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及目前发展现状,延伸到设施农业的温室生态健康问题,提出了基于温室生态健康理念下的温室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温室生态系统综合症诊断技术、温室病虫害动态模型技术以及温室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管理配套措施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温室作物生产过程中种植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和温室操作调控等各个生产环节的预警、决策和技术实施,保障设施农业生产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在对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基础,重视植物检疫,加强生态防治,协调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化学防治”的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结果表明:进行综合治理的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均在防治经济阈值以下;经检验,生产的茄果类蔬菜达到我国绿色食品A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平凉市温室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温室结构、栽培茬口、品种选用、温湿度调控、肥料选用、植株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病虫害重发地区重庆市秀山县的有机稻生产技术,提高粮农经济效益,满足该地人们对有机大米的需求,2015-2016年特在该县境内几个地方进行了有机稻生产示范,均取得了成功,从而初步掌握了病虫害重发地区有机稻生产技术,为该地全面推广种植和其他病虫害相似地区种植有机稻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勉县当地菜农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早春辣椒-秋莴笋-冬甘蓝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文章从选择适宜品种,合理衔接茬口,育苗技术,定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是我地的重要水产品。本文从中华鳖的稚鳖的养殖温室建造、温室消毒、稚鳖的饲养管理、水质的调控、稚鳖疾病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稚鳖的养殖的配套技术,并对稚鳖的养殖的“温室水质的调控”等瓶颈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稻渔共作也可以称为稻鱼共生系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种全新种养模式。对稻渔工作模式进行介绍,并 且阐述该模式在稻田基础设施、营养利用率、生态系统、农药使用量与病虫害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提出注重稻渔共作生态种养效率、创建稻渔共作生态种养基地、研发到渔共作生态种养技术三点建议,加快实现昌江 区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范化的转型,以期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绿色防控     
<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生态调控技术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9.
温室,是指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轻直至避免外界气候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其生长发育,调节生产周期,防虫治病,提高产量和品质等目的生产场所。温室经营是一种集资金、技术和知识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因此,投资温室产业,必须从设施建筑、品种选择、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和整体效益。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一、确定温室生产栽培的作物品种   一般而言,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其生长条件要求也较高;品质越好的产品,对环境要求就越严格。这就要求用于栽培的温…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是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水稻机插是实现水稻生产机耕、机插、机收的重要环节,培育适于机插的壮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的关键,综合运用配方施肥、薄露灌溉、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实现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2012-2013年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有限公司采用乌龟二级快速养殖技术试验,将当年繁殖的稚龟温室培育,1年后进行室外池塘生态养殖,结果表明:当年繁殖的体重5g左右的稚龟,温室放养密度100只/m2,经过12个月温室培育,出池规格达到350g左右,成活率82.51%;室外生态养殖池面积0.33hm2,放养密度1.5万只hm2,10月底起捕上市,成活率94.56%。平均规格550g/只,销售乌龟2600.4kg,价格110元/ kg,收入286044元,生产成本125000元实现利润161044元,平均483132元/ hm2。  相似文献   

12.
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助推农业实现个性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相结合。“互联网+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农民可以通过电商购买所需的农资、农机,并获得防治病虫害、施肥用药等农业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借助互联网形成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可实现精准化生产、智慧型生产。“互联网+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互联网+农业”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设施草莓在苗期易出现的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以及夜蛾、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详细介绍了发病原因、主要为害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方法(农艺措施、生物防控、物理方法及化学药剂等)。通过提早发现、尽早干预可显著减少因病虫害给草莓苗期带来的危害,减少缺苗死苗。并提出要从温室生态健康的高度对生产环境进行综合调控以减少生态系统失调综合征的发生,为设施草莓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
春季升温急且持续干旱,病虫害越冬基数普遍偏高,抓好春季果园管理,及时喷药清园,降低病虫害基数,减少生长季节病虫害发生,对于果园的全年病虫害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果园的清园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且通过实验说明了药物试剂的最佳使用方案。只有把清园工作做好,才能为果树提供一个健康的、安全的、舒适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水旱轮作是克服水稻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稻田水旱轮作对水稻增产效应、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学特性、病虫害生态调控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效应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旱轮作生态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我国稻田水旱轮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水旱轮作的模式特点提出,可以通过协调土壤养分,根据作物养分需求精准施肥;重视有机肥的使用,有效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改进农业管理措施,探索应用生物炭技术;多种农作技术综合应用,在发展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加以改进,并对水旱轮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实现我国农业生产中作物高产和环境友好的目标提供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示范推广防治温室甜瓜根结线虫病环保高效技术措施,在病株率低于15%的温室棚区采用“日光高温土壤杀虫+生物药剂防治”为主的防治方法防治根结线虫。试验结果表明该防治措施对作物安全环保又有较高的防效,由试验得出结论所选生物药剂线灭和肯邦线尊防效较好,使用商品剂量分别为135000g/hm2、52500g/hm2,最佳用药时期为作物定植前,施用方法为撒施、沟施或穴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并建立771.2 hm2核心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五星乡“福雪”芹芽生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在皖南独树一帜。其产业发展具有区位、生态、地理资源、生产技术、组织化、市场、品牌等多种优势,但也有诸多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品种逐渐退化、生产用工较多、机械化程度低、上市时段过于集中、产品价格起伏较大、缺乏专业市场滋生压级压价、产业没有链条附加值难以形成等等,因此要积极采取品种更新改良、提高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化组织的作用、合理安排茬口、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建设专业市场、进行农超对接以及不断探索芹芽产品深加工的路子等多种手段实现“福雪”芹芽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由于温室蔬菜生产存在设施固定、单种作物连年种植等特点,温室连作障碍近年来已成为困扰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我们通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后认为,温室连作障碍的形成不应单从施肥、病虫害等方面寻找原因。结合近几年我们推广的温室秸秆反应堆技术和微生物茵肥所取得的成果,我们给出了用调解土壤微生物平衡理念解决温室连作障碍的途径,并在实践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怀集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确定,推广深优9516、深两优5814、五丰优615和天优3618等超级杂交稻品种,并配套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及高产栽培技术累计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收到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