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高原老龄牦牛睾丸组织结构特点与其生殖机能的关系。采集9~13岁健康老龄牦牛睾丸组织,应用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细胞化学特点及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老龄牦牛睾丸体积及重量左侧略大于右侧,光镜下睾丸被膜、间质组织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小叶不明显,Leydig细胞散在于结缔组织之间,生精小管不同程度退化,生精上皮层数为2~5层,细胞间隙变大,部分脱落,Sertoli细胞低矮,细胞质较少。电镜观察Sertoli细胞核外形不规则,内质网呈疏松的泡状,次级溶酶体增加,体积增大。相邻Sertoli细胞间没有观察到并行的内质网层和细丝束这一血-睾屏障所特有外质特化区形态结构,部分生精小管固有膜胶原纤维增生,上皮皱缩;Leydig细胞内脂滴异常丰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间质组织偶有肥大细胞,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中PAS及AB-PAS阳性反应明显。老龄牦牛Sertoli细胞细胞器结构异常,血-睾屏障中Sertoli细胞间的连接处缺陷,且Sertoli细胞与基膜连接的改变可能影响了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了生精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观察成年牦牛隐睾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高原环境对其生殖微环境的影响。应用HE、Masson’s、Gomori’s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成年牦牛隐睾与单侧正常睾丸、正常睾丸组织结构特点,进而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统计。与正常组睾丸相比,隐睾生精小管管径极显著减小(P0.01),基膜增厚,腔内生殖细胞丢失,散在少数幼稚型Sertoli细胞,胞内线粒体变性且含有大小不等的脂褐素颗粒;间质内胶原纤维增生,间质/管腔面积比极显著增大(P0.01),Leydig细胞数量减少,胞内线粒体肿胀,间质血管数量减少,管壁增厚皱缩,血管内皮细胞内含大量脂褐素颗粒;睾丸实质部分钙化。单侧正常组睾丸生精上皮细胞为3~4层,Sertoli细胞发育成熟,少见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间质/管腔面积比与正常睾丸无明显差异(P0.05),Leydig细胞数量较多,内质网丰富呈一定扩张状态,线粒体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EGF及VEGFR2在隐睾组与单侧正常组、正常组睾丸均表达于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偶见表达;隐睾组VEGF表达量较正常组、单侧正常组睾丸明显下降(P0.05),VEGFR2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单侧正常组(P0.05);单侧正常组VEGF及VEGFR2表达量较正常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原低氧环境,牦牛隐睾血管发育受阻,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局部钙化,Sertoli细胞发育异常严重影响生精功能;单侧正常睾丸Leydig细胞数量增加,而其中线粒体数量减少,发育程度较正常组织有所降低,隐睾组织中VEGF与VEGFR2可能参与调节双侧睾丸生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性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子午岭黑山羊正常睾丸与隐睾组织中的分布与隐睾症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方法结合形态计量学统计软件,比较了正常睾丸与隐睾的组织化学特点。特殊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隐睾组间质组织疏松,管腔面积明显减小,糖原含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含量增多。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 AR在正常睾丸组Leydig细胞呈高密度强阳性表达,在各级生精细胞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隐睾组中Leydig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表达明显减弱,且在精原细胞偶见表达;2) ER在正常睾丸Leydig细胞呈高密度强阳性表达,管周肌样细胞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Sertoli细胞偶见表达,各级生精细胞无表达;3) ER在隐睾Leydig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和Sertoli细胞中均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4)统计结果显示,隐睾组AR的平均光密度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ER的平均光密度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隐睾组AR与ER表达量比值基本接近1:1。子午岭黑山羊隐睾组织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分布较正常睾丸多,生精小管基膜主要成分以中性糖蛋白为主,酸性糖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影响精子的正常形成;隐睾组织精原细胞及Sertoli细胞ER与AR表达失常尤为明显,可为哺乳动物隐睾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分析肽能神经递质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犬隐睾及睾丸肿瘤中的分布和表达,并与同年龄正常睾丸组织进行比较,为认识犬睾丸肿瘤恶变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应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Gomori银浸染、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织中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及肥大细胞等组织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免疫荧光法结合IPP统计分析PGP9.5和NPY在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正常犬睾丸生精上皮由4~7层生精细胞及Sertoli细胞构成,间质组织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分布稀疏。