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太平洋牡蛎生物学特性,结合金州湾环境条件的实际,1993年开展了较大规模生产性试验:采用5月中旬出池的升温促熟苗进行筏式养殖,10月下旬收获,共生长170天,平均壳长达到84mm,蛎肉个体平均重8.76g,出肉率14.43%,蛎肉各项标准达到了出口要求。台产量达到1.078kg,台纯利比原有养殖品种海湾扇贝高1.8倍,达到676.6元,试验结果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今后渤海金州湾筏式养殖增添了一个优良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渤海金州湾试验筏地自然条件及其特点,太平洋牡蛎试养方法,试验结果以及今后生产应注意解决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筏式吊养使牡蛎胃中泥沙含量达到出口标准,试验面积400亩,经15个月暂养和养成,平均亩产6592.8kg,规格9.4cm,总产值791.1万元,利润411.76万元,平均亩盈利1.03万元。经专家鉴定,本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翡翠贻贝增养殖技术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4年在大亚湾西北部的哑铃湾开展翡翠贻贝的延绳式及筏式吊养增养殖试验,养殖面积约9.1ha,总产量406t。种苗来源中有40%为人工培育苗,其余为天然苗。两种吊养方式的贻贝经1至1.5年的养殖,壳长可达70-80mm。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苗可补充天然苗的不足,延绳式为最佳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2年,在50m^3水体中,太平洋牡蛎控温育苗量为20.2万粒/m^3。当年筏式殖6个月,亩产5670kg,利税6400元平均亮高8cm以上,个体重97.4g,比常温育苗,可缩短养殖周期近1年,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属国内首创,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作者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开展皱纹盘鲍海区筏式吊养技术研究工作,购平均壳长19.7毫米的鲍苗,经过16~19个月的吊养,平均体长达66.4毫米,平均体重达42.38克/只,成活率达83.53%,投入产出比为1∶2.76,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供海区筏式养鲍者参考。一、海区选择养鲍海区水深不应小于4米。水流畅通(最大流速时,养殖箱吊绳与筏架平面的倾斜角≤45度),水质清新,pH值在7.8~8.2,溶氧≥4毫克/升,氨氮≤80毫克/米3,常年比重在1…  相似文献   

6.
止锚湾海域筏式养殖海湾扇贝防止褶牡蛎附着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玉  刘仲宽 《水产科学》1997,16(6):16-19
本文叙述了笔者在止锚湾海域进行筏式养殖3海湾扇贝防止褶牡附着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预报该海域褶牡蛎繁殖高峰期和附着高峰期,采取在褶牡繁殖高峰前和附着高峰期之后分苗入养成笼,从而降低了海湾扇贝壳体上褶牡蛎的附着量和提高海湾扇贝的商品率;试验与生产相结合,利用试验结果来指导生产,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处理方法在海湾扇贝筏式养殖过程中的可行怀。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红螺养殖新路子,开发近海筏式养殖新物种,变低质贝类为优质产品。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98年至1999年利用贻贝套网进行红螺养殖试验,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管理,红螺试养获得成功。亩产红螺1400kg,产值2.2万元,利润0.8万元。现将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一、海区条件与筏架的设置 筏架设在近海及浪较小的浅海区,水深为7~8m,流速为0.3~04m/s,透明度1~1.2m,盐度为27‰~30‰,海底平坦,泥沙底质,水质无污染。 贻贝套网筏架吊养红螺,每亩设台筏架,筏架间距10m,横流…  相似文献   

8.
1太平洋牡蛎的养殖方式福建省大体有3种养殖方式。一是筏式:适宜于潮时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每筏为80平方米.用3层共30根毛竹构成。底层6很长10米的简竹纵排.中层20根长8米的毛竹等距横排,上层每边各2根10米长毛竹捆压在筏架两边。毛竹重叠处皆捆好.四角分别用4根木桩和聚乙烯绳顺流固定.木桩间距40米,大潮平潮时绳与水面成45度角。每台用6~8个各150公斤浮力的浮球使筏架上浮.每台佳400申。二是延绳式:亦适宜于干潮水深5米以上的浅海。用2条100多米绳平行且间隔5米顺流设置,4根桩间距为5米和100米。用数根5米的缩成毛竹为根档固定…  相似文献   

9.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是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之一,具有个体大、食性广、生长快、肉味鲜美、可食率高等特点。1992年该品种引入我国,近年全国各地均开展了养殖。为了探索澳洲淡水龙虾在贵阳市池塘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养殖技术,为下一步发展该品种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我站于2001年6月8日从厦门引进规格为1.5厘米左右的澳洲淡水龙虾虾苗进行养殖实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乌当区洛湾鱼种场池塘一口,面积1.8亩,平均水深1~1.5米,淤泥20~30厘米;花…  相似文献   

