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是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农产品安全意识也不断加强,人们不仅要求葡萄的味道好,而且对葡萄品相要求也有所提高。本试验通过对葡萄在不同生育期喷施益施帮叶面肥进行田间示范,验证在葡萄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益施帮3750ml/hm2能够有效地改善葡萄果实品质,促进葡萄植株生长和果实果粉厚度增加,增加果实产量和甜度,适合在冀南葡萄产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天全县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保证培育工作有效地开展,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天全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吕荣海,男,中共党员,福建省上杭县农技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1988年到上杭县农业局工作,26年来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心系农民,热情服务,辛勤耕耘,倾情奉献,为上杭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洼县东风镇牢牢把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不断优化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逐步形成了以水稻生产、果园种植、淡水养殖、棚菜栽培、畜牧养殖为主的支柱型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格局凸显,农民快速增收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这片五彩缤纷的千里沃野,开辟出了一条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黄冈市农机推广站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为新思路,与团风县合作成立了黄冈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模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遵循服务农民、管理民主、进退自由的原则,依法办社、依章办事。 “推广站+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农机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推广站与合作社在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也是农机推广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走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学在产业发展前端;手把手、面对面帮扶示范户,实实在在,省肥增产;推广种植绿肥保护耕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记宁国市农民满意农技员李佳新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7.
2014年7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精准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要求,正阳县积极筹建农民田间学校,并发挥了自身价值。在具体实践中,农民田间学校体现了“四早三精四提”的特色。文章还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实用人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进程的主人翁。但是当前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矛盾凸显,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一难题。高安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硝基复合肥在长安区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金正大硝基复合肥、欣金谷复合肥处理葡萄产量分别比习惯施肥亩增产99.8、92.9 kg,增产率分别为9.4%、8.8%;施用这两种复合肥处理葡萄糖度均比习惯施肥高,其中欣金谷复合肥处理葡萄糖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基础农技人员要有正确的思想观,首先把握好党和国家在农业上的方针和政策,要有为农业发展奉献必胜的精神;第二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加强知识更新;第三扎实工作,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与农民建立鱼水关系,以农民的利益为至高,当好领导和农民的参谋,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体现农业基础技术人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秋坂闲田种植大豆,俗称“禾根豆”是我省秋季一些地区传统的作业方式。传统上的秋闲坂田“禾根豆”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效益差,农民纷纷放弃种植大豆,导致大量田块闲置撂荒、土地资源浪费,滋生病、虫、草。通过推广简单易懂、轻便省工的轻简化种植技术,能调动农民发展秋闲坂田“禾根豆”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石泉县畜牧产业发展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主线,坚持 “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畜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行“畜—沼—园”绿色循环农业,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产业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总结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持续推进全县畜牧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评价五年来扬中市农民培训工作,成果突出,也存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民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培训层次有待提高等不足。新时期的农民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多措并举,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多部门协调联动、科学制定方案、科学筛选学员、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层次、建立培育基地等途径,努力建成健全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适应新时期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济源市山陵区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然的隔离屏障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成为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得天独厚的地方。本文分析了济源市蔬菜制种业的发展历程,从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强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其发展培育的具体措施,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做了规划设计,也为其他地方蔬菜制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三农”问题是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大事,而农民是整个事件的中心,因此,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主导地位日益增强的今天,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现阶段我认为增加我市农民收入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是统筹我市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农业发展为背景,从农机推广部门的角度,对红河州部分县乡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状况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阐述了农业机械在红河州使用过程中的推广机制、政策、市场、农民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因素,并揭示这些障碍因素的相关性,探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录了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从小规模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开始,发展到流转土地500多亩,集水稻种植、水果栽培、水产养殖等多种种养业为一体的家庭农场;从不懂农业技术,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长为一名懂技术、会生产经营的“土专家”,现代农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滕州市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综合信息建设,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技术咨询、病虫测报和市场供求信息,促进实用科技的学习、应用和转化,建设了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实施“三电合一”工程,充分利用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工具为民服务,开通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被广大农民称为农技“110”。开发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网络,向农民群众提供形象生动的远程视频服务,实现了农户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开通平民化的短信平台,率先开播县级农业科技频道,编发“滕州现代农业报”等报纸读物,集中报道农业农村政策,发布农业信息,宣传农科知识。通过积极完善信息服务桥梁建设,我市将“农业信息化”全面引入农村生产、生活,确保有价值的农业科技咨讯及时送到农民群众身边,促进科技转化率,有力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全县版图面积1 013hm2,辖5镇7乡1个办事处,390个村,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耕地面积3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年来,壶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市转型跨越发展要求, 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结构实际,选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着力点,摸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找准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下大力气构筑农民增收致富的六大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