隐睾生精小管基底膜胶原纤维厚度增加,Sertoli细胞核浓缩位于生精小管基底,间质网状纤维增多。睾丸肿瘤组织结构不清晰,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无规则分布,肥大细胞较正常组及隐睾组显著增多。免疫荧光定位表明,PGP9.5在正常睾丸Leydig细胞中呈中等阳性表达,生精细胞中无明显表达;隐睾Leydig细胞及生精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睾丸肿瘤中偶有表达。NPY在正常睾丸Leydig细胞中偶见阳性表达,生精细胞中无表达;隐睾Leydig细胞及生精上皮中无表达,间质小血管管壁呈高密度强阳性表达;睾丸肿瘤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免疫组化统计表明,睾丸肿瘤组织中PGP9.5和NPY较正常组极显著降低(P<0.01),隐睾组PGP9.5和NPY表达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因此,犬隐睾时PGP9.5及NPY的表达增高,提示犬隐睾时已有发展为肿瘤的趋势,且与肿瘤恶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雏鸵鸟睾丸的显微和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NPY在睾丸内的表达进行研究,探明NPY在睾丸内的表达规律.光镜下可见,雏鸵鸟睾丸表面有一层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它向睾丸实质内形成的结缔组织不发达,不形成睾丸纵隔和睾丸小隔;雏鸵鸟的曲精小管直径为85~90 μm,生精上皮由支持细胞和1~2层生精细胞构成,此时精原细胞已开始分裂增殖,可见明显的分裂相,初级精母细胞数量少,体积大.电镜下可见,精原细胞胞质内有少量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和内质网;初级精母细胞富含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内质网和溶酶体;支持细胞与精原细胞之间界限清晰,胞质内含较多游离核糖体,其他细胞器不发达;间质细胞的胞核形状不规则,内含较多脂滴.免疫组化显示,NPY在曲精小管周围、睾丸小血管周围、精母细胞和睾丸间质内均有表达,在睾丸小血管周围和精母细胞内表达量较高,而在曲精小管周围和睾丸间质内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老龄牦牛睾丸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老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征。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9头健康老龄牦牛和10头青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光镜下,老龄牦牛生精上皮部分或完全退化,生精小管固有膜及间质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较青年牦牛丰富;老龄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中AB-PAS阳性反应较青年牦牛增强。数据统计表明,老龄牦牛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生精小管横截面积以及平均间质组织面积极显著大于青年牦牛(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N在老龄牦牛睾丸Sertoli细胞和肌样细胞表达与青年牦牛相近,LN在生精细胞表达降低,而在Leydig细胞几乎无表达;ColⅣ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组织表达位置及强弱相似,但其平均吸光度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老龄牦牛睾丸组织HSPG主要在Leydig细胞表达降低,平均吸光度检测统计极显著低于青年牦牛(P0.01);同一年龄段LN、ColⅣ和HSPG表达无明显差异。高原环境中,老龄牦牛生精上皮退化伴随着间质成分增加、间质面积增大、Leydig细胞及Sertoli细胞数量减少等形态学变化;睾丸组织ColⅣ分泌增加且胶原纤维合成增强,LN和HSPG的显著降低可能影响Leydig细胞合成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成纤维生长因子2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2,FGF22)及其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在庆阳黑山羊正常睾丸与隐睾中的分布与表达,探究其在山羊睾丸发育和隐睾形成中的作用。采用HE和特殊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特征,进而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法结合形态计量学统计研究FGF22、FGFR2和HSPG在山羊正常睾丸及隐睾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山羊隐睾较正常睾丸生精小管缩窄,腔内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间质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增多,糖原类物质阳性反应较弱,FGF22在隐睾组织的Leydig、Sertoli细胞、管周肌样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整体表达密度相较于正常睾丸显著减弱(P<0.05)。HSPG在正常睾丸表达显著强于隐睾(P<0.05),间质组织变化尤其明显。FGFR2在隐睾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以Sertoli细胞强阳性表达为主。庆阳黑山羊隐睾较正常睾丸发育异常,间质组织有纤维化趋势,糖原类物质含量减少;FGF22及HSPG表达降低应与隐睾局部环境温度变化密切相关;FGFR2在隐睾组表达增高提示其在发生隐睾时可能通过Sertoli细胞进行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8.
