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衡的绿色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孤舟的绿色盾牌,森林亦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回顾一下人类的文明进程,不难发现,森林的繁茂,曾为人类文明带来光明,森林的衰亡亦曾把人类文明推向黑暗。古巴比伦文明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巴比伦文明就是在那沃野千里、林海茫茫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兴起的。由于森林大量砍伐,草地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原来大片的森林草原渐成今天的伊拉克沙漠。古巴比伦文明也因此而衰落下去。恩格斯对此的评论犹如警策,“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  相似文献   

2.
毁于生态灾难的古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灿烂的农业文明,如古巴比伦文明(今伊拉克境内),地中海文明(今黎巴嫩、苏丹和阿尔及利亚一带)、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黄河文明等。这些文明都产生在大河流域,有充沛的水源,周边有森林或草原。然而,古老的农业文明,大多在历史上风光一时便衰落或消失了,成为今天世界上最荒芜的景观环境或穷乡僻壤。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古生态文明的衰落或消失,是人口密度加大,过垦过牧,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结果。这是人类自己谱写的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生态问题总是与文明的进步相伴随,而在文明进步中被牺牲的往往是生态。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曾遭遇过生态危机。公元250年玛雅文明鼎盛,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公元800年时玛雅文明开始崩溃,其后不到100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由于生态的原因,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古巴比伦人曾发明了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60进制计时法,他们还建造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养护物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走的重要基础,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木材、食品、药品、燃料及工业原料。人类不能离开森林,历史上由于森林消失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转移的例证屡见不鲜。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衰落,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转移,都与森林被破坏密切相关。可以说,人类如果失去森林也就会失去未来,失…  相似文献   

5.
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闭幕会上,李瑞环同志发表了《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他首先从历史的和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极为重要的意义。他例举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衰落,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转移,都与森林被破坏密切相关。他断言,人类如果失去森林也就会失去未来,失去一切。这是迄今我所见到的对绿化重要意义的最深刻、最高度的概括和表述。我们似乎听到他大声疾呼:人类毁坏森林,就等于毁灭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正>古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承载着历史文化元素,记录着珍贵的植物学、物候学信息。其不仅具有绿化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的见证者。因此,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养护不仅仅是为了生态环境,更是对我国古老历史文明的延续。下面以密云区云蒙山林场古榆树为例,浅谈密云地区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与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7.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森林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的起源、文明的延续以及文明的衰落,都与森林的兴衰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8.
绿海寻趣     
古树和文物古迹一样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宝贵财富。古树特点之一是古,它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风雨沧桑,保存至今,实在不易。古树又是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卫士.古树以独特优美树型构成珍贵的景观资源,同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因此爱护古树、保护古树成了一个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水旱灾害等生态灾害频繁。针对本流域生态灾害及其相互关联性,分析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北部、黄河南岸。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异及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梁外土石山区及库布齐沙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经济发展迟缓,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11.
和谈  孟楠 《新疆林业》2010,(1):32-34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理论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新疆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如果没有一整套符合新疆区情的理论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恐怕会走许多弯路。由于生态文明是在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称  相似文献   

12.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曾产生了众多的文明,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的文明等等。这些文明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结局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最终走向了衰落和灭亡。探寻这些文明消失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人口膨张、  相似文献   

13.
正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曾产生了众多的文明形式,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的文明等等。这些文明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结局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最终走向了衰落和灭亡。探寻这些文明消失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耕地、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总书记多次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工业化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阐述了工业化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总体目标和实现意义,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路径,以期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生态文明理念与舞蹈创作密切相关,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舞蹈创作中,注重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推动可持续发展等都可以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因此,本文从生态环境与舞蹈创作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生态环境在舞蹈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和舞蹈创作中的生态环境反思,并阐述了生态环境对舞蹈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其核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枫杨白粉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枫杨白粉病的发生发展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杭州地区的枫杨白粉病不能侵染胡桃树,而桑树虽能侵染但会促使病的菌在无性及有性阶段发生形态变异。越冬后,子囊孢子飞散是在3月至9月。由于微寄生物的存在而使子囊和子孢子数量减少。经初步鉴定明确此微 一咱Cladosporium(芽枝孢)属的真菌。此外,杭州华家池枫分病菌已了出现变异现象,这和微生态环境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论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梦",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林业建设,兰州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