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用好拔节肥水促大蘖小麦拔节期生长旺盛,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适量的肥水供应可提高成穗、整齐度,增加亩穗数;可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提高穗粒数;能够延缓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提高粒重;可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形成合理株形和大穗。1、春季墒情好、苗壮、尚未追肥浇水的麦田,应在拔节期前后浇第一水,并随浇水追施氮肥。拔节期肥水的时间,应掌握瘦地、弱苗宜早浇,肥地、壮苗宜晚浇的原则。追氮肥量要与底施氮肥  相似文献   

2.
李凯 《农技服务》2014,(2):16-16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促控结合,肥水调节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提高穗粒数。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  相似文献   

3.
<正>1.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根、叶、蘖、茎、穗等器官全面生长,群体和个体发展迅速,植株生长量大,分蘖逐渐成穗,是形成产量的一个关键时期,对肥水需求量较大,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前期未浇水追肥的麦田,或返青期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此外,高产田还要注意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4.
一、因苗制宜,浇水施肥 (一)一类苗麦田管理技术此类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胺等化控药剂,缩短第一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由壮转旺和生育后期发生倒伏;二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在小麦拔节中期追肥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8~10kg.  相似文献   

5.
<正>1浇水施肥1.1没有浇春一水的麦田,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可以推迟到拔节后期进行浇水,亩追施尿素15 kg左右,促进小麦尽快两极分化。1.2补施孕穗肥,浇好孕穗水。三类麦田在孕穗期及时进行二次肥水管理,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对于底肥用量不足和第一次追肥量较少的麦田应在孕穗期补施氮肥。在小麦孕穗到扬花期间进行追肥,随水亩追施尿素5 kg左右。孕穗水约在4月下旬进行,如  相似文献   

6.
<正>1科学运筹肥水,搞好麦田的分类管理对一类苗麦田,管理要以控为主,保苗稳健生长,大力推广"前氮后移"技术。肥水管理要适当推迟,第一次施肥、浇水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两极分化结束时进行,结合浇水重施拔节肥,亩施尿素15kg,以控制徒长,防止倒伏,促穗大粒多。旺长麦田以控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再浇水,可在拔节中后期两极分化结束时进行肥水管理。对二类苗麦田,管理促控结合,如土壤肥力较高,肥水适当推迟,可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5kg;如土壤肥水较差或一般的地块,可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kg,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对三类苗麦  相似文献   

7.
一、因苗制宜,浇水施肥 (一)一类苗麦田管理技术 此类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胺等化控药剂。缩短第一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由壮转旺和生育后期发生倒伏:二是推厂氮肥后移技术,在小麦拔节中期追肥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8~10kg.以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增加开花后千物质积累,提高植株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和光合效率.延缓衰老,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8.
<正> 一、科学运筹肥水。实行“双控双灌”浇水技术(“双控”即返青期及麦收前15天控灌,“双灌”即越冬期和拔节期灌水)和前氮后移技术(改返青期或起身期追肥为拔节至孕穗期追肥)。返青期以控为主,加强中耕,不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在拔节末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5kg/667m~2在扬花期叶面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以满足后期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提高优质强筋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9.
一、水浇地一、二、三类苗和旺苗的管理 (一)三类麦田强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三类麦田每667m2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2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cm地温稳定于3℃时开始,施用春季追施氮素化肥总量的50%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剩余的50%氮素化肥待拔节孕穗期追施,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10.
当麦田50%以上的小麦植株主茎基部第1节伸出地面2厘米时,叫拔节期.此时幼穗分化进入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拔节期施肥浇水能显著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数;旗叶露尖(药隔期)时施肥浇水不会引起贪青晚熟和倒伏;拔节肥水还能促进旗叶增大,延长上部叶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和灌浆;对提高成穗也有一定的作用;还能促进穗下节间伸长加粗,有利于穗的发育.一般拔节期的肥水能增产20%~30%,中低产田能增产50%左右.可见加强拔节期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进入孕穗期,小麦生长进入水肥旺盛需求期,需水需肥量加大,病虫草随着温度的回升也进入活跃生长阶段,麦田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拔节期施肥浇水是保证营养供应,争取壮秆、穗多、粒多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拔节期麦田的水肥管理,为实现小麦丰产丰收打好基础。管理措施如下:一、加强肥水管理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是决定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巧用肥水对保证丰收十分重要。由于今年早春抗旱浇水的面  相似文献   