探讨PGP9.5和神经肽Y在双峰驼正常睾丸和隐睾的表达及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机制。采集性成熟未交配2~3岁成年双峰驼正常睾丸及隐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GP9.5和神经肽Y在睾丸的定位,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GP9.5在正常睾丸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和动静脉血管都有高密度阳性反应;神经肽Y在支持细胞呈中等阳性,各级生精细胞和动静脉血管呈弱阳性,隐睾组中PGP9.5和神经肽Y表达位置相似于正常组,但表达量显著降低。PGP9.5和神经肽Y在正常组和隐睾组Leydig细胞表达无差异,均为强阳性。可见PGP9.5及神经肽Y参与了双峰驼正常睾丸和隐睾生精功能的调节,二者通过支持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对于隐睾生精微环境的调控能力降低,但隐睾内间质细胞的分泌并未受明显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双峰驼睾丸神经递质变化与隐睾症发生关系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山羊睾丸生精小管、固有层的结构及成分变化,及睾丸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分布情况。选用1月龄和2月龄(幼龄)、12月龄(成年)山羊睾丸,利用特殊组织染色、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并结合形态学计量统计分析,研究性成熟前后山羊睾丸生精小管、固有层细胞的结构成分及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睾丸发育,生精小管管径增大,生精细胞种类、数量增多;支持细胞发育完善,体积增大,但轮廓不明显;睾丸间质细胞逐渐发育成熟,胶原纤维广泛分布于生精小管固有层基膜和睾丸间质中。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可见:在1月龄、2月龄山羊睾丸中,α-SMA在管周肌样细胞、小动脉血管管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阳性,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中无表达;在12月龄山羊睾丸中,α-SMA在管周肌样细胞、小动脉血管管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阳性,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中无表达。本试验为深入研究睾丸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哈多利系博美犬老龄与青年阶段睾丸的组织结构差异及相关蛋白分布特征,探索博美犬不同年龄阶段睾丸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应用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免疫荧光观察比较青年与老龄博美犬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并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青年博美犬相比,老龄博美犬生精上皮层数与厚度降低,Leydig细胞数及Sertoli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生精小管基底膜及血管管壁层胶原纤维与网状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老龄博美犬睾丸细胞外基质(exreacellular matrix,ECM)相关蛋白Ⅳ型胶原(collage,ColⅣ)、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含量极显著低于青年博美犬(P0.01),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含量显著低于青年博美犬(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olⅣ、HSPG和LN主要在Leydig细胞及Sertoli细胞强表达。因此,老龄博美犬胶原纤维与网状纤维含量增加,Leydig细胞数及Sertoli细胞数增多可能与其生精功能的维持相关,其生精功能的下降与ColⅣ和HSPG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时期山羊睾丸组织中干细胞的分布和特点,以45 d和75 d山羊胎儿及出生后4月龄山羊睾丸为试验材料,进行了HE染色和Oct4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4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中睾丸实质细胞聚集呈团状,形成岛屿状组织结构;发育到7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中睾丸的间质与实质组织结构差异明显,睾丸生精小管已经形成,生精小管管腔闭锁;出生后4月龄山羊睾丸组织结构明显,生精小管形态特征清晰,但管腔仍处于闭锁状态;Oct4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4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中Oct4阳性细胞呈岛屿状分布,多见于生精小管前期的组成细胞;对于7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Oct4阳性细胞呈环状分布于生精小管中,睾丸间质组成细胞中则较少;在出生后4月龄山羊睾丸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基底膜,沿基底膜环状分布。