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我国部分省市犬感染布氏杆菌的情况。用血清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OIE标准间接酶标试验(i-ELISA)初筛,初筛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核,对SAT判定为阳性血清所对应的脾脏或新鲜全血进行布氏杆菌分离与培养。结果显示,4 750份犬血清中60份为阳性(29份检测到粗糙型布氏杆菌抗体:牧区2份、农区4份、城区23份;31份检测到光滑型布氏杆菌抗体:牧区19份、农区2份、城区10份),个体阳性率为1.26%(牧区6.69%,农区1.53%,城区0.84%);3份脾脏和1份新鲜全血经接种培养后,从1份全血中分离到1株菌,经AMOS-PCR方法鉴定为犬布氏杆菌。试验结果表明,调查的部分省市均有犬感染布氏杆菌,牧区个体阳性率最高、农区居中、城区最低,且存在粗糙型和光滑型布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洛阳市宠物犬感染隐孢子虫情况,试验采集宠物医院、宠物养殖场和宠物店的犬只粪便样品362份,其中<3月龄犬只粪便样品93份,4~6月龄犬只粪便样品103份,6月龄~1岁犬只粪便样品71份,>1岁犬只粪便样品95份。对采集的粪便样品提取DNA,设计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引物,对DNA样品进行巢氏PCR扩增。PCR扩增得到的阳性产物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宠物犬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42%,其中宠物店犬的感染率最高,为8.16%,宠物医院、宠物犬养殖场和宠物店间隐孢子虫感染率差异不显著(χ2=1.88,P>0.05);<3月龄犬的感染率为9.68%,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1.05%~3.88%,χ2=9.14,P<0.05);16份样品SSU rRNA序列与国内分离于动物及人体的犬隐孢子虫核苷酸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河南省犬源分离株(登录号EU754832)、广东省人源分离株(登录号KC734571)和犬源分离株(登录号MN696800)的核苷酸相似性达100%;16...  相似文献   

3.
针对鹅多瘤病毒(goose hemorrhagic polyomavirus,GHPV)VP1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1株樱桃谷鸭源GHPV(命名为FJ201601株)扩增获得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明确其VP1基因分子特征。基于GHPV各分离株VP1基因特点,设计特异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建立基于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HPV方法。结果显示,克隆的FJ201601株VP1基因全长为1 062bp,与GHPV各参考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0%;在遗传进化上可将GHPV分为2个大的遗传进化分支(Clade 1和Clade 2),FJ201601株属于Clade 2分支。建立的EvaGreen检测GHP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标准曲线方程y轴截距为39.12,斜率为-3.489,扩增相关系数为0.996,扩增效率为99.7%;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88.0拷贝/μL;特异性好,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分析只出现单一的特异峰,Tm值为(82.18±0.22)℃,无引物二聚体,对水禽常见病原检测均为阴性;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62%~1.76%和0.92%~2.44%。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80份多品种生长不良鸭进行检测发现4份阳性(樱桃谷鸭2份、麻鸭2份),阳性率为5%(4/80)。本研究证实麻鸭中存在GHPV感染,为丰富GHPV感染宿主谱和开展GHP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利用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鉴别诊断布氏杆菌和结核杆菌的方法。通过筛选布氏杆菌omp10、omp19、omp17、omp25、omp31和结核杆菌cfp10基因的最佳引物组合,建立二重实时定量PCR鉴别诊断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稳定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对临床样品及模拟样品进行检测。经筛选布氏杆菌的omp25基因与结核杆菌cfp10基因引物组合最佳,该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中布氏杆菌Tm值为88~89℃,结核杆菌Tm值为90~91℃,对其他供试的菌株则为阴性;该方法对布氏杆菌的DNA最低检出量为20拷贝.μL-1,结核杆菌为50拷贝.μL-1,两病原都存在时为100拷贝.μL-1,比常规PCR高100倍。利用所建立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及常规PCR,对24份结核痰样、11份布氏杆菌基因粗提物及30份模拟奶样进行检测,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布氏杆菌和结核杆菌,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宠物犬携带人兽共患病原体情况,我们收集上海市闵行区宠物医院采集的血液样本400份;利用SNAP快速检测技术筛查体外莱姆病抗体、犬型埃里希氏体症抗体、心丝虫抗原和嗜吞细胞无形体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伯氏疏螺旋体、犬埃立克体和噬吞噬细胞无浆体三种病原体。结果显示,SNAP筛查发现2.16%的犬血液样本为犬型埃里希氏体症抗体阳性,后以PCR方法鉴定对应的血液样本均为犬埃立克体病原学阳性。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闵行区宠物犬有人兽共患病原体犬埃立克体的感染,应加强宠物犬人兽共患病原体的日常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ins,B.canis)的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巴贝斯虫18S rR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巴贝斯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准确检测出10拷贝/μL的样本,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 000倍;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巴贝斯虫,对6个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5.00%;对豫西地区收集的2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阳性率为66.7%,普通PCR方法的阳性率为55.1%,血涂片法的阳性率为33.3%。说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疑似巴贝斯虫感染犬的早期检测和确诊。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9,(2):234-238
