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为了解东莞市猪旋毛虫的感染情况,2015年在东莞市15个镇(街)屠宰场采集225份血清,应用ELISA方法进行旋毛虫检测,结果在一个屠宰场中检出一份猪旋毛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44%,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场的猪可能存在猪旋毛虫的感染,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人感染猪旋毛虫。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4)
戊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猪是戊型肝炎病毒的重要宿主,猪感染后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人感染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开展猪戊型肝炎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文章主要从猪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同时掌握该地区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对来自河南新乡、平顶山、南阳等地区不同商品猪场血清、肝脏、粪样品,采用ELISA技术检测猪血清中抗HEV特异性抗体水平,并使用套式RT-PCR检测肝脏和粪便中猪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结果显示530份样品中HEV抗体阳性率0.6%,HEV RNA均为阴性,推测目前河南省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屠宰环节猪群猪链球菌2型感染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估屠宰环节猪链球菌2型传播风险,在广东省东莞市所有的10个生猪屠宰场采集570份猪扁桃体、1 200份环境拭子样品,以及120份猪胴体和120份猪内脏表面拭子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2型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猪扁桃体样品的猪链球菌2型阳性率为0.88%;屠宰环境拭子样品的阳性率为3.17%,其中待宰区为3.50%,屠宰区为8.50%,分割区为4.00%,屠宰工具为3.00%;在车间出入口的猪胴体和猪内脏表面拭子样品中检出猪链球菌2型阳性,其中猪胴体阳性率为0.83%,猪内脏阳性率为4.17%。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场猪群中存在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群携带的病原对屠宰加工环境以及屠宰加工产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屠宰场存在传播猪链球菌2型的风险,需要加强对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用具的清洗消毒以及相关职业人群的自身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家畜HEV感染的流行病学关联性,揭示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以134例戊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与家畜相关的卫生行为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采集研究现场的家养猪、鸡粪便、猪胆囊、猪肝、环境水样等进行HEV核酸检测,并对病例和猪肝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猪类接触史(OR=7.21,95%CI:1.65~31.45)、生食瓜果蔬菜史(OR=2.95,95%CI:1.19~7.36)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现场的猪粪、猪胆囊、猪肝HEV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2%、23.5%、30.8%,其余样本均为阴性。人和猪感染的HEV以基因4型为主,核苷酸同源性89.9%~99.3%。结果表明生猪接触史、生食瓜果蔬菜史是戊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猪胆囊、猪肝的HEV含量高,猪能通过猪粪排出HEV,本地区人源和猪源HEV同源性高,猪是本地人群HEV的重要宿主动物;应结合戊型肝炎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控工作,加强戊型肝炎防控的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畜禽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青海省畜禽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协助下,对猪、羊、牛、犬、马、鸡戊型肝炎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畜禽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同时掌握该地区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以便进一步探讨猪戊型肝炎病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及组织损伤,采用ELISA技术检测猪血中抗-HEV特异性抗体水平,并用RT—nPCR检测猪粪便中HEVRNA和进行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猪血中HEV抗体阳性率为84.3%;猪粪便样品中HEVRNA阳性率为28.9%。所得5株HEV的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与戊型肝炎病毒Ⅰ、Ⅱ、Ⅲ、Ⅳ型的同源性分别为80.7%~84.O%、78.7%。80.7%、77.3%~82.7%和86.7%~90.7%,其中与Chi-xinjiang株同源性为83.3%~84.0%,与Chi—ⅣT1亚型的同源性为87.7%~90.7%。湖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率比较高,且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属Ⅳ型。  相似文献   

8.