试验证实了在早期山羊睾丸组织中Oct4主要表达在生精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哈多利系博美犬老龄与青年阶段睾丸的组织结构差异及相关蛋白分布特征,探索博美犬不同年龄阶段睾丸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应用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免疫荧光观察比较青年与老龄博美犬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并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青年博美犬相比,老龄博美犬生精上皮层数与厚度降低,Leydig细胞数及Sertoli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生精小管基底膜及血管管壁层胶原纤维与网状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老龄博美犬睾丸细胞外基质(exreacellular matrix,ECM)相关蛋白Ⅳ型胶原(collage,Col Ⅳ)、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含量极显著低于青年博美犬(P<0.01),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含量显著低于青年博美犬(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ol Ⅳ、HSPG和LN主要在Leydig细胞及Sertoli细胞强表达。因此,老龄博美犬胶原纤维与网状纤维含量增加,Leydig细胞数及Sertoli细胞数增多可能与其生精功能的维持相关,其生精功能的下降与Col Ⅳ和HSPG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牦牛和普通牛种间杂种公牛睾丸的组织学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牦牛和黄牛种间杂种公牛及未成年公牦掉睾丸的比较组织学观测,结果表明:杂种牛雄性不育的生殖隔离机制与生精小管及生精上皮细胞的发育状况、生精小管基膜的厚度、生精小管的间距、间质组织细胞的发育状况、间质组织与生精小管间形成大量组织液等因素有关。随种间杂交代数增加,睾丸组织的发育状况逐渐改善,精原细胞的死亡率相应降低,杂种3代(F3)已能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并显示出精原细胞的死亡率的逐代减少与父本基因含量逐代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探索VEGF及其受体(VEGFR2)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VEGFR2)分布特征并通过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统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不同年龄段牦牛睾丸中,VEGF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以及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强表达于长形精子,小血管内皮细胞见强阳性表达,肌样细胞未见表达;其受体VEGFR2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及Sertoli细胞,且Leydig细胞内强表达,小血管弱表达;牦牛幼龄期至性成熟期,睾丸中VEGF表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性成熟期达到最高水平,进入老龄期后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其受体VEGFR2表达量性成熟前期最高,进入老龄期下降不明显。因此,牦牛睾丸中VEGF及其受体随年龄增加存在差异性表达,幼龄期随增加明显,性成熟期趋于稳定,老龄后下降显著,提示其可能参与调节牦牛生后睾丸发育的各个阶段,且与高原牦牛睾丸血管发育,生精及其低氧适应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观察羊驼睾丸的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 的定位.取材新生、12月龄和24月龄羊驼的睾丸,用TUNEL法检测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在羊驼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定位.结果显示在新生羊驼睾丸未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和Bcl2表达于间质细胞,提示在新生期凋亡蛋白参与间质细胞凋亡的调节,为曲精小管的发育提供空间;12月龄羊驼睾丸TUNEL阳性细胞定位于曲精小管中央部分,Caspase3 和Bcl2定位于间质细胞和曲精小管中央生殖细胞,提示在青春期(12月龄)羊驼睾丸,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参与曲精小管管腔形成的调节;24月龄羊驼睾丸TUNEL阳性细胞定位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Caspase3 和Bcl2定位于间质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在精原细胞最高,向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逐渐减少,Bcl2在精原细胞弱阳性表达,在血睾屏障以内的曲精小管近腔室部分呈弥散性强阳性表达,提示在性成熟(24月龄)羊驼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和早期精母细胞,Bcl2可能抑制精母细胞之后生殖细胞的凋亡.结果提示在羊驼睾丸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蛋白Caspase3和Bcl2参与羊驼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昆明种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脱氢表雄酮(DHEA)日摄取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mg/kg,试验期52d。各组分别在42日龄、72日龄处死小鼠,分离睾丸,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摄影。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42日龄时中、高剂量组的曲精小管断面变形,各时期的生精细胞和成熟精子数量均减少;高剂量组曲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层次基本消失,出现较大腔隙,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2日龄时中、高剂量组的曲精小管断面变形。基膜变薄伴有断裂和间质受损增加。中剂量组出现畸形精子,高剂量组曲精小管中央空白区域增大,缺乏成熟精子。