告金柏新(上海市农科院畜牧所试验场201106)笔者在上海一集约化猪场,对该场在高密度饲养,应用系列全价饲料和流水式生产的新格局条件下,猪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考察,现报告于后。1猪场的基本条件和概况1.1该场建于1989年,饲养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场长是一个猪场的灵魂,既要关注行业动态,更要负责猪场内部的正常生产和运营,肩负提升猪场效益的责任,还要担当员工导师的角色。我是猪场场长。我的职责就是精心呵护猪群,保证猪群健康生长;就是想方设法让每头猪每天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饲料,喝到充足洁净的饮水,呼吸清新舒适的空气;就是不断出栏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云南省某猪场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试验随机采集该猪场的不同日龄猪的血清80份,采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PRV-gE)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B(PRV-gB)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进行猪的狂犬病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日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订适合该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结果表明:该场不同日龄猪PRV-gE抗体全部为阴性,无野毒感染; PRV-gB抗体阳性率均为100%,PRV-gB抗体水平相对较稳定。说明该猪场的免疫程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实现猪场生物安全要在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保证猪健康正常生长,生产安全放心的猪肉及其产品,这些措施中猪场建没是基础,猪场生产是关键,猪场兽医卫生制度是保障。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与动物的生存与健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养殖业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养殖业由散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改变,养殖场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到猪场生物安全涵盖了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目的是切断猪病发生流行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猪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出安全、合格和无公害的猪肉及其产品,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下面结合养猪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湖南省益阳地区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疑似猪流行性腹泻,通过对该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RT-PCR技术病原学检测,最终确定该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通过对该场猪群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将诊断与防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7.
12月28日某猪场负责人王某来访,称其所养460多头猪前1d开始拉稀,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拉稀不止,且有伤亡.我随其赶往猪场.  相似文献   

8.
12月28日某猪场负责人王某来访,称其所养460多头猪前1d开始拉稀,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拉稀不止,且有伤亡。我随其赶往猪场。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生产中断奶至60日龄左右的仔猪称为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猪场生产中更是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成败和发展.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保育猪的期末体重,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饲养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文章针对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如何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春节前后,我县部分规模化猪场和不少农户饲养的猪受到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侵袭,给养猪生产造成极大影响。所以1996年10月起,县兽医站要求各规模猪场试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灭活二联苗实施免疫,收到较好效果,但有一个集约化供港猪场仍于1997年3月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系自繁自养的供港猪场,场内圈存生产母猪750头、肉猪4000多头。1996年10月24日开始,遵照县兽医站免疫要求.对母猪实施产前25~30天颈肌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灭活二联苗,每头4ml,至1997年2月底,共免疫404头母猪。疫…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中旬,我县河埠护农场养猪场爆发了一种以流涕、气喘、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猪急性传染病,经诊断为猪流行性感冒,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疫情较快地得到了控制1发病情况县河埠扩农场是一个猪桔型国有农场,饲养长大、社长大杂交良种猪800余头,分散饲养在6个猪场内6个猪场彼此相距200~500m不等.8月14日,其中一个猪场(暂称第一猪场)5头猪突然发病,表现为拒食、咳嗽、流涕,至8月20日,该猪场128头猪全部发病.8月17日,紧邻约200m的第二猪场,除2南哺乳仔猪和母猪外,其余157头全部相继发病至8月27日,第一猪场先后死亡育肥猪4头,第…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尤其在断奶、保育猪群中发生较多。该恶癖症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要比正常的猪群下降20%~30%。本人在规模化猪场从事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较合理的生产状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各自采取的管理措施、生产指标和技术手段不尽相同,导致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同行不同利"现象,该现象反映了猪场对隐性浪费的重视程度不同。文章针对猪场内的隐性浪费问题,从圈舍建设、建筑材料与设备选择、生产预测与安排、配种制度与配种技术、母猪的利用率和受胎率以及仔猪的成活率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隐性浪费对猪场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以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建议猪场生产中采取综合措施从物质消耗、技术水平、设备利用和员工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到"物尽所用、猪尽所产、人尽所能",协调好"猪、物和人"的关系,获取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和探讨供港中猪生产情况,于1995年9月25日至10月11日,对当前供港中猪的良种繁育体系、种猪来源、纯种繁育、饲养管理以及饲料营养等情况进行了广泛仔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组根据供港中猪基地不同生产类型布局及杂交利用分工,重点走访了农科院畜牧所猪场、闵行区种畜场等9个单位,调查情况如下:1 供港中猪良种繁育体系初具规模,生产取  相似文献   

15.
<正>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较严重阻滞生猪生长发育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甚大。但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因而往往被生产单位所忽视。我省继甲猪场被确定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暴发之后,利用鼻拭子直接平板培养法对甲猪场的未发病猪群和乙猪场无临床表现猪群进行了调查。猪支  相似文献   

16.
猪蛔虫和猪疥癣是猪的常见寄生虫病。喂生饲料的猪场多发蛔虫病,患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比健康猪的体重要降低30%左右。严重者可以引起死亡。我所大部分饲养白猪,喂生料,疥癣和蛔虫病较多,对生产威胁很大。我们曾采用了多种办法对疥癣病进行治疗,如用1%敌  相似文献   

17.
猪场建设必须首先明白建设目的,其次是猪场生产模式、生产工艺、生产节律、生物安全、环保要求来确定猪场建设规划、布局、设计和具体建设的实施。天兆猪业猪场建设的目的首先是满足需求,即满足猪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满足环境的需求、满足管理的需求;其次是降低成本,即降低直接建筑成本、降低间接运行成本。为此,天兆猪业创造性地探索出独特的猪场建设模式。天兆猪业猪场建设整体布局为  相似文献   

18.
山东某猪场暴发了以仔猪及保育猪腹泻,发烧、皮肤末梢和耳朵发紫、全身痉挛,四肢抽搐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给猪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定此次疫情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紧急扑杀发病猪,对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猪瘟高效原代细胞苗和药物治疗等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猪场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猪群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目前,该猪场已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7,(3)
华东某猪场发生了以仔猪发烧、咳嗽、关节肿大、食欲废绝为特征的传染病,给猪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定此次疫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通过药物治疗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猪场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猪群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目前,该猪场已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监测和评估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群健康状况,进一步完善该猪场的疫苗免疫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20日龄、40日龄、60日龄猪的血清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伪狂犬病(PR)和猪瘟(CSF)抗体监测及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试验对患猪组织进行病原检测。该猪场20日龄、40日龄、60日龄血清PR gE抗体阳性率均为0.00%;20日龄、40日龄血清PR gB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60日龄血清PR g B抗体阳性率降为0.00%;20日龄、40日龄、60日龄血清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0%、60.00%、100.00%;对患猪不同组织分别进行PRRSV、PRV和CSFV病原检测,实时荧光PCR/RT-PCR结果显示PRRSV阳性,PRV和CSFV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PR和CSF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较严重PRRSV野毒株感染的情况,建议今后继续加强猪场PR和CSF疫苗免疫,于40~60日龄时提早对猪群进行PR疫苗加强免疫,同时在该猪群中已存在PRRSV野毒感染,为达疫病净化,应淘汰阳性猪只,做好猪舍消毒,引进阴性猪,长期进行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