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箱养鱼水霉病的防治水霉病是水霉、腐霉等真菌附生后所引起的一种鱼病。各种鱼卵、鱼苗、幼鱼和成鱼均可感染此病,是网箱养鱼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笔者今年3月份在社上负责网箱养殖时,发现刚入箱的鱼种就患有水霉病,个别网箱患病率高达90%。由于采取措施及时、对...  相似文献   

2.
水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多种水生动物均易发生,尤其我国南方发生严重。一旦感染水霉病,病灶部位容易溃烂继发细菌感染,严重的死亡率可达70%,每年给我国水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如何有效防治水霉病?了解这十个问题很关键。1水霉病的特点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相似文献   

3.
水霉病又名肤霉病,为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表及卵上发现的水霉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属于水霉和绵霉两个属的种类,属水霉科。1.病因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类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而且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和水温不  相似文献   

4.
2012年4—6月,在赣州、吉安、南昌等地的水产苗种生产大县开展"美婷"制剂对感染水霉的鱼卵、鱼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美婷"制剂对防治"四大家鱼"鱼卵水霉病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鱼卵水霉发病率,提高出苗率;但对黑尾近红鲌及斑点叉尾鮰鱼卵的发霉率、出苗率效果不显著,这可能与鱼卵受精率、孵化用水水质有关。另外,对发病池塘的草鱼水霉病防治效果显著,能很好的防治水霉病。  相似文献   

5.
健康养殖     
渔工 《海鲜世界》2004,(4):58-60
(续上期) (八)肤霉病 1.病原 肤霉病的病原为水霉和绵霉两属.此类霉菌,或多或少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强,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主要发生在20℃以下的低温季节,流行于全国各养鱼地区.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到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6.
一、粘性鱼卵水霉病发生的条件1.鱼卵的损伤与死亡研究表明,死卵、受伤的鱼卵容易被水霉感染,而活卵卵膜表面很少有水霉寄生。宋学宏等(2007)试验发现,绝大多数已死亡的黄颡鱼受精卵着生大量水霉,而活卵卵膜外面虽然有少量水霉菌丝,但菌丝不能通过卵周隙进入胚胎,胚胎可继续发育成稚鱼破膜而出。由此证明,鱼卵的损伤与死亡是引发水霉寄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一、水霉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水霉通常从孢子开始萌发,是水霉病传播的基础。水霉的孢子多在水体表层散布,一般生活在上层的鱼更易发病。水霉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宽,在10~32℃都能生长、繁殖。每年2-6月和10-12月是其流行季节,特别是在密集的越冬池更易发生。水霉最适宜的p H为偏中性,强酸、强碱均可杀死水霉。p H在6.4或8.0时,鱼卵虽然可能感染水霉,但其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鱼类常见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各种鱼类均可感染发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体表及卵上共发现1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类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水质较清的水体中生长较好。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的水产动物从卵到养成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一是受伤或局部组织坏死,二是水温剧烈变化(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三是在季节交替,四是卵堆积(局部缺氧,卵膜开始腐烂)。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动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  相似文献   

9.
鱼类水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鱼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水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池塘养殖业中一种严重的鱼类流行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水霉病的症状 当鱼类最初被水霉菌侵染时,肉眼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肉眼可观察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从病鱼伤口侵入并分别向其内外生长;向内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及肌肉中,吸取其中的营养成分,迅速生长、繁殖、蔓延;向外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故俗称“白毛病”或者“肤霉病”.  相似文献   

10.
水霉病和赤皮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发病季节多为早春和晚秋,特别在早春的危害较大,且主要发生在鱼苗放养阶段。水霉病和赤皮病两病并发,用药防治效果甚微,损失极大,因此,水霉病和赤皮病的防治重在预防。笔者根据水霉病、赤皮病的病理,对传统的防治技术加以改进,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一、病理l.水霉病 又叫肤霉病,属真菌性病害,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如果鱼类皮肤受伤则不分种类均可感染。水霉繁殖有两种形式,即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其中,无性繁殖一般在水体中进行,而有性…  相似文献   

11.
症状及病理变化水霉病早期 ,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状 ,当肉眼能看出时 ,菌丝不仅在伤口侵入 ,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 ,似灰白色棉毛状 ,故俗称“生毛” ,或白毛病。由霉菌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 ,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 ,病鱼开始焦躁不安 ,与其他固体发生摩擦 ,以后鱼体负担过重 ,游动迟缓 ,食欲减退 ,最后瘦弱而死。病原体在我国淡水鱼的体表及卵上发现的水霉共有十多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属于水霉和绵霉两个属的种类 ,属水霉科。流行情况该类病菌或多或少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 ,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捕捞、搬运时操作不慎 ,擦落鳞片或撞伤鳍条 ,导…  相似文献   

12.
一、水霉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水霉通常从孢子开始萌发,是水霉病传播的基础。水霉菌的孢子多在水体表层散布,一般生活在上层的鱼更易发病。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宽,在10~32℃都能生长繁殖。每年2-6月和10-12月是其流行季节,特别是在密集的越冬池更易发生。水霉菌最适宜的pH为偏中性,强酸强碱均可杀死水霉。在pH6.4或8.0时,鱼卵虽然可能感染水霉,但其活力较弱,pH4.8~5.6时,水霉不生长。盐  相似文献   

13.
孔雀石绿和福尔马林长期以来就用于淡水养殖鱼类鱼卵水霉病治疗。然而,孔雀石绿由于有诱发畸形、鱼体残留影响不明等弊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自1991年就已禁止用于水产养殖,而福尔马林由于有损害作业人员健康、引起鱼体甲醛残留、影响水域环境等弊病,在日本等许多国家也已禁止使用。作为孔雀石绿和福尔马林等代用药物,近10年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过氧化氢对淡水养殖鱼类,尤其是淡化养殖鲑鳟鱼类鱼卵水霉病防治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霉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产动物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体表及卵上发现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类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水质较清的水体中生长较好。对寄主也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水产动物,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大约有:一是受伤或局部的组织坏死;二是水温剧烈变化(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三是在季节交替时易发生;四是卵堆积(造成局部缺氧,卵膜开始腐烂被感染)。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的动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  相似文献   

15.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为真菌性鱼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绵霉菌,是霉菌侵袭、寄生于鱼卵或受伤鱼体而致的一种常见鱼病。霉菌在水域中,一年四季均有,特别是晚冬和早春(2~5月),  相似文献   

16.
正水霉病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水生动物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夏正东 《水产养殖》2009,30(9):26-26
水霉病是一年四季发生的鱼病,但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能被感染。密养的越冬池,春季塘水清瘦或处于饥饿状的鱼都易患此病。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水温最适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特别在阴雨天,  相似文献   

18.
晚冬早春谨防水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宁  闫旭 《科学养鱼》2005,(2):54-54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肤霉病。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在晚冬、早春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易感染。密度大的越冬池中的鱼类、春季清瘦水体的鱼类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患此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此病的暴发。因此,在晚冬、早春季节要谨防水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水霉病又称覆绵病或水绵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  相似文献   

20.
渔业纵览     
水霉病防治新药物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水霉病是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在全国各地均很流行,对鱼卵、鱼苗、成鱼均有危害,给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2年,在水霉病防治特效药—孔雀石绿被禁用后,国内出现了对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真空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