以上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DHEA对生长期小鼠的睾丸组织结构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羔羊睾丸支持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本实验以湖羊1-5月龄的羔羊睾丸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技术,应用Olympus DP71显微镜照相系统和DP Control软件拍照获取图像,观察了睾丸支持细胞、生精细胞的的形态学变化,利用显微测微系统测量了支持细胞大小、数量、生精小管管径以及面积变化。结果表明:性成熟前羔羊睾丸的解剖特征参数总体表现出左侧大于右侧;随着羔羊睾丸的发育,支持细胞的结构更加清晰完整,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生精小管管径、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的数目都有增加,并没有在生精小管中发现圆形精子。性成熟之前,羔羊睾丸支持细胞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生精小管直径显著性增大,随着羔羊睾丸生长发育,支持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并对生精细胞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季节及不同发情时期滩羊睾丸发育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旨在比较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及其受体在性成熟前后藏绵羊睾丸组织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1.0、1.5、2.0岁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研究TGF-β1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I, TGF-βR I)的表达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TGF-β1在藏绵羊睾丸组织中弱表达,性成熟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1.5岁藏绵羊睾丸组织中TGF-βRⅠ表达均显著高于1.0及2.0岁(P<0.05)。2)各年龄组TGF-β1主要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Leydig)及小血管内皮细胞,1.5岁藏绵羊在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Sertoli)亦有中等阳性表达,其他年龄组在生精上皮弱表达;TGF-βRⅠ在各年龄组生精上皮均有表达,1.0岁时在Leydig细胞无明显表达,1.5岁时强表达于圆形精子、Leydig细胞及淋巴管内皮细胞,2.0岁时在Leydig细胞及毛细淋巴管亦见阳性表达,但明显弱于1.5岁。3)各年龄组TGF-βRⅠ表达明显强于TGF-β1,TGF-β1表达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GF-βRⅠ在1.5岁时较1.0及2.0岁表达差异显著(P<0.05)。综上表明,高原地区藏绵羊睾丸组织TGF-β1和TGF-βRⅠ的阳性表达随着性成熟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提示性成熟前后TGF-β1及其受体通过调节Sertoli细胞在精子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各年龄段藏绵羊睾丸组织TGF-βRⅠ及TGF-β1阳性表达以Leydig细胞变化最为明显,为进一步分析TGF-β1/TGF-βRⅠ信号通路随着性成熟发育参与调节Leydig细胞生物合成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性成熟前小鼠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电镜观察了生后 1~ 1 8d昆明白小鼠的生精上皮。结果显示 ,生后 1~ 3 d,曲细精管内只有生殖母细胞和支持细胞 2类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细胞 ,前者位于管中部 ;生后 4~ 5d,少数生殖母细胞已附着在基膜上 ;生后 6~ 7d,原始 A型精原细胞大量出现并附着在基膜上 ;生后 8d,A型精原干细胞大量出现 ,B型精原细胞开始出现 ;生后 1 0 d,B型精原细胞大量出现 ;生后 1 2~ 1 3 d,前初级精母细胞出现 ,少数曲细精管的管腔开始出现 ;生后 1 4~ 1 5d,多数曲细精管管腔基本形成 ,前初级精母细胞大量出现。本试验的结果表明 ,7~ 8d小鼠的睾丸最适于分离精原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旨在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神经肽Y(NPY)在不同发育时期藏绵羊睾丸的组织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调节的相关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0.5、2、5、8、12及18月龄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技术研究PGP9.5和NPY的分布特征。PGP9.5和NPY在0.5月龄藏绵羊睾丸组织表达量较低,生殖母细胞中基本无表达,但2月龄时,PGP9.5表达量增加极显著(P0.01),且同年龄段PGP9.5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NPY(P0.01),至18月龄时,PGP9.5和NPY表达量明显升高,且与0.5月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二者在12月龄及以后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均为阴性。PGP9.5在Sertoli细胞阳性信号随睾丸发育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至18月龄时基本无表达,其在各年龄段Leydig细胞及其周围血管壁呈阳性表达。NPY在Leydig细胞的阳性信号较弱,2月龄及以后各发育阶段睾丸Sertoli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血管壁的表达亦随年龄增加而增强。高原缺氧环境中,不同月龄高原型藏绵羊睾丸组织中PGP9.5和NPY的表达差异与Sertoli细胞发育及精子发生调控关系密切;PGP9.5在Leydig细胞强阳性,表明其与激素合成分泌相关,NPY表达随着月龄而增强,有利于加强睾丸血管舒缩以适应对低氧的调节,或在局部血液循环与Sertoli细胞之间物质传递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