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泰加大树蜂Urocerus gigas faiganus Beson是以幼虫状态危害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云杉Picea asperata、冷杉Abies farbri(Mast.)的蛀干害虫,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该害虫主要危害林中的濒死木、枯立木及新伐倒的原木、伐根。由于幼虫在木质部内蛀食产生许多粗大的孔道,而后期因羽化在干部形成许多羽化孔,使木材利用价值大为降低,给经营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数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八齿小蠹是落叶松人工林中次期性干部害虫的主要种类,对健康木、衰弱木均有危害。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林区已造成较大危害。对该虫的防治主要采取营林防治措施,即在被害率较低时采取伐除被害木的卫生伐手段,在被害率大时采取皆伐、更新造林手段。对落叶松八齿小蠹的营林防治,一般因危害程度不同采取不同防治手段(防治指标)。但该虫营林防治指标不同于初期性害虫的防治指标,确定防治指标的经济阈值又受多种  相似文献   

3.
从1972年起,我院赴乳阳教育革命小分队和乳阳林业局的广大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了“伐倒木集材”试验。在广东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试验成功了这项高山木材生产的新工艺一伐倒木集材。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1974年,乳阳林业局推广使用了伐倒木集材方式,全局提前50天完成了上半年木材生产任务,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伐倒木集材可提高木材生产综合劳动工效两倍以上,增加木材产量15%,规格材质量也有所提高,降低木材生产成本20%。一、伐倒木集材的特点伐倒木集材是将伐倒后的成株林木,利用架空索道集运到公路边,然后集中打枝、造材,这一新工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触破式微胶囊剂在飞防云杉大黑天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大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林区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幼虫主要危害兴安落叶松、白桦过火木、枯倒木、生长衰弱木、风倒木以及贮木场入库后长期存放的木材。如果林木一旦被危害,防治难度很大。目前,防治此害虫的有效措施一是在成虫羽化高峰时期毒杀成虫;二是在幼虫未进入木质部前将木材及时加工成板方材。  相似文献   

5.
芳香木蠹蛾是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它的危害造成杨柳等速生用材树种大量风折,木材丧失利用价值。为了控制和消灭该虫的危害,我们于1974年在榆林城区作了初步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6.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杉木成林的主要蛀于害虫。在我区各杉木重点林区,杉木重点县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观条杉天牛多危害衰弱木,也危害健康木。其幼虫在树木2米以下的树皮内姓食,最后钻入木质部。由于树干被幼虫蛀有螺旋式、宽而不整齐的孔道,树液上下流通受阻,因而被害后树木很快枯死,容易被风吹断。一两条杉天牛幼虫可害死一株杉树,严重时造成大片的中幼林连片枯死,使木材产量降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双条杉天牛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喜在树干边材里过冬,次年2-6月成虫咬烂树皮飞出,产卵于衰弱木、伐倒木或健康木…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块松材线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松林,伐除枯死松树,选取具虫蛀为害特征的疫木伐桩,每地各10个。将其整个伐桩挖出,携回实验室解剖,收集害虫,并鉴定和统计虫种和数量。调查显示,为害疫木伐桩的蛀干害虫有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hernatus Hope)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mdis(Voss)1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等多种害虫幼虫,其比率分别占96.0%、3.0%和0.7%,其它害虫占013%;伐桩地上部有松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多种蛀干害虫,占蛀干害虫总数的9.5%;地下根部仅有松天牛,占总数的90.5%。伐桩根部松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分布随深度增加逐渐递减,集中分布在0—60cm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2013,(15):29-29
中幼龄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根据培育目的,伐除部分林木,促进保留木生长,改善森林卫生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生态平衡。而且,通过抚育伐(生长抚育)可以获得一部分木材。因此。森林抚育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培育森林的方法,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俊  黄炳夏 《林业科技》1992,17(5):27-27
云杉八齿小蠹是云杉的重要蛀干害虫,它不仅危害云杉新伐木和衰弱木,还危害健康木,轻者林木生长和结实受影响,重者活立木成片死亡,伐倒木脱皮腐烂变色。为了控制该虫泛滥,从德国引进聚集激素,开展了激素诱捕实验。经过1988~1989年两年试验和近两年的大面积使用证明,选用塑料膜制的诱捕器,效果好,制作使用运输方便,并可重复使用,成本低,不杀伤天敌,无负作用,是当前防治蛀干害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木橑尺蠖是一种暴食性和杂食性害虫,危害植物达150余种,主要危害木橑和核桃。介绍了木橑尺蠖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综合防治、预测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11.
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对云南松、华山松危害很大的蛀干虫害。经对其生活史及种群动态的研究,根据危害程度,采用伐除蠹害木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主要清除Ⅲ级木,伐倒后及时刮皮处理。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使小哨林区受害株率由清理前的97%下降到21.69%;危害指数由53.35下降到9.67。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对果园常见木虱类害虫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果园常见木虱类害虫害虫的为害特点和形态特征,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控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具有干形通直、饱满的特点,其根部的尖削也不大。在采伐时,只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即将伐根的上部及两侧的土扒开,就可使伐根降低20cm左右。从而增加伐倒木长度,加大木材检尺径,提高了木材利用效果和增加了产量。这是一项用工少、效益大的增产节约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木材过坝工程须根除漂木对水电站的危害南京林业大学祁济棠木材过坝工程内涵木材过坝方式、工艺与设备。它须与木材水运方式及其工艺相协调,否则将会产生漂木(包括半沉木和沉木)危害水电站。为此,在木材过坝工程设计时,欲要防止漂木危害水电站的事故,必须首先考虑木...  相似文献   