12.
豫西南春季小麦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类指导、加强肥水管理 (一)对群体足、个体壮的一二类麦田的管理 采取推迟浇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因地、因苗制宜.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追肥浇水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对于地力水平较差,群体相对不足的二类麦田,追肥浇水时间应在3月10日左右,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分类指导、加强肥水管理 (一)对群体足、个体壮的一二类麦田的管理 采取推迟浇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因地、因苗制宜。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追肥浇水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对于地力水平较差,群体相对不足的二类麦田,追肥浇水时间应在3月10日左右,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一、肥水管理(一)弱苗的肥水管理一是要趁墒及时中耕,提温保墒除草。二是结合中耕或浇水每667m2施7~10kg尿素,促进小分蘖转化;有条件的要在返青期、拔节期各追肥1次。三是后期结合"一喷三防"进行根外追肥。(二)旺苗及壮苗的管理一是镇压。对于越冬前每667m2群体超过80万,或春季每667m2群体在100万以上,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以采取镇压措施,抑制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15.
叶面施肥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瑞富  杨恒山  郑威  李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86-9487
研究了灌溉条件下叶面施肥对甜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拔节期还是抽雄期,叶面喷施0.1%尿素+0.3%磷酸二氢钾效果均好于单一喷施其中任何一种;从喷施时间来看,抽雄期喷施效果好于拔节期喷施。叶面施肥促进了植株生长,改善了穗部性状,提高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而提高了甜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麦田分类管理各不同一类麦田——强化拔节期管理。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缩短基部首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每亩可追尿素12~15千克。三是在拔节中期每亩追施尿素12~15千克,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提高粒重,获得更高产量。二类麦田——强化起身期管理。春季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  相似文献   

17.
拔节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对水肥需求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施足底肥浇好水,以保证植株的良好生长和雄穗的正常分化,防止“卡脖旱”。拔节期间,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玉米在拔节期的需要,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在浇水的同时结合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是成穗的关键时期,追肥量应占总氮量的40%~50%。施尿素180kg·hm-2,施肥时,要看天、看地、看庄稼。追肥赶雨季或伴随浇水可以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18.
<正>1.三类麦田强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三类麦田667m2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cm地温稳定于3℃时开始,春季追肥要施用氮肥总量的50%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剩余的50%氮肥待拔节孕穗期追施,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春季旺长容易招致倒伏,造成小麦减产。因此,对肥水充足、麦苗旺长的田块,应在早春及早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后期倒伏。1.碾压或踩踏:在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碾压,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促进地下根系发育,抑制小麦生育进程过快,避免其过早进入拔节期。碾压要做到"一适时"(在无霜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和"三不压"(有霜冻麦田不压、盐碱涝洼麦田不压、已拔节麦田不压)。2.科学施肥浇水:返青期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20.
1.春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1.1重施攻穗肥,及时浇水春玉米生长进入孕穗期即抽穗前20~25天,雌穗分化已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这时外部形态正处于12~14展开叶龄,应重施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3。此时春玉米产区正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浇水不及时常受“卡脖旱”的危害,应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以后根据降水量多少,在抽穗至灌浆期再浇2~3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潮湿状态,即土壤持水量维持在70%~80%左右。在春玉米生产上,许多地块没施拔节肥,在孕穗前土壤墒情差、肥力低时,玉米植株瘦弱,应早追肥早浇水,攻秆与攻穗肥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