按照MALDI-TOF MS要求进行56株鸡杆菌分离株的样品制备,点靶并获取样品质谱图,运用Biotyper分析软件对所获取的质谱图鉴定分析;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gyrB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进行辅助分析鉴定。结果显示,56株鸡杆菌分离株经MALDI-TOF MS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均鉴定为鸭源鸡杆菌,阳性率为100.0%;荧光定量PCR鉴定出55株鸭源鸡杆菌,阳性率为98.2%(55/56)。结果表明,MALDI-TOF MS可用于鸭源鸡杆菌分离株的快速鉴定,操作简便,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2型(CPV-2)的流行趋势以及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间采集华中地区的418份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粪便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并对分离病毒的VP2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及其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58份病料检测出CPV-2,阳性率为85.65%。病料接种F81细胞后,有23份阳性样品出现明显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到明显荧光。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中有New-CPV-2a型12株、New-CPV-2b型5株、CPV-2c型6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5.9%~10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与国内分离株、伊朗、巴西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意大利、日本、阿根廷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防控及研制高效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牛布氏杆菌BM28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牛布氏杆菌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梯度稀释的含有目的扩增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5.0×105~5.0×101拷贝范围内定量PCR均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为50拷贝每微升。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方便经济的特性,在牛布氏杆菌的检测与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及犬副流感的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清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04年~2009年前来宠物医院就诊的有临床症状的犬进行检测,共采集犬瘟热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唾液2238份;犬细小病毒病疑似病犬粪便2423份;犬副流感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334份。用快速检测试纸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平均阳性率达27.52%,自2004~2009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犬细小病毒病平均阳性率为25.88%,自2004~2008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2009年略有反弹。首次证实犬副流感在兰州市宠物犬中流行,其中犬副流感病毒平均阳性率为37.72%,犬腺病毒Ⅱ型平均阳性率为19.46%,从流行周期看,2004年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5年以犬腺病毒Ⅱ型感染为主,而后连续两年以混合感染为主,到2008年又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9年再次以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河南某兔场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死兔的组织样本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原核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阳性;细菌分离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HN0604株;特异性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结果显示,该细菌为荚膜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株HN0604人工感染兔后,复制出纤维素性化脓...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杆菌(Blucella)引起的对养殖业危害巨大的传染病,目前确诊主要以实验室检测为依据。试验的19份山羊血清(17份成年羊,2份羔羊)采自于昌平区某养羊户新购入的羊,分别进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real-time PCR),检测布氏杆菌抗体和抗原的水平。试验结果显示,c-ELIASA阳性率为57.89%,real-time PCR检测有2份阳性,17份阴性。