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鹅,其传染性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雏鹅成活率对养鹅业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雏鹅饲养管理和小鹅瘟的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其传染快且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个重要传染病。病雏鹅和带毒鹅是本病的传染源,被病毒污染的饲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农村鹅业发展较快,但是,随着农村鹅业的发展,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的防治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陆文俊小鹅瘟是养鹅业常发生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随着鸭胚弱毒疫苗、抗小鹅瘟卵黄抗体及抗小鹅瘟血清等生物制剂的应用,该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由于各地条件的差异,使目前小鹅瘟病出现了雏鹅发病日龄后推,有的2月龄还发此...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15日龄以内小鹅发病后致死率高达95%以上。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它是养鹅业中为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小鹅严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鹅业近年来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1.5亿只,到2000年已近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70%以上。从全国来看,养鹅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黑龙江省近年来每年向新加坡出口分割鹅30多万只。据调查得知,吉林省内各地区近两年鹅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出现很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养殖户。但由于各养殖户缺乏饲养技术,致使小鹅瘟病常有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如吉林省某养殖户,现养朗德鹅雏1万余只,因小鹅瘟死亡3千多只,直接造成经济损失6万余元。现根据理论教学结合养鹅业生产实践,谈谈小鹅瘟的综合防治,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是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d 龄小鹅,以传染性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以及渗出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鹅业的传染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将小鹅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做一个总结,为养鹅业主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小鹅瘟又叫德舍氏病、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一、流行病学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并能经卵垂直传播。在高密度的孵化地区,该病流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4~20日龄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痫死率极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现介绍一例诊断与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三周龄以内雏鹅,多呈最急性和急性病程而迅速致死。本病一旦发生流行常引起大批雏鹅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100%。近年来,我县部分养鹅场(户)时有发生,给全县养鹅场(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小鹅瘟的防治十分关键。本文就小鹅瘟的临诊和防治对策作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死亡率高。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本文重点对小鹅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进行论述,并对当前较常应用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市场对水禽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养鹅业成为养殖业中的一大亮点。随着养鹅业的日益繁荣,鹅病的出现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其中,某农村部分散养鹅群怀疑由于接种小鹅瘟疫苗造成胚胎病,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加强鹅常见病的防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亚急性败血症,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本病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病毒可经卵垂直传播,成年鹅感染无症状。随着养鹅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正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以及5~25日龄的雏番鸭,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及雏番鸭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重点介绍鹅的小鹅瘟。1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鹅与带毒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与病鹅接触传播或经消化道传播(如接触被病鹅排泄物污染的饲料与饮水等)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可以经种蛋垂直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养鹅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激起了广大农民朋友养鹅的热情,实践证明,养鹅业确实是一项适合农村发展的养殖项目。然而有很多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存在重养轻防现象,不重视养鹅中疫病的预防,往往造成养殖的失败。还有一些养鹅户缺乏对鹅的认识和了解,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鹅的养殖.看见别人发财了也跟着养.却不知在养鹅的过程中最严重对鹅业危害最大的小鹅瘟该怎么预防,最终也导致了养鹅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也逐步增多。过去,鹅的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蛋子瘟(发生于产蛋母鹅)、副伤寒、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等。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侵害雏鹅的一种急性和亚急性传染病,严重下痢,小肠中段和后段内形成的干酪样栓子堵塞肠腔,该病传染快,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鹅业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进昌 《新农村》2001,(7):20-20
种草养鹅在不少地区已普遍推广,出现了不少规模化养殖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为搞好鹅病防疫,特推荐以下免疫程序。1.肉鹅1日龄预防小鹅瘟:应用小鹅瘟活疫苗(即弱毒疫苗)1头份,用0.2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注射后7天能产生免疫力。如无此疫苗,可用抗小鹅瘟血清0.5毫升或抗小鹅瘟高免蛋黄液0.5毫升,4日龄时肌注。如果种鹅在产蛋前已注射过小鹅瘟活疫苗2次,所产蛋孵出的雏鹅就有抗小鹅瘟抗体存在,不需要注射疫苗。3日龄预防鹅副粘病毒病:应用鹅副粘病毒活疫苗1头份,用0.3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也可用鹅副粘病毒油乳疫苗0.5毫升肌注。如无上述疫苗,可用小鹅瘟、副粘病毒病二联血清或小鹅瘟、副粘  相似文献   

20.
正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是以消化道病变为共症的病毒性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对10日龄的雏鹅致死率几乎100%。随鹅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鹅康复后带毒且生长受阻。这两种病即可单独发病,也常有混合感染,无特效药物治疗,是危害雏鹅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小鹅瘟本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 d的雏鹅,死亡率95%,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鹅瘟的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有时有神经症状,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发生渗出性炎症,小肠黏膜因大片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本病传播迅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