10.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耀泉 《齐鲁渔业》1996,13(3):33-33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吴耀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贻贝、扇贝和牡蛎等贝类是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中扇贝养殖发展最快。随着筏式养殖面积的盲目扩大和养殖密度的过高,出现了养殖区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的现象。而...  相似文献   

11.
4月9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7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为浅海水域的开发利用及牡蛎筏式养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其中单体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钱华  干波 《内陆水产》2000,25(5):9-10
70只网箱共产黄鳝4225.6kg,平均每公斤50元,产值211280元,去除黄鳝养殖成本79300元,养殖黄鳝获利131980元,投入产出比为1:2.7。其中,池塘中38只网箱共产黄鳝2644.8kg,平均每箱72kg,每平方米3kg,增肉倍数为1.45;河沟32只网箱共产黄鳝1580.8kg,平均每箱49.4kg,1kg/m^2,增肉倍数为1.3。每只网箱的黄鳝平均产值为3018.29元,平均  相似文献   

13.
细鳞鲳,学名细鳞肥脂鲤(Piaractusmesopotami-cus),在巴西被称为Pacu。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为巴西国内的主要淡水鱼类之一,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易饲养,易捕捞,抗病力强,比淡水白鲳耐低温,肉味鲜美。2000年我们进行了细鳞鲳池塘高产养殖试验,现就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面积1亩,平均水深1.2米。水源来自苕溪水,pH值为6.5~8.5,水质清新无污染。鱼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水,用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试验池配备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电缆线用…  相似文献   

14.
鼠尾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筏式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报道了鼠尾藻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筏式养殖技术。经106天的筏式养殖,藻体平均长度从5.5cm长到79.1cm;每绳重量从860g长到3500g,而对照组只长到1750g。试验组每667m^2产值约6000元。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是黄海南部一扇形半封闭海湾,海岸线长239km,滩涂面积85km2,已开发利用近 40万亩。由于胶州湾滩涂广阔,水质肥沃,优质生物种群繁殖兴旺,盐度适宜,气候温和,是滩涂贝类及多种鱼虾繁殖栖息的良好场所。1 胶州湾海水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1现状 近几年,胶州湾养殖业发展很快,池塘养殖面积一直保持在7万亩左右,浅海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近两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养殖种类不断增加,名特优品种覆盖率逐年递增。特别是1998年青岛市取消胶州湾捕捞,全部海域转为增养殖区后,胶州湾的滩涂贝类养殖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6.
长牡蛎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琳 《齐鲁渔业》2005,22(10):4-5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也称太平洋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其肉味鲜美.蛋白质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笔者就长牡蛎的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莱州湾金城海湾扇贝养殖海区防牡蛎附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6 ̄8月,在莱州湾莱州市金城镇海湾扇贝养殖区,研究了牡蛎幼虫对海湾扇贝的附着规律。在养殖海区,离岸1500m以外纵向设立了3个定点站,近岸1500m海区作为一个观察点。结果表明,牡蛎主要为长牡蛎和褶牡蛎,6月下旬水温达到22 ̄23℃时,海水中出现牡蛎幼虫密度最高峰期(950个/m^2),主要为长牡蛎;8月中旬水温降到27 ̄26℃时出现次高峰(370个/m^2),主要为褶牡蛎。水温是监视牡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以其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能力强、饲料营养需求低等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广泛养殖。为探索在北方地区淡水高密度养殖技术,在2001年我们进行了高位池淡水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经132天养殖,对虾平均体长12.8cm,亩产达到680.7kg。现报告如下:一、材料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选在山东省滨州市水产良种试验场内的3号高位虾池中进行,池塘面积1.6亩,有效水深2.0m。池塘为地上混凝土衬砌高位池,池底铺20cm细沙。池内配1.5kW叶轮增氧机2台。养殖用水为黄河灌溉渠水。2.苗种放养放…  相似文献   

19.
渤海近岸浅海冬季结冰,至使台笼养殖不能在海上越冬的特殊海况条件,决定其浅海台筏人工养殖品种应具备当年达到商品规格的生长速度,才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价值。大连市甘井子区自1994年至今,连续几年于渤海金普湾南部进行了太平洋牡螨的筏式吊绳养殖大规模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论证了该项技术的优越性。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作如下总结:一、养植海区条件海区风浪较小,浮游生物饵料丰富,无工业污染,春季水温回升快,透明度为1.5-2m,盐度为28-32%,pH值为7.8-8.6。底部平坦,适于打桩设筏。海域水深6-16m,流速0.5-0…  相似文献   

20.
文蛤具有迁移习性,滩涂围栏养殖管理不便。为此,进行了筏式吊养初步试验。5月开始投放壳长2.5—3.0cm文蛤苗种2500kg,至10月10日收获壳长4cm以上文蛤7200kg,平均每笼纯收人17.6元,文蛤长势良好。对影响存活率的因素以及放养密度、苗种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