此羊群血清学和病原学均为阳性,感染了布鲁氏杆菌,需立刻扑杀;real-time PCR检测快速灵敏,可结合血清学检测做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摸清某职业学院养殖实训场试验动物布氏杆菌病感染情况,采集牛、羊、犬血清49份,应用布鲁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说明养殖实训场目前没有布氏杆菌病的感染,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能为其他养殖场的布氏杆菌病检测与防控常态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四川部分地区犬圆环病毒的病原检测及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犬圆环病毒(CanineCV)在四川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基因组特征,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2015年~2017年采集自四川6家宠物医院的208份腹泻犬粪便样品。结果显示CanineCV的平均阳性率为15.4%(32/208),3年间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并且阳性样品均与一种或多种病原共感染。获得了6条完整的CanineCV Rep基因序列及1株CanineCV (CD17/2016)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显示CanineCV四川株(CD17/2016)与GenBank中的国内另外2株CanineCV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首次对国内腹泻犬进行了CanineCV感染的调查,证明CanineCV在四川部分地区宠物犬中已流行,建议把CanineCV作为犬腹泻病原诊断的一个检测内容,同时对其分子特征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国内CanineCV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福建省鸡场圆圈病毒3型(GyV3)的流行及其VP2基因变异情况,2021年在南平市、龙岩市和福州市的36个鸡场,采集365份疑似GyV3感染病鸡的腺胃样品,通过PCR进行GyV3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GyV3核酸阳性55份,阳性检出率为15.06%。对5份GyV3阳性样品进行V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5份样品的VP2基因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6%~99.9%和98.3%~100%,与参考株山东肉鸡分离株SDAU-1和巴西家鸡分离株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8.3%~99.2%和97.5%~99.2%,均属于Group A分支中的GyV3小分支。结果表明:福建省鸡场存在GyV3流行;其VP2基因遗传序列稳定,可作为GyV3感染流行病学监测的首选基因。本研究为GyV3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弄清我国犬是否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本试验对山东省青岛市某宠物医院采集发病犬的48份样品进行PCV3荧光PCR检测,发现7份病料呈现明显阳性,对这7株阳性样品继续用普通PCR扩增,有3份可以扩增出228 bp的特异性条带。这些条带测序后与圆环病毒的其他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份样品的病毒序列与其他PCV3参考序列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与PCV3的同源性为93.3%~99.5%,表明我国犬确实存在PCV3感染。  相似文献   

17.
奇异变形杆菌为人兽共患病原菌,多为继发感染.本研究从潍坊地区宠物医院的犬瘟热患病犬眼鼻分泌物和犬细小病毒感染患病犬直肠粪便中,共采集样品39份,进行奇异变形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11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28.20%,其中犬细小病毒感染犬的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47.37%;16S rRNA序列...  相似文献   

18.
采集上海近郊地区宠物犬血清样品220份进行乙型脑炎的感染抗体和荧光定量PCR的病原学检测。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方法检出37份阳性,阳性率16.8%(37/220);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2份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9%(2/220)。经分析与统计,犬乙脑在年龄与性别上的感染率均无差异(P>0.05),中等体型与人口密度高地区的犬乙脑感染率均较高(P<0.05)。  相似文献   

19.
应用实验室病原分离、血清学检测技术对西昌市某规模化奶牛场流产牛进行衣原体、布氏杆菌病原分离及血清学检查。结果表明,西昌市奶牛场以孕牛流产、早产、死产、干尸化胎、胎衣不下等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与衣原体和布氏杆菌混合感染有关。采集病料分离出3株衣原体,5株布氏杆菌;从7个牛群集血清97份血清,阳性率为:衣原体病22.68%,布病47.43%,两病均阳性者13.40%。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国冀南地区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为该地区防控MS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2022年采集冀南地区疑似MS感染的7个规模化鸡场样品(发病鸡的气囊、腭裂或爪垫渗出液)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PCR鉴定,对分离株进行vlhA基因分型序列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株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所采集样品中分离出9株疑似MS菌株,均可使液体培养基颜色变为橘黄,在固体培养基中菌落形态为典型的“煎荷包蛋”样;PCR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9株分离株与MS HN01株相似性为100%,表明分离株均为MS;vlhA基因分型序列结果显示,9株MS富含脯氨酸重复序列(PRR)区均为35个氨基酸,属于L型,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7%~100%,与中国其他地区L型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泰国L型菌株亲缘关系较远;MIC测定结果显示,9株MS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螺旋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的MIC50/90值分别为0.25/0.25、0.5/0.5、0.5/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