猪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戊型肝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囊膜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2 kb~7.4 kb。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猪群中普遍存在较高的HEV抗体,也检测到猪戊型肝炎病毒,与猪接触的职业人群的血清抗HEV抗体均高于非职业人群,有些国家从猪群中分离到的HEV核苷酸序列与当地居民感染的HEV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据此认为猪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猪可能作为戊型肝炎的贮存宿主,在人类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公共卫生、异种器官移植和食品安全等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我国为猪戊肝发病率比较高的地区之一,曾发生戊型肝炎的多次爆发或大面积的流行,并可传播给人类,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回顾猪戊肝炎病毒结构特征研究,流行方式、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为猪戊型肝炎未来的诊断提供参照。文章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查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电子显微镜(IEM)、免疫荧光实验(IFA)、荧光定量RT-PCR法对防治猪戊型肝炎进行研究,对其作了分析、比较和汇总。为猪戊型肝炎病毒提供了有效诊断方式以及防御措施。对猪戊型肝炎仍需养殖者认真护理,一旦确诊为动物戊型肝炎,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268-1273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5年在广东不同猪场收集了2月龄内猪胆汁73份,RTn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猪感染戊型肝炎的阳性率为6.8%(5/73),5个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9.4%,属于基因4型,4b、4h亚型。对4b亚型中的1个阳性样品(GZHD)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swGX40(EU676172)同源性最高为96.5%,与广东株SS19(JX855794)同源性为93.9%,与人源戊型肝炎病毒(HEV)株CVS-Sie10(LC042232)同源性为94.8%。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猪群间HEV流行毒株仍以基因4型为主,且为揭示戊型肝炎的跨种传播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类似甲型肝炎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后可检测到毒血症,自然感染的猪有些不出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猪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经肠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戊型肝炎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  相似文献   

13.
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导致猪戊型肝炎(HE)的病原体,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中国、中国台湾、印度等都检测出了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少数国家和地区还有人感染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猪HE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猪戊型肝炎是由猪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本病主要通过粪便-口腔途径传播,健康猪只因吞食了感染猪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而被感染。目前确诊本病主要采用ELISA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猪场多使用商业化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来诊断。由于该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加强疾病监测和做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引起的一种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猪、牛、羊、鸡、狗等动物可能作为戊型肝炎的贮存宿主,在人类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戊肝的病原学、基因型、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感染动物、流行病学等多方面探讨戊型肝炎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7,(4)
正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戊型肝炎可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及健康型。临床型即病猪有典型的特征性黄疸表现。病猪发病急,体温比正常猪的体温高0.5~1℃,咳嗽、鼻塞、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有的出现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尿液呈浅黄色。少数猪可视黏膜有黄染,如眼结膜、巩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展     
瑞士屠宰场健康猪戊型肝炎和沙门氏菌抗体的血清阳性率调查戊型肝炎病毒(HEV)和沙门氏菌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染给人,猪是它们的储存器。本研究的目标是检测瑞士屠宰场健康猪抗HEVIgG和抗沙门氏菌的抗体血清阳性率(瑞士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猪群健康情况要好的多,已经根除了地方性肺炎,而且瑞士的活猪进口率很低——低于1%)。基于对200个肉汁样品(每个生产商饲养的3~5个动物的膈肌肌肉制作一个肉汁样品)的检测,抗HEVIgG和抗沙门氏菌抗体阳性样品分别为120个(60%)和8个(4%)。从结果可以看出HEV在瑞士的育肥猪群中高度流行,而沙门氏菌的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戊型肝炎这种人畜共患病,试验采用云南省某养殖场所提供的150头猪,采血分离血清,进行戊型肝炎抗体测定,并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03头猪进行肝功能指标测定,按不同年龄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仔猪生长猪屠宰猪育肥猪;肝功能影响情况为仔猪生长猪屠宰猪育肥猪。戊型肝炎病毒对仔猪的感染率最低,对其肝功能影响最小;对于育肥猪的感染率最高,并对其肝功能影响最大。说明随着猪日龄的增大,感染率提高,对肝功能的影响加强。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应定期普查,检测出阳性猪只后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在猪身上已经发现戊型肝炎病毒,日本厚生劳动省7月26日决定在全国对1000~2000头猪进行血检,确定感染率,以便于采取预防对策。血检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戊型肝炎病毒,二是戊型肝炎抗体。科学研究证明,猪最易感染的时期是生下来2~3个月内,此后便产生免疫抗体。这次检查不限于新鲜血液,也包括库存血液,重要的是要确保血样数量达到1000~2000例,到今年底可以全部检查完毕。如果感染率高的话,明年再进行大规模检查,分别调查每个地域的感染情况。日本对猪进行大规模戊肝血检$新华社!记者@何德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广东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4~2016年广东地区猪场抽取的血样进行抗体检测,以及对猪肝和粪便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PCR结果阳性的样品进行序列分析,确定所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结果显示,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9.2%,PCR阳性率为46.7%,对PCR结果阳性的30株样品基因序列分析显示,29株为基因型Ⅳ型,1株为基因型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