15.
蛀食树干的害虫,常见的有各种天牛、小蠹虫、吉丁虫、象鼻虫、树蜂、木蠹蛾等,以天牛和小蠹虫危害严重。这类害虫蛀食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在树皮下、边材上或木质部中蛀成坑道,切断树液的通道,影响林木生长,严重时全株枯死,并降低木材的利用价值。在一般的情况下,蛀干害虫多侵害生长衰  相似文献   

16.
昆虫种类很多,食性复杂.木材害虫,主要为食材性昆虫(或称食木性昆虫)和食菌性昆虫. 树木采伐后到制材加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不同,蛀入木材中产卵的害虫也不一样.通常以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含水率为30%)为界限,蛀入含水率高于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原木或锯材中产卵的害虫,称为湿材害虫;蛀入含水率低于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干木材或半干木材中产卵的害虫,称为干材害虫.但有些害虫既危害湿材,也危害干材,如危害橡木(栎类)的害虫主要为蠹虫类(甲虫),如粉蠹虫、小蠹虫,长小蠹虫、长蠹虫等,既有湿材害虫,也有干材害虫.  相似文献   

17.
用森林抚育伐的林区硬杂小径木和木材生产过程中“三剩”木材资源生产立木颗粒嵌花地板,对立木颗粒生产嵌花地板的生产工艺和效益进行探讨,提出该工艺推广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黄斑星天牛在岐山县的七个乡镇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主要危害大关杨、箭杆杨、欧美杨和北京杨等。我们对伐除的虫害木进行了磷化铝熏杀灭虫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供试材料为56%的磷化铝片剂。施药时,应选择好熏蒸场地,将伐除的虫害木造材,刮皮,边堆边投药。按照材积  相似文献   

19.
鹤北林业局始建于1972年,是“六五”期间唯一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森工企业。现已达年产木材40万m3,锯材2.5万m3,更新造林 10万亩的生产能力。施业区总面积 38.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 2670万m3。但是随着二十多年来木材有计划的采伐,天然林相对减少,人工林相对增多,小径木的间伐、抚育伐产量也逐年增加,现小径木年产量 2.0万 m3,小径木的综合开发利用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为此,根据多年在生产实践中的研究,对小径木综合开发利用做如下探讨。1小径木锯材加工的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鹤北林业局…  相似文献   

20.
泰加大树蜂又名冷杉大树蜂、枞树蜂,1996年被列入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是天山西部林区危害雪岭云杉的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生长势弱的濒死木、枯立木、新伐倒木的木质部,被害树木千疮百孔,严重时停止生长,风折断头,使木材失去工艺价值。据调查,近年来泰加大树蜂在天山西部林区的分布较1984年的普查范围(仅在5个林场有分布)有所增加,但尚未造成严重危害。1999年,我们对该虫在天山西部林区的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详细调查。1 分布与发生根据我们调查,该虫在天山西部林区所属9个林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在巩留、新源、特克斯、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