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池施用草木灰有以下好处。1.培肥水质。鱼池常施草木灰,能提高水体中的磷、钾、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2.调节池水酸碱度。适宜鱼类生长的池水酸碱度为7.5—8.5,一般未清过淤泥的鱼池PH值为7左右,清过淤泥的鱼池PH值常为7.3—7.5。鱼池施用草木灰(1.5米深的鱼池,每667平方米施草  相似文献   

2.
鱼池水质管理。直接影响养鱼效益。衡量鱼池水质好坏的指标主要有:池水温度、酸碱度(pH值)、溶氧值和透明度。现将其测试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1、水质好坏的判断(1)pH值。pH值反映池水的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鱼类的安全pH值范围是6~9,最适生长的pH值为7~8.5。(2)透明度。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池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即水的肥瘦。一般透明度在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4.
成鱼池面积一般为5—8亩,水深2米左右,池塘淤泥15—20厘米,注排水方便。池水pH值为7—8.5,生长季节池水透明度在25—30厘米,配备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  相似文献   

5.
鱼池水质管理,直接影响养鱼效益.衡量养鱼水质好坏的指标主要是池水温度、溶氧值、酸碱度(pH值)和透明度.现将其测试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洪学 《吉林农业》2006,(5):26-26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  相似文献   

7.
1.pH值 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要求pH值在7~8之间,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危害。实践表明,凡管理不善,越冬鱼种池水体pH值一般偏低。对此,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水过程中掌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9.
<正>1.提高水的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水的pH值在7.5~8.5时,鱼的生长速度较快。试验表明,水深1.5米的鱼塘每亩施草木灰110~190千克,塘水pH值可上升到7.5~8.5。  相似文献   

10.
鱼类"泛塘"是池水中含氧量降到鱼类不能满足生理上最低需要(0.4~0.6mg/L)时,而出现大批窒息死亡的现象."泛塘"多发生在夏季的半夜至黎明之间,是因鱼池严重缺氧浮头引起.  相似文献   

11.
王增芳 《新农业》2003,(8):28-29
水是鱼类生存的惟一环境,科学养鱼,除了合理营养配方外,还必须养好水. 一、水质好坏的判断 1.检查pH值 pH值是鱼池水质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决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同时也反映出水体总的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pH值对鱼类的安全范围是6~9,但鱼类最适于生长的pH值为7~8.5,pH值超过9.5或低于4.5,就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池鱼药害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或是鱼类误食有毒食物使鱼类中毒而死亡。泛塘是因池水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造成鱼类窒息而死。两者的区别方法如下。 一看发生时间 池鱼发生药害,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在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  相似文献   

13.
池鱼药害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或是鱼类误食有毒食物使鱼类中毒而死亡。泛塘是因池水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造成鱼类窒息而死。两者的区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夏季鱼池肥料变化的特点 1、池水氮元素含量增加 6~8月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喂饲料,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增多,此时水温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快。池塘中鱼类排泄物、生物尸体、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含氮物质。根据我们测定,池水有效氮含量通常高达0.5~2.0毫克/  相似文献   

15.
一、及时调节水质.及时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并补注新水,每月注水2~3 次,每次10~15 厘米.每隔20~25 天施生石灰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0千克~25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H值为7.5~8.5.每0.33~0.66 公顷水面配备1台叶轮式增氧机,以改善水质和防止鱼类浮头.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鱼池施肥     
孟祥海 《新农业》2011,(3):49-49
给鱼池施肥可增加水中营养物质氮、磷、钾、钙等含量,促进池水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以增加滤食性鱼类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7.
<正> 1 夏季鱼池肥料变化的特点 1.1 池水氮元素含量增加。 6~8月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喂饲料,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增多,此时水温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快。池塘中鱼类排泄物、生物尸体、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含氮物质。根据我们测定,池水有效氮含量通常高达0.5-2.0mg/  相似文献   

18.
蟹池春季水质调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透明、水草茂盛、微碱性的水域中。酸性水质不利河蟹对钙的吸收,因此养蟹池水最适的pH值为7.5~8.5,池水溶氧需保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透明  相似文献   

19.
春季是鳗鱼疾病多发的季节。水产养殖水质差很容易引起鳗鱼疾病,因此在鳗鱼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质的调节。放养前,绝大部分的泥塘都使用生石灰150~250公斤/亩作清塘消毒,池水30~40厘米深时消毒,可将池水pH值升高到11以上,既可清除野杂鱼类、水中昆虫,又可改良池底土质的酸性。加注水至适当水深,一般15~20天后pH值可回落至8~9之间,经过试水(用鱼作试养),石灰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鳗鱼,若pH值过高(石灰毒性未完全消失)便放养,会造成鳗鱼脱粘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一、管好水质夏秋季节,随着池塘载鱼量的增加,鱼类所需活动空间逐渐加大,以及随着水温的升高,池鱼活动加强,代谢物增多,易使池水恶化。这时应逐步加深池水,以有利于池鱼的生长发育,鱼池水深要求在2米以上,鱼种池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将池水加深的同时要适量追施肥料,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宜保持在2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