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几年灯塔市温室草莓套种西红柿生产面积达2000多亩,效益明显高于单一草莓生产.草莓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2.5万元,西红柿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8000元,两种作物总产值3.3万元,去除每亩生产成本6000元,亩效益2.7万元.  相似文献   

2.
武山县韭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立体套种模式:韭菜套种甘蓝(菜花)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高效模式下,韭菜亩平均产量3 500kg左右,产值5 600元,亩纯收入4 500元(生产性费用1 100元);甘蓝(菜花)亩产量2 500kg(2 000 kg),亩产值平均在2 000元(2 200元)左右(生产性费用500元)。亩总产值达7 600元(7 800元),纯收入6 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桔梗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有润肺祛痰、消毒排脓的功效。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大力发展药畜菌茶"4+X"特色产业,紧密围绕建基地、抓加工、促营销、创品牌的思路,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201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08.5万亩,总产量75.9万t,总产值37.6亿元,其中:桔梗常年种植面积约27万亩,平均亩产350 kg、亩产值4 200元。随着规模化种植年限的延长,桔梗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为此,作者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商洛市桔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连属毛茛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茎入药,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黄连是传统的道地中药材,在峨眉山市栽培历史悠久,常年栽培面积2.5万余亩,亩产值4 000元以上,是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林、药间作的良好植物。  相似文献   

5.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  相似文献   

6.
武山县韭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立体套种模式:韭菜套种甘蓝(菜花)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高效模式下,韭菜亩平均产量3500kg左右,产值5600元,亩纯收入4500元(生产性费用1100元);甘蓝(菜花)亩产量2500kg(2000kg),亩产值平均在2000元(2200元)左右(生产性费用500元)。亩总产值达7600元(7800元),纯收入6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秋植香蕉和辣椒复合生产模式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徐闻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秋植香蕉和辣椒复合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香蕉、辣椒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到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约25.13万亩。2005—2011年,香蕉和辣椒产品累计总产量约150.53万t,总产值约32.81亿元,7年平均亩产值1.27万元,比单一种植香蕉增加产值4619元/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践证明,秋植香蕉套种辣椒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陇川县农业局探索出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模式,2009年冬季农业生产,实施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示范样板27.67hm2,平均亩产商品薯824kg,亩增加马铃薯收入824元,达到了推广甘蔗间套种,增加蔗田亩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乌药又名附子,经炮制后又叫制附子,是重要的中药材,具有顺气,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等多种功效,产品需求量很大,并已进入西欧市场。乌药可药食两用。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田栽培作物,主产于浙江、四川、陕西等省。汉中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乌药生产基地.乌药种植面积达10万亩,按平均亩产鲜乌药1200kg.每千克售价6元计算,亩产值可达7000元左右,种植乌药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鲜食早熟春玉米是我县春季农业大田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为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增加农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县实行鲜食蚕豆套种春玉米技术,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7年该县示范推广蚕豆套种玉米技术3106亩,蚕豆平均亩产值达1502元,亩收益达950元,玉米平均亩产值达1150元,亩收益达450元。  相似文献   

11.
辽东山区关玉竹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成  王霞 《新农业》2011,(11):51-52
关玉竹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是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资源中优势种群之一,集药食、保健、饮品等多功能性用途为一体的植物,其根茎产品主销韩国,因野生资源量萎缩,产不足销,后市发展空间大。自2003年开始人工驯化栽植关玉竹,充分利用辽东山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实行集约化、立体化栽培,探索出山地种植关玉竹的生产模式,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5万亩,亩产值高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12.
塑料大棚早春西葫芦间作豆角——夏秋薄皮甜瓜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亭县是保护地瓜菜生产大县,保护地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大棚面积12.5万亩,占保护地总面积的50%,塑料大棚早春西葫芦间作豆角一夏秋薄皮甜瓜是乐亭县首创的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1.5万亩,上茬西葫芦一般亩产量4000kg以上,产值1万元;豆角一般亩产量2300kg以上,产值9000元;下茬薄皮甜瓜一般亩产量2000kg以上,亩产值80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5万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0.05万亩,中药材总产量达2081.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8.5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益达158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春播马铃薯高产技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开发效益,迅速增加农民收入,我县黄淮海开发办公室,于1993~1995年在开发区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了马铃薯这一高产、高效、适应性强、生育期短的粮菜兼用作物。三年累计种植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1650kg,亩产值1500元,获总产值2250万元,创总效益1950万元。并建立了1000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3020kg,最高地块亩产3300kg,亩效益2100元,这在商丘地区乃至河南省都是一个创举,该项经验和技术已  相似文献   

15.
海安县是全国茧丝绸之乡,全县桑园面积15.64万亩,占稻、麦面积的13.7%。而雅周镇有桑园面积1.42万亩,占全镇稻、麦面积的17.3%,占全县桑园面积的9.1%。一直以来,桑园从10月上中旬采叶结束,到翌年3月上旬,近5个月都处于冬闲状态。从2007年开始,雅周镇贯彻县“一村一品”精神,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桑园冬闲季节,在张垛村示范套种以榨菜为主的桑园无公害蔬菜,全村示范套种320亩,平均亩产2400kg,以每kg0.25~0.28元计算,亩产值在600~670元,经济效益相当于1亩小麦的产值。本文将简单介绍桑园套种榨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是一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2年在新民市示范田的试验示范推广,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辣椒亩产一般2000千克,亩产值4000元以上,亩产鲜甜玉米4000多棒,亩产值4000元左右,两项合计亩产值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1,(1)
金华县罗埠镇一带是传统的甘蔗种植区,近年来为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在甘蔗田套种春大豆的面积逐年上升,如征岩头村1999年种植甘蔗450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套种春大豆的有250余亩。朱江海户2亩甘蔗地套种春大豆,甘蔗亩产值3012元,扣除成本1360元,亩获纯利1652元,春大豆亩产鲜荚380千克,亩产值950元,亩获纯利800元,二项合计亩收入2452元。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适期栽种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南涧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涧县实施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补助项目的4个示范产业之一,通过科技入户指导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病、虫、草害防治,茶叶产品初制加工等实用技术,使南涧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南涧县茶园面积达10.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83620亩,采摘面积比去年增加5620亩。全年共完成茶叶产量4320吨,比去年同期3883吨增加437吨,增幅11.2%,实现总产值2.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19.
台湾青枣是一种新兴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在云南玉溪市的热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玉溪市自1999年底开始引种台湾青枣,经过几年的示范和推广已初具规模,到2001年,全市青枣种植面积已达1.13万亩,产量4189吨,总产值2513.4万元,一般亩产值2000~3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台湾青枣已成为玉溪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河津县正茬花生面积逐年缩小,麦田套种花生面积迅速扩大,产量稳定增长。1987年全县麦田套种花生5万亩,比1985年的2.5万亩翻了一番。1988年扩大到6.2万亩,占全县花生总播面积的82%,套种花生平均亩产220公斤(比1987年增产20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套种花生比麦收后复播花生亩增产70多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一般亩产值640元以上,比一料田增值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